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

2021-12-04 20:08:38
养殖与饲料 2021年2期
关键词:兽用抗菌药兽药

邱 菊

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城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朝阳122000

目前,全球倡导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绿色健康发展,实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行动,既是维护养殖生产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内在要求,也是确保公共卫生和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举措,减抗无抗正逐渐成为新时代动物养殖生产的主旋律。

1 兽用抗菌药使用的现状

我国人口基数庞大,肉蛋奶等食品消耗量十分可观,同时也是全球兽用抗菌药生产以及使用量最多的国家。数据显示,我国1年可以吃掉100 多亿只鸡鸭、12 亿头猪、5 亿只羊、1 亿头牛,还有几千万吨的鱼虾蟹。需求决定供给,要维持好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首先必须保证动物养殖的产量和数量足够。即便在不滥用的情况下,我国正常的兽药使用量也是位居世界第一,因为动物养殖基数大,所以随之用药量自然就多。其中,国内使用抗菌药很大一部分是在养殖环节,它可以促进动物快速生长以及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也可以在动物细菌性疫病防控、混合感染等方面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滥用也造成了药物残留严重,危害了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

2 兽用抗菌药残留的危害

当前,我国高密度、规模化养殖众多,动物健康状况较差,造成养殖业对抗生素应用依赖性较高,以至于出现多用、滥用现象。滥用抗生素,既会损害动物健康,加大动物疾病防治难度,也会造成养殖产品中抗生素残留指标较高,严重威胁食品安全,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如氯霉素类的药物残留可以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四环素类的药物残留会抑制牙齿和骨骼发育;大环内酯类药物残留会导致慢性中毒,诱发听觉障碍和肝损伤;氨基糖苷类药物残留会损害耳神经导致听力减退;瘦肉精则会对心血管造成危害。此外,兽药残留还会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成为“隐形杀手”。比如,链霉素和四环素可以引发畸形;黄曲霉素导致肝癌;磺胺类药物有致癌倾向;此外激素类添加剂普遍存在致癌风险。另外,促生长剂能够引起人体发育方面的毒性,导致人体内激素水平的紊乱和变化。而青霉素类药物的广泛使用,能够引起过敏反应和变态反应,严重的会导致休克和死亡。尤其婴幼儿的代谢功能还不完善,对药物作用更加敏感。

3 实施兽用抗菌药减量化行动的现实意义

基于对食品安全和生命健康的长远考虑,欧盟率先“禁抗”,于2006年初便开始立法全面禁止抗生素在饲料中使用。2016年,联合国会议也提出了此类问题,“饲料禁抗”已成为了全球畜牧业生产的大势所趋。国际高度关注抗生素使用问题,中国对此更是未雨绸缪。此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绿色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部已全面调研、认真研究相关情况,于2018年下发《兽用抗菌药减量化行动试点工作方案》进行全面部署。此举有利于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增加绿色优质畜产品供给、降低养殖生产成本、促进畜产品出口、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4 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的模式

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行业内各领域、各地区、各部门和各企业顺应发展、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工作合力,取得良好成效。

1)饲料生产企业要重视技术革新,从源头做到抗生素“零添加”。从农业农村部已出台政策的宏观情况看,2020年底取消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以实现促生长作用,减抗限抗趋势不可逆转。在此大环境下,如果饲料营养配方不加改良,就会导致畜禽死亡率、发病率受到较大影响。以精准营养的配方设计和优质、稳定的养殖饲料,帮助养殖场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降低疫病风险,有效减少抗生素使用量,从而实现高效养殖、健康养殖,应作为饲料生产企业技术研发的科学理念指引。这就要求饲料生产企业要加强技术研发,在降低或者取消抗生素使用的同时,积极开展营养替代方案。比如,对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做一些优化,对原料提出更多要求。在添加剂组合方面考虑使用酸化剂、酶制剂和益生元,进一步改善肠道健康。植物提取物也很有发展前景,例如牛至油、酸化剂、辣椒素、中草药等。

2)兽药生产企业要不断开发高效且低残留的新型兽药。2020年4月1日起,食品中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增至2191 项,标志着我国兽药残留标准体系建设日臻完善进入新阶段。兽药生产企业要注重开发和应用中草药制剂、微生态制剂、酶制剂等低毒、无公害的绿色兽药,来替代残留量大、易产生抗药性的传统兽药。

3)养殖端企业及农户要提高管理水平。管理漏洞是畜禽疾病的诱因之一,科学做好饲养管理、环境管理等才能有效减少疾病。饲养管理方面,要综合做好生物安全、疫苗安全等。环境管理方面,首先要做到圈舍冬季保持干燥,北方需要配建相关设施,如地热源取暖、电地热解决冬季温度问题;夏季还要解决高温问题,温度、通风如果做不好,则极易生病,无抗就无从谈起。

4)基层兽医要提高处方技术能力和水平。严格按照兽用抗菌素产品说明书指定的靶动物、适应症和用法用量等,科学使用、规范使用、精确使用好每一种药品,达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的良效。同时要不断完善兽药使用制度,建立跟踪监测机制,并建立严格的休药期和停药期,切实把“减抗”职责落实到每一个基层兽医。

5)畜牧兽医监管部门要着眼于推进动物疫病净化。率先净化规模养殖场,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建设无疫小区,引导具备条件的地区建设无疫区。鼓励引导先进地区开展区域净化、扩大净化病种。也就是说,病都不存在了,还要什么兽药?那些年,曾经肆虐猪禽养殖业的疾病,这些年在减少、减轻。随着我国兽医科技的发展,逐步净化一些烈性传染病,在政策、管理和技术上正在形成一致,并且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兽用抗菌药兽药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抗菌药的常见使用误区
中兽药在家禽养殖中的作用与应用
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兽用创新环保抗菌药的开发及其重要性
抗菌药在宠物临床的合理应用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5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兽用芬苯达唑粉的含量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14
兽药
兽医导刊(2015年7期)2016-01-04 11:59:54
兽用B超在母猪早期妊娠诊断中的应用思考
兽药GSP认证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