庹国庆 刘晓 刘梦圆 叶茂升
【摘 要】论文选取中国30个省市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法,实证分析了30个省市以及东中西部区域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考察了我国FDI通过规模效应、技术效应、结构效应这3种效应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显示:吸引FDI对中国的环境污染具有正效应,且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都为正,但是这3种效应会降低环境污染的速度。基于此,在我国吸引FDI的过程中,论文从优化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提高引资的质量、增加技术投入和加强环境治理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建议。
【Abstract】This paper selects the panel data of 30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China from 2006 to 2015, and uses the panel regression method to empirically analyze the impact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in 30 provinces and cities and the eastern,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China's FDI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rough the three effects of scale effect, technology effect and structure effect. The results show that attracting FDI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China'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the scale effect, technology effect and structure effect are all positive, but these three effects will reduce the speed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Based on this, in the process of attracting FDI in China,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optimizing the investment structure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investment, increasing technology investment and strengthening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效应;技术效应;结构效应;环境污染
【Keywords】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scale effect; technology effect; structure effec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中图分类号】F831.6;X5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12-0049-03
1 引言
《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显示,我国2020年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为1630亿美元,相比于2019年上涨4%,全球占比大幅提高至19%,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外资流入国。但与此同时,我国环境逐渐恶化,工业三废的排放、空气质量的恶化、水体和噪声的污染,还有一直广受人们热议的“雾霾”等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目前,工业三废的排放都处于高速增长期,但可喜的是工业污染控制投资也有一定的增加。在不断优化我国吸引外资的结构和质量的过程中,FDI在环境污染中扮演了何种角色已经成为学术界研讨的重要课题之一,特别是FDI如何影响我国环境、怎样应对FDI对环境问题带来的巨大挑战以及如何实现FDI和環境保护的同步协调发展就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
2 文献综述
Grossman和Krueger(1991)首先提出了EKC假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解释了这样一个现象,即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倒U型关系,换言之,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经济发展会导致环境恶化,当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达到并超过一定水平时,环境就会随着经济增长而改善。胡亮等(2007)对EKC假说进行了回顾,对国内外EKC曲线模型研究方法进行比较。在倒U型关系的基础上,相关学者将FDI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扩展为N型。刘渝琳等(2015)在研究中运用Moran I指数和空间集聚效应进行分析发现,随着FDI的引入,环境污染的三阶段发展趋势是先恶化后改善再恶化。但是关于EKC现象的解释并没有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在研究中应该综合考虑FDI对EKC的影响机制。张磊等(2018)利用55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开展研究,并且加入交互项进行研究,这是研究交互效应影响机制的一大突破,进一步进行了异质性研究,但依据国别数据得出的结果不具普遍性,因此,对单个国家的环境状况进行研究就更具政策指导意义。冷艳丽等(2015)对三大效应开展研究,但是在进行样本回归时,交互项中的调节变量未加入,这会使结果有些许偏差。
3 FDI对我国环境污染影响的实证研究
Grossman将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分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3部分。本文进一步研究规模效应、技术效应、结构效应的作用机制,在实证分析中引入交互项,更加准确地进行分析。
3.1 模型设定
为得到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污染影响的经验证据,并分析吸引FDI对环境污染影响的规模效应、技术效应、结构效应,本文建立如下基础计量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式(2)~(4)中,交互项对应的原始低次项不是非条件(Unconditional)或平均(Average)效果,其系数反映的是与之交互的变量值为零时,其对被解释变量的边际影响,故其本身并无太大经济意义。分别对式(2)~(4)中的InFDIi,t求偏导,可以得到式(5)~(7),其含义可以解释为当γ2的值为正时对β1的结果是增强效应,当γ2的值为负时对β1的结果是干扰效应。
3.2 变量选取与数据收集
被解释变量为环境污染综合指标(EW)。本文选取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这3类具有代表性的污染指标,利用熵值法科学地构建环境污染综合指标,该指数越大,表示环境污染水平越高。
核心解释变量为外商直接投资水平(FDI)。本文使用的是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以此衡量外商直接投资的变化情况,该数据单位为万美元。
控制变量:①经济发展(GDP)是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代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经济规模;②技术进步(GOV)是以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额衡量;③产业结构(IND)是以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产业生产总值的比重构成,反映产业结构对环境的影响。
考虑到数据的可用性和及时性,本文将时间确定为2006-2015年,研究对象为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州),由于西藏地区的部分数据缺失,且数据小、影响不大,故剔除。原始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环境保护数据库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和各地区统计年鉴。
