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中高年级微课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1-11-30 11:16:39董颖
魅力中国 2021年6期

董颖

(黑龙江省伊春市丰林县五营小学,黑龙江 伊春 153033)

在现如今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应当顺应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和发展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模式,其中,微课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它借助于现代化的技术,将教学内容用视频的方式展开,微课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所学重点知识内容进行深度讲解,具有简洁、高效的教学特点。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学生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的关键阶段,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加以形象化、具体化,可以为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这就是微课的优势,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课堂学习内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但是,利用微课开展教学需要教师对教学知识有极强的把控能力,还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有计划、有目标的进行微课教学。

一、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由于他们的年龄比较小,还没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这就使得他们在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时,容易产生学习困难。因此,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在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时,就会遇到一些学习困难。但是,如果在教授相关的抽象的数学知识时,在课堂中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却可以降低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并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微课中展示的事物的变化,提高学生形象理解数学知识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相交、平行、垂直等数学知识时,由于平行、相交、垂直三个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如果仅靠数学老师的口述或者用一些简单的教具进行演示,无法有效促进学生形象直观地进行理解。如果利用微课把平行、相交、垂直所表示的数学意义用动画、视频、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就可以强化学生形象理解能力。比如给学生播放平行的火车道,给学生播放城市道路中的十字交叉路口,给学生播放城市道路中的丁字路口等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就可以促进学生形象直观地掌握这些抽象数学知识与数学符号所表示出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要直观具有针对性

大多数教师习惯采用传统的按照课本内容进行知识点讲解的教学方式,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学习情况,微课的教学模式是改革背景下衍生出的新式教学方式,可以改进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运用视频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可以直观地为学生们展示数学知识,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可以全方位地为学生讲解重要知识点,而且视频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反复观看、揣摩知识内容。例如在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一章时,可以用照片或动画的形式为学生展示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主要特征,尤其是展开图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空间想象能力,根据视频动画展现,可以帮助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提升,更好的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知识内容。

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教授数学知识仅靠口述和一些简单的教具,这样的教学方法很难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和直接地给学生讲述明白,学生理解起来也是一知半解、模模糊糊,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学习数学时产生畏惧心理,时间久了就会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用微课开展教学活动,却可以利用微课的视频教学特点,把动画、图片、声音等元素与所讲授的数学知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微课构建出的视频与动画的教学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而视频与动画是学生非常愿意观看的内容,容易激发他们参与的兴趣。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用微课把数学知识直接形象地展示给学生看,有效提升了数学知识的教学有效性。

四、利用微课促进数学知识巩固

可以利用微课帮助小学生梳理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加深理解掌握,还可以在一单元学习完成后,制作本单元的复习视频,帮助小学生提高复习效率。微课视频的制作一定要丰富有趣、生动形象,而且要有较强的系统性,不要只是碎片化地呈现知识点,还应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整理相关的知识,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把自己容易出错和忽略的知识点重点记录,达到高效复习的目标。

总结

总之,微课是新兴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积极有效地使用微课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可以有效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要讲究科学有效使用,要能平衡好微课和传统授课之间的关系,不能为了应用微课,而不顾实际的教学内容的特点随意应用微课。应用微课是为了提升教学效率,是为激发学生兴趣,而不是为了用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