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
(天津国能津能滨海热电有限公司,天津 300480)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力工业技术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发电厂的设施以及技术更加科学与先进。在电厂走入千家万户之后,深入地与人们的需要结合,并成为不可替代的产业。发电厂的设备类型根据功能分为一次和二次设备,如果设备产生了一些问题,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将会影响到发电厂的正常运转,造成电力供给中断,进而影响到社会的正常秩序。为了保证发电厂的长期健康生产,必须注重设备的安全性,对于存在的问题必须及时解决。电力设备的检修有助于改善设备的故障问题,进而有助于整个发电厂的稳定运行。目前,二次设备检修技术已经发展起来,但二次设备检修还存在着一定的缺点,为了保障发电厂的稳定供给,必须对电厂的二次设备的基本情况进行必要的维修,以保障二次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第一,确保发电厂电气系统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在19世纪70年代,欧洲最先进入电气时代,在这个出现了电能的时代,不论大企业还是小工厂都争先恐后地使用着电能。在最开始,发电机的发电范围还很小,一台电动机只能供应一条街甚至只能供应一栋房子的照明,这种发电的模式发电量很小,被称为“住户式”电站。然而这种小电量的“住户式”电站不能够满足越来越多大企业和工厂的需要,随着对于电能的不断需求,发电厂随之产生。发电厂在我国也有了悠久的历史,发电厂是城市光明的来源,是城市的动力。在发电厂中存在很多电气二次装备,比如故障录波器、继电保护装置等等,这些设备对整个电气系统乃至发电厂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对二次设备做好检测才能确保发电厂电气系统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第二,有利于提高发电厂生产效益。近几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经济总量居于世界第二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国家。伴随着国家的发展,对我国电力系统提出了艰巨的任务,要求我国电力系统要进行体制上的大规模改革和经营理念上的深刻转变。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于电力的需求,并且对电力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为了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企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尽量减少和缩短停电的次数和时间,甚至是不要出现停电的状况,这样才能更加持续和稳定的确保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对电力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的要求倒逼发电厂更加重视二次设备的检修,电气二次设备就是对一次设备也就是主体设备的监测和保护,因此对二次设备进行检测也是对整个发电厂电气设备的一种检测,是存在诸多好处的。对电气二次设备的检测应该秉承及时、快速、精确、随时的原则,从而提高对电气系统的监测和保护,进而也提高了发电厂的生产效益。
第三,能够增加供电的稳定性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社会是人民组成的社会,对社会发展的重视就是对人们生活环境生活状态的关注。电能是社会发展所离不开的能源,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存在,发电厂对二次设备进行检修能够保证没问题的时候监测问题,有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能够提高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也是对社会稳定发展负责任的表现。稳定、可靠的电力能源又能够源源不断的将电能传送到需要的地方,不仅都能够促进被供电处的经济发展,同样能够促进发电厂的经济效益,是一件一举两得的经济增长模式。
(一)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这种技术智能化程度高,所以经常被用来诊断非一般故障,将这种技术应用在设备运行中,其可以通过设备的某些信息判断故障点,并对故障造成的影响进行预估,对故障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如此二次设备出现的故障隐患便可被精确诊断出来。这种技术在二次检修中,主要采取BP网络诊断方式,网络控制中心会接收来自传感器传输过来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包括设备噪音、电流电压变化信息等,信息采集后,要利用傅里叶变化原理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要被录入到相关网络中,神经网络会将录入信息的频率峰值与相关故障类型对应起来,最终使二次设备所有故障都能被诊断出来。
(二)信号转变技术。这里主要指小波变换法,该种方式可以对电气信号进行转换,对故障信号进行调整,使其便于分析诊断。这种方式主要应用在多尺度环境中,所以在二次设备进行故障诊断时,维修人员还要创造这样的环境,使该种方式可以对故障突变点进行作用,采集该点信息,这些信息与设备运行状况对应,利用这些信息,可得知运行参数的改变情况。这种方式属于状态检修方式,在故障诊断中,不需要设备停工,且故障诊断结果比较准确。
