埕岛地区东营组中下段储层描述研究

2021-12-11 06:20:28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王雨洁
内江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砂组东营岩性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王雨洁

基于岩石物理敏感参数分析,提出利用纵横波速度比以及泊松比对砂泥岩有利区分的特点—储层具有低纵横波速度比、较低泊松比特征,开展叠前多参数反演,识别有利储层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勘探对象越来越深,目标砂体越来越小、越来越薄,利用常规的地震反演方法确定勘探目标的难度越来越大。一般来说,砂泥岩阻抗随深度增加而增大,且砂岩阻抗高于泥岩。但是,济阳坳陷埕岛地区东营组东二段Ed23-2~Ed24砂组的砂泥岩阻抗差异小,砂岩储层(主要的勘探对象)表现为低速度、低密度的特征,砂泥岩阻抗随深度变化规律出现异常,影响了该地区砂泥岩准确表征和未来精细勘探。

在现代沉积学和地球物理学理论指导下,基于东营组东二段岩性及其组合类型、沉积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的研究,采用岩石物理测试及正演方法,开展波阻抗差异主控因素和成因机制分析,提出提高波阻抗反演预测砂体的思路方法,为确定有利勘探区带提供沉积储层依据。

1 地层对比特征

本区古近系自下而上发育了沙河街组沙四下、沙四上—沙二下、沙二上—东营组等三个沉积旋回,各个洼陷带三个沉积旋回较完整。埕北30-桩海地区普遍缺失孔店组和沙四下亚段,沉积旋回不全,且自南向北、自东向西变化较大。

埕岛东部斜坡带主要发育沙河街组沙四下—沙三中、沙一段和东营组,埕北断层以南沉积了一定厚度的沙河街组。钻井显示,该区古近系内部发育两次较大的沉积间断,即沙二段与沙三段之间、东营组与沙一段之间。埕岛东部斜坡带南部埕北151—埕北23一线,为东营组不同层段逐层超覆在沙一段之上。

东营组沉积时期,渤中凹陷快速下沉,沉积厚度达约2800 m,逐渐成为整个渤海湾盆地的主要沉积中心。埕岛东部东营组按岩电性组合和沉积旋回可划分为东一段、东二段、东三段,可划分为6个砂组。

其中东二段下部超覆于东三段之上,厚度约为200 m~370 m包括Ed23、Ed24两个砂组。Ed23砂组按沉积旋回及沉积相带可再细分为Ed23-2、Ed23-1两个砂组。Ed23-1砂组全区广布,为大规模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砂岩呈厚层广泛分布,砂地比较高,而Ed23-2砂组粒度较细,砂岩含量明显变少,主要发育灰色泥岩以及薄层砂岩,个别地区可见厚层砂岩单套出现;Ed24砂组的沉积环境也为半深湖沉积。

东营组整体向北东方向倾伏,倾角约5°。埕岛东部东营组自下而上依次发育湖相、三角洲相和河流相。根据地质资料和地震剖面分析,具有底超顶剥的特点。东营组在潜山带顶部薄,向翼部、凹陷方向增厚,而在埕北潜山带顶部又呈现西北薄、东南厚的特点,其继承性格局主要表现在Ed35-6~Ed23-2砂组从东北向西南逐层上超,形成超覆地质构造;Ed23-1~Ed11砂组全区覆盖,形成披覆构造。

埕岛东部古近系东营组可进一步划分为6个砂组,从下至上依次为东三段下部Ed36砂组、东三段上部Ed35砂组、东二段下部Ed24砂组、东二段中部Ed23-2砂组、东二段上部Ed23-1砂组、东一段下部Ed12砂组和东一段上部Ed11砂组。本次研究的目的层位为Ed24砂组和Ed23-2砂组(图1)。

图1 济阳坳陷埕岛东部古近系东营组地层划分方案

2 岩性组合特征

岩性、厚度及组合方式明显影响地震反演效果。因此,要明确地震反演效果的好坏或砂泥岩阻抗差异,就必须做岩性类型划分及组合分析。本章将对研究区岩性组合进行分类,并分析岩性组合在平面和垂向的分布特征。为了能够更加直观地反应研究区域的岩性在垂向上的组合方式和变化,统计研究区内部分井在目的层段内的砂泥岩厚度(图2)。根据统计结果将研究区的砂泥岩组合方式分为5种类型,分别是A类—砂泥岩薄互层(砂<10m,泥<10m),B类—砂泥岩厚互层(砂>10m,泥>10m),C类—厚砂夹薄泥(砂>10m,泥<10m),D1类—厚泥夹薄砂(砂<10m,泥>10m),D2类—厚泥夹薄砂(砂<10m,10m<泥<50m)(图3)。

