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儿童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

2021-11-30 11:16:39李金平
魅力中国 2021年6期

李金平

(北京市经贸高级技术学校,北京 102488)

世界卫生组织对于现代人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指人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也就是现代人所指的身心健康,即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同时还包括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的完美状态,这才是完全的健康。[1]

一、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

(一)身体保健活动的主要内容

1.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生活习惯包括良好的作息习惯、进餐习惯、个人清洁习惯和身体锻炼习惯;生活能力包括独立进餐、穿脱衣服和鞋袜、独立如厕并正确清洁、独立洗手洗脸等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以及正确整理物品的能力。

2.食物与营养常识:包括食物营养知识、进餐技能,常见食物的典型特征及其营养常识、食物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以及膳食平衡常识等。

3.安全常识与自我保护:包括身体的自我保护、环境及环境物品使用安全、交通安全、自然灾害自救、防拐防骗等各方面的常识。

(二)身体锻炼活动的主要内容

1.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包括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及幼儿感兴趣的活动锻炼身体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锻炼其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以及体育锻炼的常识、技能等。

2.身体力量和耐力训练:包括幼儿大肌肉动作的力量和耐力训练、小肌肉动作的力量和耐力训练、活动安全常识、主动运动意识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养成等。

3.常规集体操和队列队形练习:包括晨间操、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队列队形练习等。

二、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实施

(一)一日生活活动中的健康教育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也就是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2]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时时处处都有健康教育。在一日生活过程中要灵活掌握和运用教育契机,随时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的渗透。幼儿入园时除了常规的晨间“摸、看、问、查”外,还要随机地向幼儿传达基本的健康保健知识,例如,“身体不舒服时及时告诉老师”、“冬季戴口罩、帽子和手套”等;幼儿进餐时引导幼儿正确的坐姿及文明进餐的习惯,教会幼儿正确使用勺子、筷子,学会独立进餐且不挑食、不偏食,餐后收拾餐具、整理桌面的好习惯;幼儿盥洗时要教会其正确的洗脸、洗手的方法,教育幼儿不玩水、不嬉戏打闹,保持台面、地面无水迹,引导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及盥洗安全常识;幼儿如厕时,对其进行随机的卫生清洁行为及安全教育;户外活动中,不断强化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教师要始终关注所有幼儿的活动状况。

一日生活中,除了卫生清洁习惯、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之外,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要渗透到各个环节中。教师要充分认识轻松、愉快、平等、尊重、温馨的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积极构建这样的心理环境,幼儿在这样的环境里才能够充分地、自由自在的学习和认知,轻松地学习与人交往的技能、陶冶情操,培养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积极乐观的心态等良好的品质。

(二)有计划、有目的的健康教育活动

这类教育活动以教师设计为主,活动中教师组织成分较高。因此,做到以幼儿的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此类活动设计中需要考虑如下因素:

1.以幼儿的兴趣为基础,教师要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情境化的教学模式,为幼儿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从而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以幼儿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充分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实践主动学习,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3.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发展水平、兴趣爱好以及其已有的生活经验。

4.幼儿教师要做好引导者,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5.要有意识地与其他领域进行整合,在突出健康教育活动的核心目的的基础上,有机地联系、自然地与其他领域渗透,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三)户外体育体能活动

这类活动主要以促进幼儿大肌肉动作的力量及耐力、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平衡能力及运动技能等,从而促进幼儿身体的全面发展。

户外环境存在太多的感官刺激,容易让幼儿兴奋,同时也存在更多的安全隐患。因此,这类教育活动要充分考虑到如下因素:

教师要始终把幼儿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不继强调规则意识,随时关注幼儿的活动情况,包括表情、活动情绪、出汗情况、活动量及特殊幼儿等,并做好活动记录。

(四)晨间早锻炼活动

晨间早锻炼活动也是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类教育活动要做到如下几点:

1.目标要明确:注重幼儿体育兴趣的培养、基本动作和体能的发展以及幼儿个性品质的养成。

2.活动器材要充足:充足的活动器材有利于幼儿发现和探索,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安全、自由的探索环境,引导幼儿独立思考,发现器材的多种操作方法,从而培养其创新意识。

3.形式要多样、内容要丰富:教师要不断创新和改进活动的组织方式,为幼儿提供一个自主、轻松、愉悦的活动环境和氛围,激发其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的体能发展最大化。

总之,作为幼教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健康观,要基于儿童全面的、健康的发展理念,从幼儿的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多方面进行影响,从而促进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