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忠
(贵州省安龙县第一中学,贵州 安龙 552400)
阅读理解是英语高考中的一道必考题型,它在试卷中所占权重较大,同时也是分值最高、篇幅最大、区分度最明显的题。该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考查考生能读懂日常生活话题的文字材料,如公告、说明文等高考考纲要求的话题项目内容。该部分每题2 分,分值较高,所以能在这部分拿到高分是该科获得高分的关键,“得阅读者得天下”这一说法是有道理的。
研究近几年全国卷以及自主命题的考区,不难发现该部分选材广泛,涵盖了科普、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大纲要求的话题。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是常考的体裁。近几年命题有以下特点:
(一)融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题材选自一些外国的网站或刊物。题材贴近生活,所宣扬的价值观也符合主流思想,切实体现了《英语考试大纲》对考生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的考查。
(二)考生阅读量有增有减。每年都会有一些变化,主要考查考生在有效时间内的阅读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三)考查考生快速获取、处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四)无缝衔接课标词汇。全国卷命题衔接词汇,对考生词汇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细节理解题、主旨大意题、推理判断题以及词义推断题是阅读理解在高考中常见的考查方式:
(一)细节理解题
纵观近几年全国卷以及自主命题试卷不难发现,细节理解题在试题中所占比例较大,总体来说这种题型相对简单,通过题干的关键词,便能在文中找到相关信息,仔细比对,就能得出答案,但近年的考题也多带有推理性的细节考法,增加了难度。在作答时应从以下两方面把握:第一,认真审题抓关键,锁定相关信息。找出关键词,关注文章中比较醒目的专有名词等,确定关键词后,要注意该词在原文中的唯一性,这样有助于快速锁定相关信息。抓住关键词,结合命题的相关原则,在材料中找到信息区间。第二,将所给选项与原文比对,确定正确答案。在浏览选项时,将选项的内容与原文信息进行比对,排除干扰选项,这样就能确定正确答案。在答题时,考生一定要明白,细节理解题一般分为直接信息题和间接信息题,对于直接信息题,直接采取“关键词定位法”,即“带着问题找答案”的方法,定位找题眼,题干中提取关键词,然后以此为线索,运用略读的技巧快速在文章中寻找与此关键词相关的段落、语句,快速定位该题与哪一段哪一句有关,然后仔细推敲,仔细比较所给选项与文中细节的区别,在准确理解细节的前提下确定答案;针对间接信息题,隐蔽性较强,正确选项一般都会改动,此类题目需要将题目信息与原文相关信息进行转换,甚至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工或整理。
(二)主旨大意题
主旨大意题主要考查考生把握全文主题和理解中心思想的能力。通常以概括中心大意、概括段落大意、选择标题以及判断作者写作意图等形式出现,难度较大。从近几年的高考阅读理解题可以发现,主旨大意题几乎年年都考,它涵盖性强,覆盖全文或全段。干扰选项有这些特征:过于笼统,不知所云;以偏概全,主次不分;移花接木,偷换概念。所给选项被命题者有意识地把本属于A 的内容放在B 上,稍不留神,选错答案;无中生有,生搬硬套。
主旨大意题大致分为标题归纳题和段落大意题。标题归纳题具有醒目性、概括性和针对性的特点。标题归纳题要求考生根据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给一个能概括整篇文章的主题,一定要站得高,不能断章取义。段落大意题设置的主要目的就是读懂文章段落的中心大意。要做好段落大意题,要求要准确概括段落的大意,一定要知道该段的逻辑结构。比如该段是按“总—分”“分—总”的顺序组织,还是按“分—总—分”的顺序组织。针对不同的体裁,中心大意往往有所不同,比如议论文往往采用“总—分—总”的模式;说明文主题句一般在首段;新闻报道主题句常出现在首段首句;记叙文一般没有明显的主题句,需要根据文中叙述的内容和线索来概括文章大意,但是如果文章末段出现说理性的句子,则这个句子很可能为主题句。
(三)推理判断题
推理判断题难度较大,之所以难是因为不能直接得出答案,它要求根据字面意思,通过语篇逻辑关系的推敲,研究细节,揣测作者的态度,理解文章的寓意,这类题型在近几年高考阅读理解中所占的比例有上升的趋势。
推理判断题干扰选项具有这些特征:(1)曲解文意。题目设置的有些选项来自文章中的某一句或某几句话,命题者可能会利用里面的词设计出干扰项,使其看似表达了文章的意思,其实是对原文意思的曲解。因此,考生在阅读文章时要从字里行间捕捉信息,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分析、判断,做出符合逻辑的推断。(2)张冠李戴。题目问的是作者的观点,选项中出现的却是他人的观点;题干问的是他人的观点,选项中却出现了作者的观点,拟题者故意混淆观点,增加难度。(3)偷梁换柱。干扰项用了与阅读文章相似的句型结构和单词,偷偷地换了几个单词,造成句意的改变,让考生特别容易忽视。(4)无中生有。这种类型的干扰项与设置的问题毫不相干。(5)鱼目混珠。这种类型的干扰项常出现在词句理解类试题的选项中,即利用某个词或句子的字面含义代替其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
针对推理判断题的这些特点,在解题时要吃透文章的意思,从字里行间捕捉有用的信息,对文章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综合、判断,再进行符合逻辑的推理,当然解答时要忠实于原文,以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为依据,立足已知,推断未知,不能主观臆断,更不能以自己的观点代替作者的观点。
(四)词义推断题
词义推断这道题主要考查考生在短时间内能根据上下文快速猜测所指定的某一个生词、短语或者句子含义的能力,而这些词和短语往往都超出考纲范围,但结合文章的篇章意思,通过上下文暗示,考生总能猜出它们的含义。针对这些情况,在做题时可遵循这些技巧来答题:利用上下文线索猜词义。比如重述法、下定义法、同义词或近义词法;根据上下文逻辑猜测词义。在试题中,有时生词所在句的上下文中没有明显的解释说明性线索,那么可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确定该生词的意思;根据语法知识猜测词义。比如同位语从句、定语从句等都起着解释说明、补充或限定的作用,它们也能提供必要的线索;根据构词法猜测词义。英语中的许多词汇,尤其是一些新单词,是可以通过构词法形成的,所以掌握构词法有助于猜测词义。
总之,平时一定要多练习,熟能生巧。结合解题的方法和技巧,这样在高考中才能取得好成绩,真正地做到“得阅读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