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景
(清河县农业农村局 河北 清河 054800)
小麦前期田间管理是指小麦的第一个分蘗高峰期,即小麦播种期到返青期,其主要阶段包括冬前和返青期。立冬后小麦就进入了冬前管理期,由于白昼日照时间短,而且气温越来越低,再加上冬天大雪覆盖,给小麦的正常生长提出了挑战,因此,小麦的冬季管理尤为重要,我们要抓好保全苗、促壮苗两项措施。
小麦播种以后,出苗期如果遇到雨水天气,特别是较短时间的阵雨,就会使地表板结,此时会影响出苗率,所以在土壤宜耕期要按时疏松表土,保证麦苗出土。也可以用轻微镇压的方法破除土壤地表板结,帮助麦苗轻松出土。
小麦出苗以后要在田间仔细观察,如果发现有缺苗或断垄的现象要马上补种。若补种晚了,就应该在小麦进入分蘗以后进行提苗移栽,栽后要及时浇水,假如没有浇水条件,就应该趁着泥土有适合种子发芽和作物生长的湿度及时移栽,注意一定要压实表层土壤。
冬前除了晚播小麦外,一般都能达到壮苗标准,是因为土壤肥力不断提高,底肥和底墒充足的原因。此时田间管理主要防止杂草危害,中耕保墒,尤其是没有灌溉条件的麦田,一定要注意蓄水保墒,防止春旱。
晚播麦田由于积温不足应该中耕镇压,以提高地表温度,促进麦苗生长。对播种偏早、长势旺、超过壮苗范围的麦田,可采用深锄的办法控制旺长,以防后期倒伏或过多消耗地力。对播种早、有拔节趋势的麦田要进行镇压,抑制节间伸长。并注意田间观察,如果发现大量主茎及大蘖的幼穗受冻时,就要在日均3℃以上的时候,及时施入速效肥料,并结合灌水,促进未冻蘖生长成穗。
在越冬期间,由于气温较低,小麦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此时又正是根系向纵深发展的主要时期,所以应该防止人畜等外力损害麦苗,以确保麦苗安全越冬。
初春麦田多半以上的麦苗,心叶长出达到1~2 cm时进入小麦返青期。此时植株的根、茎、叶都在迅速生长,进入第二次分蘖高峰期,特别是对于播种较晚的小麦,这时的分蘖量更大。要想使小麦高产就必须让其趁早返青,促进健壮生长、防止倒伏,但此时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分产量过大引起了倒伏;二是由于营养不良,麦苗脱肥后头部发黄,群体较小,生长较弱,达不到人们所预期的收获量。因此,小麦返青期田间管理工作一定要切实做好:对总蘗数达到植株生长正常的麦田,此期不再施肥水;对心叶生长缓慢的麦苗可以适当施肥浇水;而对长势旺盛的麦田,要控制好肥料量和用水量,抑制生长,控制分蘗;对晚播的麦田,一般不再追肥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