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灵裕
【摘 要】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瘤术后偏瘫患者个人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瘤术后偏瘫患者共4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本批次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针对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在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进行评估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个人自理能力得到了更为显著的改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瘤术后偏瘫患者个人自理能力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自理能力;影响
脑瘤是极其危险的疾病,同时由于脑瘤生长于脑部,且具有广泛浸润性生长的特点,因此在实施手术切除的过程中往往具有较大的难度。在临床上,实施脑瘤手术具有极大的风险性,部分患者在手术之后会出现偏瘫问题,这种问题的出现对于患者正常的生活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从实际情况来看,要改善患者在脑瘤手术后的偏瘫现象,能够以早期康复的护理手段来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一定改善,通过这种干预手段,能够让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对自身的情况进行一定的改善,增强患者在后续生活过程中的生活质量。在推进该护理过程的时候,护理人员需要着重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过程的题为调整、关节运动等基础运动,这种方式能够起到刺激患者神经,提升患者肢体活动能力的效果,此外在实施康复护理的时候也需要注意护理过程的持续性和连贯性,通过这种方法对以往的护理效果进行巩固。康复护理还包括引导患者进行自主穿衣、脱衣等日常生活習惯的培养和训练,让患者在该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助处理日常事务的习惯和主动性,这些工作对于患者的整体恢复将起到积极作用,增强患者的术后体验。此外,护理人员在推进康复护理的阶段之中,也需要对患者的家属进行一定的知识讲解,帮助患者在出院之后依靠亲属来继续进行康复护理训练的推进,同时也能够让亲属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到监督与鼓励的作用,促进患者在手术后的恢复过程。我院实施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之中,选取了我院收治的44例脑瘤术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对研究对象进行纳入的过程中,通过利用磁共振的方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确诊,从而将患者纳入到研究之中。在展开阶段,我院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对患者进行了划分,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各22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在展开护理的过程中,在对对照组实施护理的时候主要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具体护理方法如下:①实施对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在脑瘤术后偏瘫患者群体之中,在相关患者群体中,呼吸道感染较为常见且影响巨大,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对患者情况进行充分观察,并对患者实施翻身拍背等护理手段,这种方法之下能够避免患者在术后出现呼吸道阻塞,从而导致呼吸道障碍等并发症。同时针对患者之中部分需要采取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严格防范肺部感染的问题出现;②加强对患者的监测过程。脑瘤患者术后的各项生理指标的观测对患者的术后康复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通过对患者的有效观测,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把握目前患者的病情,为患者的康复过程创造相对有利的条件;③强化高热护理。脑瘤术后偏瘫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容易出现高热现象,针对这种现象进行护理的时候,护理人员需要对高热发生的原因进行判断,并及时地与医师进行沟通,同时为了防范这种问题对患者的康复过程构成威胁,该过程中对患者的体温状况进行把握尤为重要,且需要在患者体温出现异常变化的时候,及时采用有效措施进行降温;④加强患者的营养摄入。患者的康复需要对大量的能量进行消耗,因此在营养搭配上需要对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配比的相对均衡。