3.3 实证结果分析
实证部分运用EViews6.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用广义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通过EViews6.0软件进行Hausman检验,确定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Hausman效应模型检验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为:
H0:适用于建立随机效应模型
H1:适用于建立固定效应模型
由表1结果可知,对于全国样本而言,P≤0.05,分析规模效应、技术效应、结构效应时应该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而对于模型的具体形式,考虑到结果的解释和合理性,采用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可以对样本进行更好的回归。
在规模效应、技术效应、结构效应中分别进行2组实证,实证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1)(3)(5)为未加入交互项的实证结果,(2)(4)(6)为加入交互项后的实证结果。
3.3.1 规模效应
结果显示,(1)在验证规模效应的过程中未加入交互项时,β1的值显著为负,γ1显著为正,说明吸引FDI对于环境污染具有负效应,会改善环境,而经济规模会加剧环境污染。但是在加入lnFDI与lnGDP的交互项后,(2)的结果显示,交互项系数γ2为负值,且明显显著。β1值变为正值,为0.904925,γ1值为0.9006,说明在考虑经济规模和FDI的共同作用后,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吸引FDI会对环境污染产生正效应,只是这种对环境污染的正效应会被减弱,吸引FDI每增加1%,环境污染会增加0.9040%,GDP每增加1%,环境污染会增加0.9006%。可能是因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人们在保护环境的意识上有了提高,我国吸引FDI对环境污染已经越过倒U型曲线的转折点,环境开始改善,但同时要防止N型曲线的出现,避免环境进一步恶化。
3.3.2 技术效应
结果显示,(3)在验证技术效应的过程中未加入交互项,β1的值不显著为正,γ1显著为正,说明污染治理投资会对于环境污染产生负面影响,这也说明我国污染治理投资的力度仍不够大。但是在加入lnFDI与lnGOV的交互项后,(4)的结果显示,交互项系数γ2显著为负值,β1显著为正值0.425883,可以说明在考虑技术支持和吸引FDI的共同作用后,随着污染治理投资额的扩大会减缓环境污染的速度,吸引FDI每增加1%,环境污染会增加0.4259%,污染治理投资每增加1%,环境污染会增加0.3485%,这说明在污染治理投资初期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环境污染,但是随着技术的成熟会减弱这种影响。这说明政府在环境污染治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環境污染应该在源头解决,特别是对于外资企业违规排污方面要加大监管和惩罚的力度。
3.3.3 结构效应
结果显示,(5)在验证技术效应的过程中未加入交互项,β1的值不显著为正,γ1在1%的条件下显著为正,说明第三产业份额的增加对于环境污染具有正效应,说明我国第二产业特别是一些高污染企业吸引外资的力度相对于第三产业吸引外资的力度更大,第三产业吸引外资的力度仍不够,产业结构性改革有待深化。但是在加入lnFDI与lnIND的交互项后,(6)的结果显示,交互项系数γ2显著为负值,β1显著为正值1.008328,这说明在考虑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和吸引FDI的共同作用后,随着第三产业规模的扩大,吸引FDI会加剧环境污染,但是这种影响会被减弱,会减缓环境污染的速度,吸引FDI每增加1%,环境污染会增加1.008%,第三产业占比每增加1%,环境污染会增加2.4932%。原因为有形服务业初期的基础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环境污染,但是技术成熟之后情况会得到极大改善,因此,调整有形服务和无形服务的引进结构充,分考虑初期的环境污染情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国应该积极探索产业与绿色发展的长远关系,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4 对策和建议
4.1 优化引资结构和引资质量
进一步鼓励FDI流入,在追求“量”的同时,重视外资引入的“质”。在扩大经济规模的同时,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鼓励吸引外资进入产污系数较低产业领域。由于第二产业的制造业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所以要尽可能降低第二产业中高污染行业的FDI份额,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FDI来源地结构,一些国家技术先进、技术溢出效果好,我国应该提高这些国家和地区在我国的投资比重。
4.2 加强绿色技术研发和引进
政府和企業在研发投入上应加大力度,鼓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更加环保和绿色的技术,降低行业能耗和污染排放强度,鼓励企业通过研发和引进高水平的污染排放技术,减少污染排放。同时,大力支持和鼓励企业引进国外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参考其丰富经验,在学习吸收消化中创新,将污染与治理相结合,实现高技术和低排放共同发展,助力经济和环境的长久可持续发展。
4.3 加大环保和环境治理力度
政府需要在完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和环境标准的基础上建立科学、长期长效的保护环境激励机制,预防和治理要并重,对各类环境违法事件严厉查处,给予生产能力落后企业一定的支持,对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企业监督其进行整改,并给予严厉惩罚,在政策调节的作用下,督促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参考文献】
【1】Gene M. Grossman,Alan B. Krueger.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J].Papers,1991(11):1-57.
【2】胡亮,潘厉.国际贸易、外国直接投资、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国际贸易问题,2007(10):101-107.
【3】刘渝琳,郑效晨,王鹏.FDI与工业污染排放物的空间面板模型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15,29(2):142-148.
【4】张磊,韩雷,叶金珍.外商直接投资与雾霾污染:一个跨国经验研究[J].经济评论,2018(6):69-85.
【5】冷艳丽,冼国明,杜思正.外商直接投资与雾霾污染——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5(12):74-84.
【6】Jeffrey A. Frankel,Andrew K. Rose.Is Trade Good or Bad for the Environment? Sorting Out the Causality[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5,87(1):85-91.
【7】杨志明,程淑芳.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基于江苏省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ssociation.Proceedings of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Sciences and Society(ICSSS 2011 V3)[C].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ssociation:智能信息技术应用学会,2011:7.
【8】陈越峰,胡斌.我国利用外资政策30年发展及其启示[J].中国外资,2009(2):10-11.
【9】严雅雪,齐绍洲.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雾霾污染[J].统计研究,2017,34(5):69-81.
【10】孙淑琴,何青青.不同制造业的外资进入与环境质量:“天堂”还是“光环”?[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9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