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泽美
【摘 要】目的: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手术的手术室护理情况进行阐述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肺癌根治手术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与住院时间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在手术时间与淋巴结清扫数量上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HAMA和HAMD评分,术后实验组患者的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的并发症方面,实验组患者优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的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结论:对胸腔镜下实施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可以优化手术相关指标,改善患者的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因此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的。
【关键词】胸腔镜;肺癌根治手术;手术室护理
临床中,肺癌是十分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患有肺癌的患者常会出现胸闷、咳嗽等症状。近些年来,在工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环境也受到了极大的污染,肺癌的发病率、病死率也呈现出不断上涨的态势[1]。胸腔镜下肺癌根术的术后创伤小,患者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恢复,是比较便捷、安全的方法,因此在早期的肺癌治疗中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但是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以发现,患者的术后效果不仅取决于医师的精湛技术、设备仪器的高端精密,手术过程中的护理效果也起到极大的作用。因此在临床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实施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也成为不可忽视的重点内容。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接收的肺癌根治手术患者124例对手术室护理情况进行分析论述,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肺癌根治手术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经过诊断,患者的体征、病理学检查结果以及症状满足肺癌标准,并且符合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手术的指征。排除肿瘤无法完全切除、肺癌远处转移的患者;排除胸膜肥厚或粘连严重[2],胸腔镜无法进入者;排除有认知、精神障碍,合并血液、循环系统等重大疾病者。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2例。对照组,男34例,女28例,年龄25岁~74岁,平均年龄(55.4±10.3)岁。肿瘤分期(TNM):Ⅰ期 47 例,Ⅱ期15例。腺癌57例,鳞癌5例。实验组,男33例,女29例,年龄26岁~73岁,平均年龄(55.3±10.6)岁。肿瘤分期(TNM):Ⅰ期 45 例,Ⅱ期17例。腺癌58例,鳞癌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于巡回护理人员,要与交接护理人员对患者信息进行核查,建立深静脉通路,帮助患者取健侧卧位,与麻醉师一同对患者开展麻醉工作、气管插管等。同时,对于器械护理人员,要准备好手术物品器械,配合手术医师实施切口、穿刺、胸腔镜操作、冲洗、关闭胸腔等行为[3],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观察、记录。
1.2.2 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手术室护理,具体操作如下:(1)术前护理。护士长结合胸外科专科人员的情况对护理人员进行排班,至少有一名胸外科专科人员负责一台手术,以便对手术过程中的意外或紧急情况进行处理应对。作为巡回护理人员,术前1天与患者进行沟通,将手术的必要性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让患者及其家属对腹腔镜手术的原理、优点进行把握,了解手术是安全的。同时在与患者的沟通中了解患者的手术禁忌症、过敏史、病史、吸烟史等。将手术室的环境、主刀医生、医护人员、相关的术前准备、术中流程、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提前帮助患者训练术前腹式呼吸法、术后心肺功能锻炼等。如果患者有比较严重的负面不良情绪,要将成功的手术案例或者邀请手术成功的患者与其进行交流。(2)术中护理。作为巡回护理人员,第一,在手术中播放比较柔和的音乐,积极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舒缓紧张、焦虑的情绪。将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等介绍给患者。第二,与主刀医师、麻醉医师和器械护理人员一起通过手术安全核查表对患者的姓名、年龄、疾病情况、手术位置等等进行核对,患者全身麻醉后再次核对患者的CT片,检查无误后摆放体位。第三,保证床单的干净整洁,在对患者进行搬运时要做到轻柔,禁止拖、拉等[4]。帮助患者呈侧卧腰桥卧位,选择新型的胸部软垫,并保证其软硬、长度、高度合适,保证患者的舒适性,防止身体弯曲过度。将软枕放在骨隆突处,并使用宽度合适、柔软性好的束带对患者的臀部、膝关节进行固定,如果有必要刻意在头部使用头圈,防止患者的头部或者脚悬空。在患者暴露的皮肤与金属床之间使用包布进行隔离,使用护眼贴,避免患者出现角膜炎。麻醉后对患者进行导尿,将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在尿管上,避免患者清醒后产生异物感,进而出现不安的情绪。第四,提前对手术室的温湿度进行调节,温度控制在25℃坐浴,湿度在50%~60%之间。手术前和手术后要及时对患者的上下肢以及肩膀位置做好保暖工作,手术过程中使用保温毯、输液加温器,利用37℃~40℃灭菌注射用水冲洗患者的胸腔。第五,定期检查腔镜相关设备,术前与医师一起就腔镜直线切割缝合器钉仓进行核对,依据型号、颜色放置,为术中使用、术后核对提供便利。使用标本袋获取肺标本,避免标本血液流入到胸腔中。手术过程中与器械护理人员、手术医师等对病理标本的数量、位置进行核对,有效保管并送检。第六,结合患者手术的位置对仪器设备进行科学放置,并事先做好检查,然后对相关参数进行调整,结合术中需要对图像进行采集保存[5]。(3)术后护理。将污渍、血液等擦拭干净,帮助患者穿戴,转移患者时将胸管夹闭。对引流管密切观察,注意患者的保暖。将疼痛的原因、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与预防措施告知患者。術后2天~3天进行回访,对患者的伤口以及恢复情况进行检查。
1.3 观察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涉及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同时对两组患者术后3天的HAMA、HAMD量表评分进行比较。此外观察记录患者的并发症,涉及疼痛、肺水肿、肺不张、感染、渗血[6]。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情况
通过护理,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住院实现,实验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HAMA和HAMD量表评分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HAMA和HAMD量表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
实验组患者的并發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现如今,在我国的恶性肿瘤中,肺癌的发病率是居于首位的,5年生存率只有8%~15%。肺癌发病因素中,吸烟是最为主要的,有研究表明,香烟的烟雾中大约含有60种致癌物质[7],通过活化致癌代谢酶损伤DNA,使得细胞出现恶变、炎症因子表达失衡,使得肺部组织受到损害。此外,环境因素、遗传、放射、肺部慢性感染等也是导致肺癌的重要因素。临床中,肺癌的症状、病情、体征、发生时间等与肺部肿瘤的位置、病理类型以及转移情况是有密切联系的。当前,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化疗以及放疗,唯一能够让肺癌患者治愈的方法就是根治性手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胸腔镜技术获得了良好的进步,手术技术、影像学系统等的成熟也让胸腔镜手术在早期肺癌治疗中有很好地应用。而为了提高胸腔镜肺癌治疗的效果,还需要做好手术室护理工作,使患者的手术能够有序、顺利开展,减少并发症的出现,让患者能够快速的康复[8]。
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与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在手术时间与淋巴结清扫数量上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HAMA和HAMD评分,实验组患者的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的并发症方面,实验组患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更加配合医护工作,从而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邓红梅.探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手术的临床护理要点及护理效果[J].智慧健康,2021,7(3):22-24.
[2] 张杨,李华,姚珂,等.肺癌胸腔镜根治术围手术期综合管理[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20,13(6):828-830.
[3] 王世敏.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手术的护理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35):140-141.
[4] 李博,韩蕾,李丹,等.精细化护理应用于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8):90,93.
[5] 潘竞红.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手术的手术室护理措施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51):90.
[6] 赵玲玲.对接受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患者实施全面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1):252-253.
[7] 梁莹.个性化护理在胸腔镜下肺癌手术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9):169-171.
[8] 刘敏,刘静梅.护理干预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