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在上海市老科协敬老节大会上,上海市老科协蔡敏勇会长向2021年度中国老科协“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同济大学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孙章颁发了获奖证书。
孙章教授是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专家,目前仍担任《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社主编。退休后他没有间断教学科研工作,2019年1月,他主编的“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中国高铁丛书》共9本,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2021年8月,由蒲琪、钱存元主编,他担任主审的《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第2版(高校交通运输与工程类专业规划教材)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他担任主编的《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年“影响力指数(CI)”在155种同学科大类期刊中名列第21位。
作为老科协的会长,孙章教授始终认为老科协姓“科”,必须把科技活动作为老科协工作的主要抓手。在他的带领下,老科协会员们积极发挥专业特长,为科技发展贡献余热。轨道交通专业的徐金祥教授,年近80高龄还参与完成上海新建地铁15号线中一段和10号线东延伸段的信号运营安全评估。汽车专业朱德绵教授一直致力于气垫船的军民两用的技术研究,发表了多篇论文。朱正林高级工程师是上海市老科协讲师团成员,仅今年1~8月,就举办科普讲座21次。原马列主义教研室胡春风教授积极报名参加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今年 9月已抵达喀什大学,投入教学科研工作。同济医院原中医科潘金友副主任医师多次参加上海市组织的“银龄行动”,为缺医少药的边缘地区提供医疗服务。叶丽红、胡愛军、陈桂兰、张根娣退休前都在同济医院担任主管护师,她们发挥专业特长,支援街道和小区的抗疫工作。在上海市老科协纪念建党100周年的活动中,“先锋号”动车组副总设计师乌正康和制动专家夏寅荪两位教授被推荐为“上海百位老专家”。
孙章会长荣获中国老科协突出贡献奖,鼓舞了同济大学的老科技工作者,不少会员表示:“孙章教授的获奖不仅是他本人的光荣,也是同济大学老科协的光荣。”“孙章教授作为老科协的会长,把会员们凝聚在一起,做了不少力所能及的工作,老骥伏枥,不计名利,发挥余热,实属不易。”
(摘自2021年10月26日同济大学离退办官网,同济老科协张宗桐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