(一)二次设备运行数据的采集
在二次设备状态检修前要做足前期工作,在掌握了大量的前期数据之后进行检修。在二次设备状态维修中,必须提供数据采集的有效性,目前主要的方法是提高离线采集能力。在长期的离线数据采集实践中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这种方法还需要加强一、二次设备的管理,记录和归档不同设备在运行中遇到的问题,为以后的状态维修提供文献和解决方案。同时,针对复杂的维修问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分析测试,找出解决方案。
(二)解决电磁干扰问题
电厂二次设备基本在电磁场中工作。随着电子集成技术的发展,电子器件在电力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在基于状态的维修过程中,容易受到周围电磁干扰的影响,使监测数据无法为诊断过程提供信息和数据参考,也无法为制定维修计划提供准确的信号。这些都是维护工作的难点,影响到最终的电力系统运行。因此,必须采取有关安全措施以解决电磁干扰问题。例如兼容性电磁测试可以用来对二次设备中的一些敏感元件进行单独的测试。在电力二次设备领域,必须加强对电子设备使用的限制。此外,应有效监测二次设备的工作范围。在电磁兼容测试中,任何相关的电子设备都会干扰其信号,确保信息采集的有效性。为二次设备状态维修计划的制定提供了准确的参考信息。
(一)状态检修
在二次设备状态检修过程中,必须根据二次设备运行状态的分析和诊断结果制定检修方案具体检修计划的制定需要包含检修工作的周期及内容等诸多信息。监测对象主要包含有通信、逻辑判断以及交流测量系统等,应根据检修结果合理确定二次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电力自动化技术的相关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在一次次的技术难点突破中,自诊断技术日益成熟,并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对二次设备的运行维护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在对二次设备的日常维护中,应该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比较法或验证法。与传统的设备维护模式相比,基于状态的维护模式可以通过遥感设备和控制设备实时了解电厂二次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缺陷、隐患。此外,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使维修人员能够通过远程监控设备了解现场故障信息,从而制定合理的检修方案,进一步提高设备检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二)做好二次设备防雷保护
集成电路在发电厂系统中非常重要,工作电压有严格的标准要求。如果电压值超过二次设备的公差标准,则会造成电路损坏。做好二次设备的防雷保护工作,促进发电厂防雷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设备检修人员需要采取相应的电磁屏蔽措施,减少雷电对二次设备的影响。科学的屏蔽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外部电磁辐射的引入,对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具有积极意义。
2.合理的屏蔽措施也能有效地控制某一区域的电磁波强度,对电磁波干扰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3.发电厂有关技术人员须改善及优化发电厂接地工程,并作出相关的避雷措施,尽量减少雷击对二次设备的影响,以确保二次设备的安全。
(三)回路操作中的运行检修
变电站二次设备在回路运行初期应认真核对相关工作票,工作票中应明确规定工作范围。电厂二次设备的维护还需要了解电厂一、二次设备的运行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回程条件进行了合理设置,保证循环操作的准确性。合理落实安全距离,停电的配电盘也应做好标识。
(四)做好设备的更新
相关企业需要更加重视发电厂设备的升级,明确各类设备的类型和功能。以避免二次设备不同部件使用混淆的问题导致重大事故。另外,根据变电站二次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电厂必须结合不同设备的特点对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进行管理,以保证各种系统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各变电站还需做好设备更新工作,以满足变电站的具体运行需要。
在我国的电力事业发展过程中,发电厂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发电厂的运行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着电力供应,所以我国极为重视发电厂的电气设备检修工作,通过电气设备的检修,能够及时发现电气一次设备故障,从而保证电力生产过程的质量、安全和效率,提高发电厂的电力传输效果。在发电厂的发电工作中,电气二次设备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电气二次设备的故障会影响到电力生产的过程。因此发电厂必须要对电力二次设备进行监测和检修,保证该电厂电气二次设备的运行质量和效率,促进发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