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保静
(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南湖实验中学,贵州 贵阳 550000)
两点论与重点论属于矛盾的重要内容,同时其也属于政治哲学中的主要难点,这部分内容属于政治中比较难于理解的内容,多数学生在这部分内容学习上常常容易出现混乱的情况,对学生政治素养水平提升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寻求全面创新的教学手段,对于提高学生政治素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重点论与两点论是重要内容,直接影响高中政治教学质量和学生理解能力。其中两点论主要指的是在了解和认识复杂事物的流程中,不仅需要全面观察事物主要矛盾,还需要关注事物的次要矛盾。而在了解单一的矛盾点过程中,既需要全面了解和观察矛盾之间主要结构点,还需要充分了解矛盾次要结构点,所以在事物观察时,需要以大局观念作为核心意识,才能真正意义实现辩证观点的全面性。在日常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使用两点论帮助学生了解事物的矛盾点,以此作为基础将其内涵加以分析最终解决,都需要相对全面的观察,这不仅需要了解矛盾点的正面,还需要了解其反面,不仅关注其发展现状,还需要不断了解其未来趋势,不仅观察其主流方向,还需要了解其支流动态,从根本上看到两者的不同和相同。
重点论则充分反映出事物矛盾点的独特性以及失衡性。其中高中政治教学课程的辩证法中的重点论,从本质上看则是在研究相对比较复杂的事物或者矛盾发展过程中,应该侧重控制其主要矛盾点,尤其是在探索事物中单独的一个矛盾点时,应该着重关注其主要结构面。加上事物发展时,其主要性质由主要矛盾中的主要结构面所决定,所以在事物建设和了解过程中,不仅需要抓住主要矛盾点,同时也需要充分了解重要矛盾点的核心因素,只有在事物以及矛盾中抓住其中心重点,才能科学的开展唯物主义辩证法相关工作和教学[1]。
教师开展与设计日常议题模式的课程活动时,首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在学科学习中所产生的问题,并且利用寻找资料模式、教师互动模式等为学生营造出自由思考和学习的环境和空间。其次,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其议题活动在安排时应该明确课程目标和具体开展线索,从而合理的安排与中心议题相关的教学内容和具体政治理论知识。最后,教师还需要充分结合不同环境和背景教学现状,合理的规划出议题方案,以此保证活动可随时灵活变动,而议题中心不变,从根本上引发学生对此的共鸣性[2]。
由于高中政治内容教学时,时事政治环节在课堂教学和后期考试中占据较大的占比,所以教师也应该时时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将政治发展动向以及社会民生事件积极引进高中政治课堂中,以此增加学生对于我国发展现状进行全面掌握。所以教师在政治课堂上应该针对性,以及目的性的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寻找实时发生的政治和社会热点,并且通过自身的整理和分析,总结出相关理解和最终观点,在课堂中与同学和教师进行有效交流,从而学生对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参与程度和理解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积极引导和启发学生在相同事件前,运用不同角度观察问题,由此学会利用横向模式和纵向模式进行问题的相互比较。比如:文化是我国重要的精神财富,需要进行继承和发扬,所以我国某市开展教育就是生活为主题的高中政治活动,整体活动以学生熟知的城市旅游博览会作为核心出发点,向学生充分展现了家长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并且以此作为基础让学生不断进行探索和了解。而举办此种活动不仅让学生将政治思想更加贴紧生活,也让学生在不断交流过程中,对家乡的历史文化产生认同感,最终产生热爱家乡,积极继承并且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情感[3]。
由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教材的单元都会搭配相关的综合实践研究课程,以此对整体单元进行知识总结和升华。所以在实际教学实践课程中,探究活动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应该重点关注探究课程的安排和总结,以此作为基础设计出有效的活动方案和整体课堂流程,引导学生真正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进行资料收集、分析、总结并且进行全面反思,而不是停留在表面内容。比如:高中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定相应的矛盾情境,让学生去理解不同时期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之间的关系,以通过实践模拟来强化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对于重点论与两点论的理解,促使学生政治素养的提升。在矛盾情境设计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一个小组为模拟的企业,各组之间关系为竞争关系,然后教师设计不同时期模拟企业的发展目标,及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矛盾、竞争矛盾、合作矛盾等。
由此可见,教学效果需要以学生作为基础,根据目前我国高中政治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只有学生学习内容与生活相关,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致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