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宗旺
山东起凤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000
当前大多数建筑工程项目都是采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了促进建筑行业更好的发展,我们一定要熟悉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并明确施工中的质量控制重、难点,结合当前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来优化施工技术。众所周知,框架结构是由钢筋混凝土构件组成的,在施工中主要是控制钢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为了发挥框架结构良好的力学性能,要重点控制好钢筋工程、模板工程和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具体到各个项目中,要加强质量管理,提升施工水平。对于一些大型的建筑工程项目,涉及大体积混凝土和高支模施工技术,更是要合理的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在施工中按照已经审查通过的方案指导施工,确保施工中的安全性,同时能有效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1]。
在建筑工程项目主体工程施工阶段,首先要做的就是测量放线,一般的框架结构底板都是筏板基础,剪力墙和框架柱都是在筏板钢筋上定位。在施工底板混凝土之前,要将框架柱钢筋和剪力墙钢筋插入到底板中,这就需要测量人员结合底板的平面图做好测量工作,对框架柱和剪力墙进行准确定位。同时要仔细识图,确保框架柱和剪力墙钢筋的数量和型号符合设计要求。为了保证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在放线完成后,要及时进行复核,主要复核每一个柱子的尺寸和位置,检查异形剪力墙的尺寸和定位,做好这些工作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
作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重要环节,钢筋施工的质量对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及整体强度有着较大的影响,需要熟悉掌握钢筋加工、钢筋绑扎等施工要点。从钢筋加工这一方面来讲,在进行钢筋加工的时候,必须及时处理钢筋表面的锈迹,若是钢筋表面的生锈情况较为严重,需要对其进行更换处理。在进行钢筋调直的时候,可以采用卷扬机等设备进行处理,以冷拉的方法进行钢筋调直,使钢筋的平直度达到要求。从钢筋绑扎这一方面来讲,需要充分掌握施工图纸的相关要求,对钢筋的间距、直径、根数、位置、型号等等进行检查,避免出现钢筋绑扎错误的情况[3]。
首先,需要构建模板施工系统。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施工中,应充分认识到模板施工对后续施工的影响,确保模板安装的平整性及稳定性达到要求。一般在进行模板施工的时候,都是采用底模和柱模等较为常见的施工类型,在构建模型施工系统之后,做好脚手架的安装,并控制好模板的顶层高度及设计高度。同时,需要对脚手架的受力面积进行控制,通过强夯法来提高脚手架的稳固性,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得到保障。在完成侧模、立模、底模等工程施工任务之后,做好后续的质量检验工作,确认钢筋混凝土施工模板的平整性及稳定性是否达到要求,从而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顺利进行[2]。其次,需要做好模板拆除工作。模板拆除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对模板拆除的时间、顺序和相关的保护措施进行合理设置,从而保证模板拆除的顺利完成,避免混凝土结构受到破坏。为保证模板拆除的顺利进行,需要充分掌握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和施工温度,解决模板与混凝土表面存在的粘结问题[2]。
在完成混凝土配制工作之后,需要做好混凝土施工,其主要包括了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混凝土养护等等。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时候,需要充分掌握以下几点要求。①对混凝土振捣的速度进行控制,防止出现混凝土内部空隙等问题。②将行列式或交错式的次序移动方法合理运用到混凝土振捣中,不能同时对两种方法进行使用,减少因施工混乱造成的混凝土漏振情况。③对混凝土振捣的时间进行控制,防止出现水泥浆与砂之间的分离,从而保证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施工质量。在进行混凝土养护的时候,需要对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差进行控制,采用浇水、覆盖等方法对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度进行调节,从而降低混凝土裂缝的发生率,使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得到保障[3]。
在进行后浇带施工的时候,需要做到合理选择混凝土材料,尽量采用膨胀性小、无收缩的混凝土材料。由于后浇带施工对工程施工环境有着一定的要求,需要对建筑结构缝隙中的积水及杂物进行清理,为后浇带构建较为湿润的施工环境。对于后浇带施工位置的选择,可以在构件受力较低的位置进行后浇带施工。在完成后浇带施工之后,需要做好后浇带的养护管理工作,对现场的积水和杂物进行清理,将挡水板设置在底板结构的两侧,充分发挥挡水板对施工积水的拦截作用,避免施工积水进入后浇带。在处理好施工缝之后,需要采用铁片盖封的方法对上方结构进行处理,采取一些合理的措施对预留后浇带进行保护,从而保证后浇带施工的整体质量。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逐渐提高,而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需要做好这一结构的质量控制,熟悉掌握各种施工技术的要点,重视对各种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合理运用,从而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能,使其能够满足我国建筑使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