在进行观察组的护理阶段,则需要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推进早期康复护理工作:①强化患者的心理护理。该群体患者的疾病状况相对其他患者群体更加严重,因此在出现偏瘫之后,患者的情绪比较容易出现低落的现象,相关负面情绪滋生,例如抑郁、焦虑等情绪出现之后,患者的康复过程也将受到严重的影响。针对这种现象,护理人员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尤其需要关注患者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的心理变化、情绪波动状况,针对性地进行问题的解决,例如通过语言对患者的情绪进行引导,并把握患者的生活背景、性格特点等,来对患者的情绪进行研判,从而对患者的合理需求进行满足,这种方式之下能够比较有效地对患者的情绪进行改善,让患者逐步形成与疾病进行斗争的决心与信心,为后续的康复护理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②健康护理。健康护理工作是术后康复护理中的重要一环,在实施该工作的阶段,护理人员有必要充分地了解患者目前的疾病发展状况以及康复需求,同时从患者的情况出发,对患者进行合理膳食方案的拟定。该过程中需要重点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膳食的指导,引导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增加对果蔬的食用,同时需要控制患者饮食中的脂肪摄入量,在这种方法之下,可以增强患者体质,促进患者的康复过程;③强化康复护理。在推进术后康复的阶段护理人员要在以往护理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患者的情况实施严格的观察,并在对患者用药进行指导的前提下,采取运动指导的措施引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具体实施阶段可以将相应的康复过程划分为术后早期阶段、病情稳定阶段和康复阶段。在患者的术后早期阶段之中,由于患者处于未清醒的情况中,在该过程的护理主要是帮助患者进行身体姿态的调整,例如对患者踝关节的背伸、患者髋关节的舒展、腕关节的背屈等,也需要对患者的相关关节部位进行一定程度的按摩,这种方法之下可以促进患者全身肌肉的舒展,避免患者在卧床期间出现肌肉萎缩的问题。在进入病情稳定阶段之后,由于患者长时间处于卧床状态之下,需要重点对压疮进行关注,该过程中可以通过帮助其进行翻身的方法,达到预防压疮的目的。此外,在该阶段之中可以指导患者自主地进行各项伸展活动,例如患者手臂的舒展,通过对健康手臂的舒展过程,可以带动另一只手臂进行舒展和收缩,这一动作在每天可以进行10次左右。下床活动在该阶段的恢复中也比较重要,这一项训练可以以3次/d,每次10min的频率和时长进行。在进入康复阶段之后,日常自理活动也是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例如吃饭、穿衣等自理能力的训练,这些训练均具有比较良好的提升患者自理能力的效果。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主要对患者的ADL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脑瘤对于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着巨大的威胁,在当前的技术背景之下,进行脑瘤的治疗仍然是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手段,但在这一治疗措施之下,存在着较大的风险,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偏瘫现象。在这一后遗症发生之后,患者的正常生活将遭到影响,极大地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脑瘤术后偏瘫患者比较容易出现消极心理,对患者的生存具有危害,在引导患者康复的阶段,可以针对患者的情况实施一定的护理措施,然而从实践过程中来看,传统的护理方式主要是要求患者卧床静养,这种方式的预后效果较差。随着术后康复理论的形成,通过对患者实施一定程度的术后康复治疗将能够极大程度地改善患者术后状况,让患者恢复部分生活自理能力,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外界刺激来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进而达到恢复效果。
在本次研究之中,我院采取早期康复手段对脑瘤术后偏瘫患者进行护理,从而有效地改善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自理能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形成了有效的提升。同时通过对术后康复护理的实施也让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得到了显著的降低。在对患者实施护理的阶段,相关护理人员需要尤其注意脑瘤术后偏瘫患者的心理状态,这一患者群体普遍存在消极情绪,因此在相关工作展开的时候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促进患者情绪的改善,从而以更为积极的态度面对病情,增强相关康复锻炼的效果。
整体而言,偏癱患者的护理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护理评估、方案设计的过程中,护士除关注患者原发性疾病诊疗过程的护理配合外,还应当对偏瘫与患者生活、心理的关系进行分析,明确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状况以及后遗症风险,确立个体化护理方案,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临床实践表明,合理的早期康复方案,能够大幅度降低肌肉萎缩、关键僵硬等风险,对长期卧床患者的预后改善有明确意义。本次研究旨在了解早期康复的干预价值,设计康复护理方案时,结合群体的共性问题以及个体差异,对心理护理、健康护理以及康复计划等做了详细的评估与分析,并从既往收治病例的医疗实践出发,获取支持该康复方案的佐证材料。从观察结果看,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风险,改善ADL评分。
参考文献
[1] 刘晶,赵珲,张冰,等.双侧大脑镰旁脑膜瘤术后排尿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353-354.
[2] 刘云可,郑稼.股内侧肌下入路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34(2):132-134.
[3] 刘巧兰,闵少雄,何冰,等.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康复护理促进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9,18(3):35-39.
[4] 袁柳青,李凤仙,徐世元,等.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脑膜瘤切除术患者心指数及术后康复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9):1458-1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