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程序 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2021-12-13 20:22:49陈嵘嵘姜桂平李红亭江苏省泰州市农业农村局
江苏农村经济 2021年1期
关键词:赋码产权制度集体经济

陈嵘嵘 姜桂平 李红亭 崔 振/江苏省泰州市农业农村局

江苏省泰州市按照“有序推进、试点示范、探索创新、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加强顶层设计,细化工作目标,强化督导落实,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泰州市辖91个乡镇(街道、园区),1436个涉农村(居),已全部完成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界定、股份量化、登记赋码、系统录入、证书发放六项重点工作任务。其中,量化集体经营性资产54.19亿元,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398.6万人,系统已生成股权证书117.5万份,生成率100%;已打印证书113.31万份,发放率达96.4%。

注重“四个强化”,精心组织实施

强化组织领导。在推进改革工作之初,及时成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农业农村、财政、民政、国土、审计、市场监管等涉农部门工作职责,确保形成工作合力。召开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推进会,下发《关于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创新工作 稳步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和“项目单”。

强化财力支持。在开展清产核资阶段,市、县、乡镇三级财政安排专项经费2060万元,专项用于工作经费和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帮助开展资产清查和资产资源测绘,出具规范的清产核资报告。为确保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各级财政对各乡镇(街道)、村(居)给予一定经费保障,专项安排工作经费580万元,其中:市级财政100万元,用于培训及第三方评估验收,从而保障改革工作高效运转。

强化培训机制。开办6期清产核资、改革政策、评估验收等业务培训班,受训人员覆盖到市(区)、镇(街道)、村(居)等相关人员,使改革队伍全面掌握政策法规,吃透业务要领。在改革工作推进过程中,安排专业人员下沉到基层开展不间断轮训,确保培训全方位、不留死角。

强化宣传引导。各地通过张贴标语、悬挂条幅、村干部入户宣传讲解、发放《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资料汇编》《致群众的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动员,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全市共悬挂横幅1500余条,发放《资料汇编》5000本、公开信300万多张,在全市上下营造了重视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浓厚氛围。

突出“两个关键”,确保程序规范

完善一套政策。从职能定位、组织机构、成员管理、股份管理、资产管理与运营、财务管理与收益分配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为便于基层操作,下发了改革的操作流程、合作社的示范章程、登记赋码的简易清单、评估验收的标准供各地参考,确保改革工作在制度框架内有序推进。

设计一套路径。在方案制定上,明确要求会议、签字、公示、表决等程序规范。在人员摸排上,坚持上门核实、户代表签字、及时张榜公布。在重大事项上,坚持清产核资、成员界定、股权设置全部由成员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方可实施,确保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该组建的班子“一个”不缺、该召开的会议“一次”不少、该走完的流程“一步”不差、该统计的数据“一点”不错、该处理的问题“一件”不拖。要求做到:“一户一证五确认”,即:一户发放一本股权证书,在人员摸排、成员代表推选、成员身份确认、股份量化、股权证书发放五个环节必须由家庭成员签字确认,尤其是在股权证书发放上要求拍照留证,确保改革程序合法合规。

把握“五个环节”,抓实改革任务

把好清产核资关。在清核范围上,从账面资产拓宽到账外资产,确保不留“盲区”;在组织实施上,聘请41家会计事务所、29家测绘公司参与清核,做到专业可信;在资产管理上,开发设计清产核资模块,建立集体资产资源信息库,所有清核数据与“三资”监管平台数据实现同步更新、无缝对接。全市核清村级集体总资产177.89亿元,清理集体经济合同32450份,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奠定物质基础。

把好成员确认关。遵循“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程序规范、资格唯一、群众认可、公开透明”的原则,在身份界定方面实行“三榜公示”,即首先根据户籍底簿对成员身份初步摸底,由工作组初审,村民会议认定,进行一榜公示;之后根据各村讨论通过的成员身份确认办法,再次确认成员身份,进行二榜公示;最后根据二榜公示反馈情况,对误确、退确、漏确人员进行补确,再进行三榜公示,有效避免“两头空、两头占”问题,防止漏报、错报、重报。

把好股权设置关。坚持尊重群众意愿,灵活设置股权。针对早期试点改革中资产量化口径不一致情况,按照新一轮深化改革精神,重新制定资产量化办法,以清产核资结果为基础,将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全部折股量化到全体成员。对需要设立集体股的村,原则上,集体股数所占比例不超过总股数的30%。对无集体经营性资产量化的村,以设立“人口股”的形式,明确初始股东成员身份及农户所应享受的初始股份数额。原则上,股权管理实行“量化到人、固化到户、户内共享、社内流转”的静态管理模式。

把好民主决策关。各村的改革实施方案、成员身份界定办法(草案)、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章程(草案)等由工作组制定后,全部提交成员(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履行设立股份经济合作社的相关程序,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及理事长、监事长均由代表会议选举产生,所有结果全部向全体成员公开并拍照留存。

把好赋码登记关。积极对接市场监管、行政审批部门,协商解决如何简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注销程序这个难题。经过多方协调,各相关部门联合召开专题会议并形成《关于协调解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工作相关问题》会议纪要,明确简化村集体经济组织转注登记工作要求及流程。截至到目前,在原经工商注册登记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部在行政审批部门办理注销手续,并按照新的规范在农业农村部门重新进行登记赋码。

坚持“四个到位”,提升改革质量

坚持压实责任到位。建立产权制度改革周报制,实时掌握面上工作情况,实行按周通报至市(区)部门,按月通报至市(区)政府,形成一级压一级、层层抓推进的工作格局。

坚持督查检查到位。市级组织开展专项督查,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各地由点及面,加强整改落实;市(区)组织开展工作“回头看”,着重从程序规范、公开公示、成员签字等方面进行逐乡逐村检查。

坚持评估验收到位。聘请有资质的第三方对91个涉农乡镇(街道、园区)随机抽查280个村,进行全程跟踪评估,对于不按规定程序执行、不公开公示以及群众不认可的,要求重新返工,直至符合标准,确保改革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化。同时市级组织对第三方抽查评估的村、镇进行评估复核,对存在的问题现场纠正、限期整改。

坚持矛盾处置到位。在清产核资过程中,对不规范经济合同、村民小组间的权属纠纷等及时进行处理;各地在集体成员身份确认中,跟踪出嫁女成员身份确认情况,不回避矛盾,不搁置问题,充分发挥各部门综合协调作用,积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

猜你喜欢
赋码产权制度集体经济
基于实物“ID”的变电站整站赋码管控系统及方法研究
吉林电力(2022年2期)2022-11-10 09:24:38
祥云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当代陕西(2020年14期)2021-01-08 09:30:34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红土地(2019年10期)2019-10-30 03:35:08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路径分析
新时代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
试述开明书店产权制度的历史演变
华中学术(2017年1期)2018-01-03 07:25:08
奔跑吧,村集体经济组织!
烟包二维码赋码离线还是凹印在线?
中短单,我们选择小盒赋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