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田喜
(山西省阳泉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阳泉 045000)
前言:高职学生是有思想追赶潮流的群体,他们追崇新事物,他们在智能平台上交流。目前还没有一套完善的网络管理体系,网络上所流传的许多信息与国家提倡的主流思想相违背,以致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了影响。思政课教学最主要的意义在于通过输出有效教育影响从而教育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避免学生误入歧途。高职思政课教学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形势复杂多变,传统教学收效并不明显。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基于这样的有利条件,教师可以构建线上教学机制,以别样的形式开展思政实践课。
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先进科学技术走入了校园,以致于我们可以更多的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活动。利用当前有利条件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能够实现我们的教学目的。这一全新的教学渠道和传统渠道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学校已经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创建了教育教学平台,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完成手段的转变,利用好互联网搞好思政课的教育教学。然而,当前一部分教育工作者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新的实践探索,从整体情况来看不少教师受着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束缚,思想没有全面更新。互联网时代下,高职思政课教育教学一定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现实情况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使我们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解决问题的前提是了解问题,下面我们就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现状进行分析。
如果问影响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最大的因素是什么,那一定是教师。教师是教学任务的推动者,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塑造专业的形象,教师需要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讲解。大家知道,无论是普通本科类大学还是高职高专类大学都把思政课作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是学生必修课程之一,忽略不得。思政课是针对所有专业开设的课程,对教师的需求较大。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所招收的学生越来越多。一些学校的硬件建设已经完成,但是却忽略了师资的优良配置。高职院校专业越来越多,班级数量也越多,学校安排教师进行大班形式授课,这恰好暴露了高职院校思政师资数量紧缺的问题。教师数量不足,仅有的教师需要带很多班的课,并且课程排的满满当当,教师的压力剧增。教师一天需要上多节课,精力有限,很难将注意力放在如何提高教学水平如何提高课堂吸引力上,以致于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较差。
一直都说实践教学非常重要,要积极推动实践教学。然而,目前的实践教学有些流于形式。实践课与理论课的课时比例不合理是当前的突出问题。高职院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认识不够,教务处并未着手进行课程安排,以至于思政课实践教学课时还是比较短。另一方面,目前缺乏完善科学的教育体系作为支撑,以保障实践教学有章可循。许多高职院校也没有着手开展体系建设工作。
教师是教学的保障,教师在实际中发挥着重要引导作用。如果教师数量充足,教师队伍科学配置,并且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那么就能够将思政教育教学落到实处,学生的思想教育就不再是难题。当前最大的感触是很多院校教师队伍还比较薄弱,思政课堂教学效果较差以及对学生缺乏感染力。我们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头等重要的大事来抓,应当面向社会招收专业人才,注重进行人才素质考核。另外针对在岗教师需要组织教师进行培训,以便教师能够重新做好定位,日常教学中做好角色与职责的统一。
现在学校可以采用更多新的教学渠道。但不少学校仍然采用现实的教学方式,没有实现突破。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辩论会或者座谈会,然而学校专业多学生人数多,活动名额有限,有很多学生是无法受到教育的,思政教学效果不甚理想。高职院校可以完全构建网络教学平台,推送相应的内容。这种情况下,无时间地域限制,多媒体传送学生能够最快地获得信息。与此同时,学生还可以在平台上进行互动交流,有助于观念的改变。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发表的言论来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以便于后期制定针对性教学策略推动思政教学。
互联网具有信息覆盖面广、资源共享、有效信息便于处理等诸多优点,虚拟网络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能够完成国家政策的宣传,完成时政要闻的推送,除此以外还可以在平台上模拟辩论,能够为思政实践课开展提供有利教学条件。未来的教学必然是网络渠道的天下,教师应当加强研究,更好地发挥互联网的价值,以网络平台为依托开展教学,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