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华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庄埠中心小学,江西 赣州 342600)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采用不同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既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让学生在评价教师时获得自信和学习方法。通过正确的数学教学,也可以激发教师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是以教师为中心,比如教师的教学目标是不是很明确,有没有将教学重点突出或者是教材了解等,很少有从学生方面出发的。
在课堂教学评价的时候,学生关注更多的,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是不是运用得当,教师的教学方法是不是适合学生学习,学习效果又是怎么样的,从而将学生的学习体验忽略。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不是很认真,这些评价中没有一些学习建议,学生就不能在评价中找到自身不足和让自己自信的地方,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小学学生因为年纪的关系,还在成长的阶段,需要在学习中多接触正能量,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习态度以及能力。所以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多向学生传递正能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升学习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是需要教师关注和肯定的。如果教师对学生有积极正确的评价,可以让他们更加有信心,激励自己不断前进。
例如在进行一年级上学期“认识钟表”教学时,小学生会认识钟表的时针、分针和秒针,教师可以把教室中的钟表拿到讲台上,让学生感受知识和生活是连在一起的。之后随意地拨动钟表,让学生回答是几点。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是很渴望教师给予表扬的,如果学生回答正确,教师可以对学生竖起大拇指说:“你说得很对,表现得很棒”在全班同学的面前得到教师的肯定会让学生更加自信。
“天时”是影响一件事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条件,课堂教学评价也不例外。如果可以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抓住一些有助于开展教学评价的时机,及时激励和鼓励学生,那么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改正学习不足的有效性。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年龄虽然比较小,但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尤其是他们已经具备了自尊心,所以如果教师在众多学生面前指责或呵斥学生,那么会对小学生的自尊心造成损害,进而不利于他们健康心理的发展,更无法帮助他们及时纠正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与缺陷。因此,在开展课堂教学期间,教师要善于抓住一些教学时机,尽可能本着“于公堂扬善,于私室训过”的原则,在恰当时机、恰当场合给予恰当的点评,这样才能有效提升评价的效果。
学生因为自身原因对于数学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多进行关注,从而形成分层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在学校学习的学生都有学习数学的长处和短处,教师要看到学生的发光点,同时尊重他们的缺点和差异。如果想要实施分层评价,就需要教师将整个班级一起评价的传统观念打破,根据学生的差异制订标准要求,使每一节课的课堂评价都可以发挥最好的效果。
例如在“小数加法和减法”教学中,学生因为计算能力的不同,在相同的时间内如果要求学生将教师出的题全部做完是不可能的,肯定有的同学因为计算能力差会少做几道题。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日常数学学习能力进行评价,如果是基础较差的同学20 道题还差5 道没有做完,不要急着批评,因为这和他们的能力是吻合的,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你这次还差5 道,以后努力练习争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在这种鼓励学生反思的评价下,学生会提升自身学习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效果,除了上述举措外,还要注意有效地调动小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持续丰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具体就是有效地融入小学生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积极作用,力求全面增强课堂教学评价的全面性与有效性,避免因为教师单一的评价方式而影响教学评价的效果。例如,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运用教师评价这种教学评价方式外,还可以有效地利用生生互评、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等多种教学评价方式。其中的生生互评主要是引导班级学生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开展教学,让学习小组中的成员之间积极开展相互评价,以及时发现和纠正他们课堂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学生自评则是给予学生必要的评价标准与依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自主纠正自己数学学习中的不足;师生互评则是由师生相互进行评价,这样可以帮助教师更好了解自身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助于改进后续课堂教学方案。
在新课程理念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国内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小学数学教学也不例外。通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可以打破传统以教师评语为基础的单一评价模式的束缚,有效调动小学生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观能动性,丰富教学评价方法,增强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更好地指导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