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的时代

2021-12-06 00:05:11邱振中
中国书画 2021年4期
关键词:书法史人性书法

邱振中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们说到对书法的忧虑,我觉得这是事情的一面。书法领域确实有很多让人担忧的地方,但是书法还有另一面。20世纪70年代以来,书法理论和创作有了推进,有了一定的积累。一百年或两百年以后,人们也许会说,这是书法史上一个非凡的时代。

这个时代改变了书法史上的一些东西。

如果我们说一个艺术领域、文化领域产生了质的变化,它必须做到这样几点:第一点,揭示前人未能见出的现象;第二点,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书法史的框架,由此获得对作品构成机制和阐述机制的认识,以此作为判断作品的依据;第三点,找到作品通向人性深处的道路。

这里包含这样一些问题:对传统的反思、思考书法的方式、历史的脉络与动力,以及创作与“人”的关系等。

它们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对传统的认识和创作的进路。

“现象”为什么重要?杰作中许多重要的细节,千余年来人们视而不见。不揭示这些细节,便无法了解书法史的真相。超越前人所把握的细节,是深入书法的第一项工作,否则只能通过一代又一代的简化和误解来认识书法。要证明这一点并不困难。对作品笔画的边廓进行细致的观察,便可以发现所谓的“大家”“名流”对书写的把握到底是怎样一个状态。

大家都说理论很重要,但是重要在什么地方?没有交代。我认为理论以及有关的思想、观念是前提,也是基础。如果这件事情不做好,创作是盲目的。

阐释机制决定了我们是否能揭示出一件作品的意义。意义指作品的蕴含、贡献、价值,特别是被理论、时间检验过的蕴含。个人评点,依据的多是习惯、趣味、师承,但一个时代的取舍,依据的只能是意义。可以说,一个时代如果没有合理而深刻的阐释机制,有意义的作品便不可能被认识。

意义与书法史、艺术史密切相关。一个人可以不考虑艺术史,但一个领域必须考虑。

阐释机制便是由理论来支撑的。理论的重要性亦可由此看出。

我说的历史认识、构成机制、阐释机制,它们构成了一个时代书法领域不可缺少的骨架。

再说第二个方面,找到作品不断进入人性深处的道路。找到道路的依凭,就是前面说的几个基点。暗中摸索,恐怕不行。写得不错的作品和有意义的作品是两回事。

这些话说得很苛刻。什么叫“人性深处”?书法还能不能进入今天的“人性深处”?这个时代有没有进入“人性深处”的作品?哪些作品看起来不错但与“人性深处”无关?这些是不能不思考的问题。因为它们牵涉到这个时代的书法与书法史、文化史的关系。

你今天不思考,一百年两百年后别人会用这把尺子来量你。■

猜你喜欢
书法史人性书法
书法
大江南北(2022年9期)2022-09-07 13:13:48
书法欣赏
求知(2022年5期)2022-05-14 01:28:58
书法
娘子关(2022年1期)2022-03-02 08:18:42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杂文月刊(2021年11期)2021-01-07 02:48:01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文苑(2019年24期)2020-01-06 12:06:58
对书法史教学实践中的若干思考
流行色(2019年7期)2019-09-27 09:33:42
书法欣赏
吐鲁番(2018年1期)2018-06-12 07:15:26
功能与人性
工业设计(2016年10期)2016-04-16 02:44:06
书法史讲座(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