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倩倩
(临清市融媒体中心,山东 临清 252600)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对于播音主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播音主持需要将信息准确地传递给受众,当然,播音主持分为前期录制与现场播音两种,但是不管是哪一种,都需要有良好的专业性,能将语言表达准确,还需要确立自身风格,能让自身风格融入播音主持当中,形成自身独特的特点,只有让语言特色显示出来,在风格上不断创新,才能真正满足受众,完成节目要求。
毫无疑问,新媒体行业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且迅速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之下,各类信息系统的覆盖面更加广阔,信息内容也变得更为丰富。针对一名播音主持而言,想要在节目播出过程中确保节目的质量和效果,就应当重视主持语言的艺术性,将自身语言能力和语言水平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在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在节目播出过程中所采用的新闻语言应当科学、合理,并且能确保整个新闻事件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在语言表述和运用时要严格遵守新闻语言规律,进行规范化的表述,确保受众的接受程度。
播音主持语言多元化主要是对于一些广播电视配音节目来讲,这种配音主要是解说,这点也是为了能更加适应广播电视的发展。因为在各个节目当中节目的价值以及形式,所想传播的东西不同,所以节目会传递不同的意义,而观众也会根据自身的喜好去选择一类节目。比方说最近的《声临其境》这档节目就是专门邀请配音演员来参加,在选择不同的电视剧剧情或是电影、动画等剧情后,根据剧情现场进行配音演绎,而这种配音会让人们耳目一新,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档节目不仅可以让演员有一个在自身领域展示的机会,同时还让配音人的专业性与综艺性相互结合。在现场当中朱亚文完全还原了《亮剑》当中李云龙这一角色的神态、语气、情感。让人感受到了配音演员声音的带入感以及感染力。可以说,对于演员来讲,情绪、语言、语气是必备技能,但是也是播音主持的必备能力之一。只有真正感受到那种来自语言的冲击感,才能让这种多元化语言特点展示出来,也才能抓住观众的耳朵、眼睛。
时代不是一成不变,在时代改变的过程中,也会随着时代产生这一时期的语言特征。在时代的变化之下,人们的思想也开始产生改变,让社会充满时尚感,语言也充斥了时尚感,主持人的风格以及节目当中的语言都会让这种时尚感体现出来。如果在时尚感的前提下让语言更具备亲和力以及感染性,那么也会让观众对于这类节目的兴趣提升。在如今网络化的条件下,一些网络用语也在影响着主持人的思维,主持人选择合适的网络词汇会让主持人更为接地气,也能传播更多有用、有价值的思想。这样不仅能改善受众的需求,也能让节目变得更为有水准、有格调,也能更加吸引观众注意。
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在新媒体的语境下播音主持工作还具备包容和开放性本质特征。播音主持工作人员需要能够适应各种社会环境,对于受众的各种需求都加以了解,并通过自身的工作和专业技术能力来实现对这些需求的满足。为了达成这样的目的,我们播音主持工作的专业人员一定要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听众多种多样且在不断变化的复杂需求。
在新媒体时代下,播音主持人员必须要积极转变自身的观念,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立足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了解受众的兴趣爱好,根据受众的需求对节目形式、节目内容进行创新,与受众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模式,积极听取受众对广播电视节目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并进行及时的改善优化,从而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收听率、收视率与影响力。同时,作为一名合格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在工作时,应根据节目内容及时进行自我调整,并对内容进行分析与整理,完成播音或主持后,播音员主持人也要对节目内容进行及时的反馈,从而丰富自己的播音主持经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为了使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行业更加符合新媒体时代的要求,播音主持人员必须要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圈,积极加入到节目的制作过程当中,提高播音主持人员的主创意识;同时在节目风格允许的条件下,适当的调整自己的播音主持风格,确保能够在舆论导向、政治立场正确的情况下,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进行丰富与补充,从而对广播电视节目播音主持艺术进行创新与优化。
结束语: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性的提升之路可谓是“任重而道远”。播音主持工作者们必须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力求让自身语言应用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寻找到更为科学化、合理化的语言艺术表达方式和策略,力争为现代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