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方法研究

2021-12-14 12:14:32王欢陈海萍饶登峰李兴华张盛
黑龙江粮食 2021年5期
关键词:除草杂草田间

□ 王欢 陈海萍 饶登峰 李兴华 张盛

(1.湖北黄冈市农业科学院,438000;2英山县温泉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438700;3.英山县种子管理局,438700)

为促进优质水稻的高效发展,需要结合实际栽种情况进行技术转型与升级,在保证水稻品种质量的情况下,科学管控水稻种植生产规模与种植制度,科学提升肥料、水资源以及农药的利用率,尽可能降低病虫灾害对水稻的影响。

一、优质水稻高产意义及条件要求

(一)水稻高产研究实际意义

首先,我国作为水稻种植大国,水稻的种植面积是全部谷物种植面积的26%。但是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人口数量急剧上涨,与水稻产量降低、种植面积减少的情况产生矛盾,由此引发的诸多粮食问题将会影响社会稳定。我国优势水稻栽培质量整体偏低,不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难以在国际优质粮食市场中产生积极影响力。因此,进一步提高优质水稻种植质量与产量,才能对我国粮食食品安全提供可靠支撑。提高优质水稻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方法是当前国际大环境对水稻发展提出的要求,只有明确优质水稻的发展方法,分析粮食遗传因子,才能提高生产质量。

二、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基本条件

(一)气候条件

水稻作物的生长特性是:喜高温、高湿环境,且水稻作物会受到各地域气候环境的不同,出现差异化的熟制,例如,东北地区的水稻成熟周期为1年,华东地区的水稻成熟周期为半年,而以海南为代表的南方地区的水稻成熟周期为4个月。因此,在水稻种植工作中,需要紧密结合实际气候环境,及时调整水稻的种植时间与栽培技术。此外,关于特殊的水稻品种的种植,还需要结合品种的生长特性进行调整,且优质水稻的种植应符合自然、科学、适宜的生长条件。

(二)土壤条件

土壤作为水稻生长主要根基,相应的土壤条件直接决定了水稻的生产质量与栽培方式。种植水稻之前,应首先对土壤进行成分测定与分析,保证土壤肥力处于适宜状态。通常情况下,土壤质地松软、有机肥料含量高时,水稻的产量也能得到提升。

三、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

(一)水稻选种、选地技术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从各个方面科学应用技术。首先,选种是关键环节,水稻种植要能结合土壤和气候等因素做好育苗。保障水稻高产优质生长,要注重选择发芽率高的品种,注重水稻品种综合指数。其次是对田地的选择,要确保土壤的肥力,富含有机物质,具有良好的土壤疏松性,为水稻种植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还要保证水稻生长具备充足的日照,促使水稻生长得籽粒饱满。此外,选择水稻栽培时间也很关键,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环境气候的差异,水稻的栽培时间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必须结合实际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进行栽培。

(二)密植技术

合理的种植密度是获得高产优质水稻的重要前提。高密度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稻种植树木,但会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但是合理密植则会有助于水稻接受更充足的阳光,不仅不会影响水稻通气,同时还能加强光合作用,推进有机物质的积累,提高水稻产量。种植密度还需按照品种类型、土壤肥力、种植形式等确定。

(三)水肥管理技术

水肥管理也是影响水稻产量和生长的重要因素,水稻不同生育期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不同,必须结合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的需要做好水肥管理。一般来说,插秧后25天左右,对水肥的需求量比较大。当有效分蘖大量出现时,田间不能缺少水资源,而排水晒田可以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大米对水质的要求也很高,因此对水质的控制更为关键。在水稻施肥过程中,主要通过基肥、分蘖肥和穗肥来实现。施肥时,要结合土壤肥力和水稻密度,保证施肥质量。

(四)田间杂草清理方法

除草的目的是避免杂草抢夺水稻养分和光照,以便更好地提高水稻产量。除草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化学除草效率最高,但易造成药物污染,对生态环境影响严重。在稻田杂草数量相对可控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喷洒农药的频率。另外,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决定是否采用人工除草。有条件的话,也可以把鸭子放归稻田吃草。

(五)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

要提高水稻产量与栽培技术,有必要通过提高水稻机械化来解决插秧模式、装备以及技术问题。机械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包括双季稻和杂交稻的机插、杂交稻制种、机械化施肥施药、精量播种取秧等。可以利用机械化完成深施肥与机插一次作业,并结合供秧选择水稻品种,寻找符合机械化操作的土地,从而促进优质水稻的规模化栽培。

四、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

(一)生物及物理防治

水稻栽培植株较近,如有病虫害,很容易造成整个田间的严重破坏。生物防治可以通过生物属性关系实现绿色防治,如在稻田中添加稻螟或稻飞虱等杂草,实现生态防治;物理防治利用物理手段诱杀害虫,如部分地区使用的光源诱杀装置,利用害虫趋光性吸引害虫的聚集和清除。

(二)药物防治

利用药物防治病虫害虽然也会对水稻造成一定危害,但面临那些发病快、危害大的病虫害,要及时用药物控制病虫害的传播,以减少水稻种植的损失。由于化学药物的许多成分容易造成水稻生长受限,因此在使用农药时,应先明确病虫害种类,再进行靶向用药,田间水层应控制在3cm以上,这样才能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防治水稻化学药品,减少对大米的危害。在使用特定农药时,应严格按照适量使用,避免对水稻造成过度伤害,同时也要避免因过少而未能控制病虫害而加重田间损害。

(三)提高水稻病虫害防治意识和技术水平

农民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病虫害防治意识,以便能够有效控制病虫害。各地农业部分通过构建有关的知识平台,以及提供相应的图书,使农民可以更好地掌握农业的种植知识认识到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同时,还应逐渐地改进和更新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加强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最终提高水稻的产量。

(四)做好田间管理和保护工作

科学的田间保护也能很好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农民需要根据水稻的生长状况和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的不同营养需求,开展科学的灌溉施肥工作,为水稻提供适宜的肥水。同时,农民要做好除草工作。及时除草可以控制杂草对养分的吸收,防止杂草大量生长,保证水稻幼苗吸收养分的充足性,从而保证水稻高产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可以避免杂草在生长过程中造成的一些病虫害过程。因此,各地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促进农民田间管理能力的提高,学习一些最新的田间水稻管理技术,借助先进技术提高水稻产量。此外,各地区应聘请相关专家对当地土壤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维护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水稻产量。

五、结语

水稻作为我国极为关键的一种农作物,在我国人民解决温饱问题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稻种植关系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国计民生问题等,故而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是水稻种植者一直追求的目标。而只有水稻生产环境的适宜性得到有效保障,才能为水稻生长创造合理条件,加强病虫害防治意识,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才能顺利完成此目标。

猜你喜欢
除草杂草田间
春日田间
科教新报(2023年13期)2023-08-15 10:18:52
玉米除草、追肥 记住这些“黄金时段”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5:44
拔杂草
科教新报(2022年22期)2022-07-02 12:34:28
除草记
田间地头“惠”果农
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11-28 05:07:50
小麦播种后 除草最佳时间别错过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 05:07:00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20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金桥(2020年9期)2020-10-27 01:59:34
水稻田几种难防杂草的防治
现代农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40:49
除草新招
环球时报(2014-01-08)2014-01-08 18: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