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晖 王霞 郭崔风
青岛平度市市政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700
(1)提高路基路面抗压性和安全性。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员的流动以及物资的运输对道路建设的压力越来越大。交通工程的建设主需要考虑到交通运输的通畅性,提高交通的运输效率。当今社会物流行业快速发展、人口流速的增快,都对道路路面的抗压性做出了更高要求。此外,某些运输行业超载现象普遍,对路基路面产生的压强增大。近些年交通工程施工技术事故频繁发生,道路塌陷、桥梁坍塌等各种形式的破坏屡见不鲜。交通运输行业的违规问题,一时之间还不能得到完全的解决,为了不影响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提高路基路面的抗压性是对交通工程建设的客观要求。压实技术对路面的抗压能力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压实越好,路面路基的抗压性越强,进而也提高了交通工程的安全性,保护了生命财产安全。
(2)提高路基路面耐久性。交通建设是社会建设过程中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大量资源支持。尤其是路基路面的修整,往往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由于交通工程实施的地区客观环境错综复杂,路基路面使用材料也有所差异,导致路基路面最终的质量也参差不齐。所以为了降低交通工程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这就需要路基路面必须足够耐用,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压实施工技术对路基的稳定及路面的紧实程度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压实技术能够有效将路基路面结合,减少地表渗水、路面龟裂,保证路面平整和稳定。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影响下,道路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是必然要求。路面压实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包含新型填充材料和施工设备的使用,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有利于节约人力物力,从而维护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1)施工人员专业度不够。目前的交通工程中,很多施工方为了方便,减少压实遍数,路基边缘也经常有漏压的现象,这就造成了路基压实不足。由于操作不专业,碾压不均匀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导致最后路面不平整,部分容易损坏。由于施工人员的检测和记录错误,路基过压的情况也经常存在。虽然路基过压不像压实不足会对工程造成严重的损害,但也额外消耗了人力物力,浪费了资源。
(2)压实设备的不合格。在压实实施过程中,很多时候忽视了压实设备的专业性和准确性。比如压路机如果自身重量达不到,在路基路面压实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偏差,也大降低压实效果。压实机具碾压不到路基边缘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设备的检查和更新非常之重要
(3)对土壤处理不正确。除了压实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路基土壤的处理问题依然存在。由于各地区土质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土壤的含水量也大不相同。一味地省略对土壤的辨别和处理过程,极易造成弹簧现象。尤其是针对多种土壤混杂的情况,忽视地基土壤的处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填料的选择对路基和路面的粘合和巩固具有高程度的影响。含水量过大(大于5%)、颗粒过大(大于8%)的材料都不适合作为路基路面的填料。并且由于土质和环境的,每个地区的交通工程路基路面的填料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劣质和不符合标准的材料往往容易导致路基路面的压实不够,减少其使用寿命。这不仅消耗资源,建设过程中的垃圾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我国路基路面压实技术的检测有两种使用较为广泛,就是钻芯法和灌砂法。钻芯法在沥青混合料路面检测中较为常见,但是取样和检测耗时。灌砂法虽然使用简便,也具有道路检测种类的局限性。如今的交通工程施工中,有的过程采用着人为检测的方法。人为检测相对于机械检测而言,误差较大。而机械检测的局限性也逐渐显现出来,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从前的检测方式会逐渐跟不上交通工程建设的发展。
社会各方面现代化发展的条件下,交通工程更加复杂化,路基路面的修整困难也有所提高。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是交通工程建设的关键,因此压实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逐渐提高,必须保证施工人员对压实技术各方面高度熟悉。这不仅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还要拥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交通工程的路基路面压实工作关乎着工程的安全性,工作人员更需要有较强的责任意识。
为了保证压实施工的精准与科学,对路基路面压实材料的选控不仅要符合规定的标准,还要注意土壤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另外,注意更新换代落后的施工设备,在压实过程中,选择质量较大的压路机。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大数据也应用到工程建设领域。因此,紧跟时代的步伐,采用数字化施工是必然趋势。数字化施工的普及可以24小时检测施工动态,发现问题,有助于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压实施工的精准性。
为了保证路基路面压实技术的正常有序实施,需要建立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制度,保证各项工作高质量有效地进行。同时,为防止偷工减料以及应付差事的状况发生,对整个施工的监督必不可少。
综上所述,路基路面压实技术的科学使用,会促进交通工程建设的发展,也伴随着问题的显现。随着技术的成熟,这些问题会逐渐在实践中得到解决,从而将交通工程建设推向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