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方法分析

2021-11-30 11:16:39李明刚
魅力中国 2021年6期

李明刚

(广东省东源中学,广东 东源 517000)

引言:通过德育教育,能使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格,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准则。同时,德育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思想道德教育,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养成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都有着极重要的效果。高中阶段的德育教育主要还是融合在个学科的课程中以及偶尔专门进行的相关讲座,班主任在平时的德育工作中也会有相关的内容,不过效果从整体而言总还是不过理想。本文就如何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为对象,分析探讨出相关的方法建议。

一、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问题分析

(一)班主任自身工作素质存在一定问题

高中班主任绝大部分在班级中都是有一门任课的,因此班主任在许多情况下都会偏向于自己任课学科的教学。然而,这种现象对于学生的学习弊大于利,由于各科学科老师对自己的学科为中心,对其他学科不闻不问,汇率 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根据教学现象,普遍学生们都会对自己班主任所教的课程更为上心,那么就会出现这么一种情况,班主任把自己的课程教好了,但是班主任工作却完成的较差,其中就包括平时的一些德育工作。甚至于更极端的一种情况即是班主任想两头抓,结果教学工作跟班主任工作都没做好。分析下来这是班主任自身的工作协调能力以及教学能力存在不足,不知道如何将教学工作跟日常工作有机结合,融入并开展相关的德育工作。

(二)形式老套,缺乏创新

不可避免的,由于受到过去的教学工作思维影响。班主任在进行相关德育工作,开展德育教育时,总是说教大于实际,批评多于鼓励,具有形式主义。学生对此也都无动于衷。这就是由于班主任缺乏创新,而导致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可以试想,班主任在上面讲,下面学生心不在焉,似听非听,这样的德育工作进行是有效的吗?显然不是。老套的形式加老生常谈的话题等于失败的德育教育。

(三)班主任无法与学生们建立起信任关系

班主任是学校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师生之间的关系总是微妙的。不仅是平时课堂上会有大量的接触,在私下的学习生活中也会有很多的交流,尤其是对于一些寄宿制的学校,班主任甚至于需要关心到学生的日常生活起居。但由于其班主任与学生管理的关系,总是会导致一些师生之间的矛盾,加之高中阶段青少年的反叛心理,他们对班主任的许多合理要求都表现出一种逆反的态度。也就是说,大多数的班主任跟学生之间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信任差的,这就会极大地影响到班主任相关的教学工作,日常工作及德育工作的开展。这种不信任会让学生们觉得班主任所提及的东西都似乎是在误导他们,妄图控制他们。因此,这种师生之间信任关系亟待建立。

二、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方法建议

(一)加强自身素质建设,积极学习新思想

班主任应该加强自身的素质建设,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工作水平。做到更好的服务同学服务自己,确保自己处于班主任的位置而具备发挥班主任权力的能力。积极学习先进的德育思想,吸收最新的德育教育理论,并运用在自己的日常德育工作中。这一点对于自己和学生都是很重要的。加强自身素质建设,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还能在教育教学中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自身散发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促使学生向好向上发展。积极学习先进的德育思想,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还能够丰富自己,一举两得。

(二)践行日常道德考核机制,学生自主管理

无规则无矩,对于学生的日常道德行为习惯也应当设立一个相关的考核机制。比方说,对一些不文明行为的限制和控制以及做出集体贡献和好人好事的鼓励和奖赏。鼓励学生们进行自主管理,采取不记名的举报举报那些不文明的现象,对这些行为给予一定程度的惩罚力度。让学生们在自我的管理学习中,改变自己过去不好的习惯,建立好的行为习惯。

(三)建立平等沟通关系,确立师生信任

想要开展好相关的德育工作,提高有效性,班主任必须和学生们建立起极好的信任感以及友谊。这要求班主任们主动的与学生们建立起平等沟通的桥梁,私下要主动找一些同学进行谈话,表示关心,对于其一些学习生活上的困难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并提出相关建议。尊重这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积极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

三、结束语

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在高中德育教育中是极其重要且必要的。作为工作内容实施主体,高中班主任们的德育工作在整个高中阶段的德育教育中所起的可不仅仅是简单的说教作用,更是起到了统率作用。正是因为班主任和学生们密切关系才从而决定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运用创新思维,跟随时代潮流,班主任应积极学习德育相关的知识内容充实自我,提升德育工作施行水平,教育好学生,树立好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