图2 济阳坳陷埕岛东部东营组砂组部分井砂泥岩厚度统计

图3 济阳坳陷埕岛东部东营组砂组岩性组合分类

3 波形指示叠前反演技术

波形指示叠前反演是波形指示反演算法在叠前数据反演上的延伸。地震反射波形的结构主要由沉积结构样本控制,地震反射的振幅变化(AVO)则受到沉积储层的岩性及流体的影响。因此,叠前波形指示反演,对同类样本井,根据井旁道集内各部分叠加道及道集差异进行多尺度波形分析,在地震频带外提取确定性结构成分作为波形相控模拟约束,从而使叠前反演的高频部分同样地由完全随机到逐步确定。

从纵向上,结合岩性组合样式,地震波形特征,大致分为两种微相类型。在地震解释层位控制下,根据不同沉积微相的特征,利用地震波形相关分析,分层段创建并优选同相的初始模型,修正了简单格架模型在纵向的均质性,引入相带变化的概念,使反演结果受沉积微相约束控制(图4)。

图4 分层段创建并优选初始模型结构示意图

研究区横向上,采取相控的样本选择,从近北东向的剖面看,顺着物源方向,埕北84到埕北826井,储层发育程度逐渐的减弱。埕北810井处于两个物源的中间区带,储层不发育,以粉砂岩、泥质砂岩发育为主。优选有利储层发育区的井作为反演样本,以埕北810作为验证井,储层预测结果更符合沉积地质规律。随着反演样本的增多,统计规律发生变化。井点样本越多,埕北810受周围井的影响越大,反演预测的储层越多(图5)。因此,通过对反演井的相控优选可以有效地减少周围井对目标井的影响,利用地震波形的横向变化代替变差函数表征储层的空间变异程度,反映了储层空间的相变特征,更符合沉积地质规律。

图5 不同样本选择储层预测对比图

4 应用效果

岩石物理特征分析结合沉积微相,岩性组合和反射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层系和相带类型,在研究区采取相控、分区、分层描述,形成了相控反演储层预测方法。

根据波形指示叠前地震反演技术流程,在构造框架模型下,需要完成AVA子波提取、波形指示关键参数分析,以及高质量的叠前同时反演以获取地震频带的纵、横波阻抗绝对值和纵、横波合成地震数据,进而完成整个波形指示叠前反演过程。从单井效果来看,埕北826井解释砂体与相控反演砂体基本一一对应,反演结果与地层综合柱状图的对应效果较好,分辨率明显提高,单井吻合率提高12%(图6),整个地区储层预测精度也有较大提高,整体提高8%。连井剖面上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储层的横向变化,展布形态清晰。利用该套资料可准确的刻画储层的边界,描述储层的展布范围。

图6 埕北x井反演效果剖面图

5 结论

(2)通过对埕岛东部古近系储层描述工作,深化全区域沉积规律认识,通过对全区井位的沉积相划分,梳理了古近系的沉积特征,明确了斜坡带储层发育的宏观展布特征;利用叠前、叠后反演方法重点加强了砂体边界刻画,整体落实了埕岛东部地区沙三段-东营组储量规模,部署思路是基于构造圈闭或构造背景,根据海上勘探要规模效益、可动用的原则,建议井位10口,采纳7口。斜坡带古近系展现出多层叠合、满洼含油的可喜局面,打出了观点,打开了方向,持续攻关研究有望开拓斜坡带古近系勘探大场面。

猜你喜欢
砂组东营岩性
一种识别薄岩性气藏的地震反射特征分析
云南化工(2020年11期)2021-01-14 00:50:58
陕西青年作家采风团走进山东东营
K 近邻分类法在岩屑数字图像岩性分析中的应用
录井工程(2017年1期)2017-07-31 17:44:42
赵凹油田安棚区沉积微相研究
断砂耦合对阿尔伯特凹陷北部转换带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
山东东营黎宁化工有限公司
西部皮革(2015年22期)2015-02-28 18:15:16
低渗岩性气藏压降法计算库容量改进
基于核Fisher判别的致密碎屑岩岩性识别
断—盖时空匹配及其对油气聚集与分布的控制作用——以南堡凹陷中浅层东营组为例
在东营看“黄河入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