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凡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战火纷飞的春秋战国时期诞生的《孙子兵法》,其军事战略思想被誉为兵法盛典,对我国古代战争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作用[1]。当今体坛的竞技赛事日益激烈,竞赛的内涵和形式也在不断革新,与过去单纯强调身体机能范畴相比,如今的体育竞赛更注重技战术与竞技谋略的有机结合。跆拳道项目作为竞技体育的组成部分,这项激烈的搏击对抗性运动要求运动员既要储备充分的体能和扎实的技术基础,又要具备灵活广泛的战术战略思想;而对于教练员来说,无论从运动员的选材、管理、赛前训练及临场指挥方面都需要智慧的运用谋略。所以现代跆拳道比赛表现出与战争相类似的战术战略思想模式。而蕴藏丰富战略思想的《孙子兵法》正是当今跆拳道运动训练、比赛值得借鉴的重要路径。本文对《孙子兵法》的博弈策略在跆拳道运动中的应用展开相关研究,以期为跆拳道项目的科学发展提出有效建议。
《孙子兵法》诞生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此时的中国战乱频繁,各国为了保护自己和征服敌人,强军应战的同时积极运用智慧和谋略来获取战争的胜利[2]。此兵法对中国古代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人们奉为兵法之祖。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深邃富瞻,逻辑缜密严谨。跆拳道运动的攻防理论正是在《孙子兵法》博弈策略中得到了启示。跆拳道的比赛的特点不仅需要强健的体魄和顽强的意志品质,更需要运动员具有灵活运用技战术的头脑和教练员运筹帷幄的战略部署。以上特点可以看出两者本质上有密切的联系,排除方法上、表现形式等方面的差异,兵法中的博弈思想同样适用于指导跆拳道比赛、教练员的选择、赛前分析和比赛中的战术运用的过程。
《孙子兵法——计篇》指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3]而教练员正是竞技体育中的“将”,担负着赛前训练、赛中指挥、运动员管理、技战术制定等重要责任。所以,兵法中的战略思想对于教练员的执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竞技跆拳道的比赛是智慧的博弈。一名合格的教练员应该能够准确地把握项目的发展动态并全面深入地了解分析相关专业知识[4]。因此“智”是对跆拳道教练员的第一要求;教练员要像信任自己的孩子一样去信任运动员,并且自身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只有做到“信”,运动员才能充分信任教练;“仁”则要求教练员不能只是一味地指责,使运动员产生逆反状态,得到队员的尊敬才能增强团队凝聚力;狭路相逢“勇”者胜,教练员在执教过程中必须表现出勇敢坚毅的大将风度,这样才能培养运动员勇往直前、无惧无畏的顽强作风;教练员的“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的严,拥有严谨的工作态度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关键;二是对运动员严格,无规矩不成方圆,促使运动员养成良好的训练、比赛习惯。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孙子兵法》中的重要战略思想,在跆拳道比赛中所谓知己则需要运动员对自己的竞技状态有全面的了解,仔细分析个人所擅长的技战术,保证在比赛中做到扬长避短;制定合适的比赛策略,做好充分的赛前准备是取得比赛的关键所在;而知彼就是针对对手做好充分的赛前分析和比赛预案。首先要了解和掌握对手的情况,包括对方所擅长的技战术,通过比赛录像和现场观察分析对手的优缺点以及制定克制对手发挥的有效方案。
2.4.1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一名优秀的运动员需要善于在“静”中寻找和捕捉良好的进攻时机。赛场如战场,对手一旦在慌乱的进攻中暴露出弱点便要准确把握战机准确而快速的进攻给对方以致命一击[5]。现代跆拳道比赛中,双方运动员在比赛开始时往往都是以静制动,更多的是观察和试探对手,不会轻易出击,但是某一方如果突然漏出破绽就会遭到快速猛烈的攻击。所以,在平时的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要更多地培养运动员把握机会的能力和对战机捕捉的速度[6]。
2.4.2 攻守兼备,游刃有余
跆拳道运动是典型的搏击类运动,在比赛中更多的是攻守之间的变化运用,所以要求运动员必须做到攻守兼备。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进攻而忽略了防守,就会造成体力提前透支和将自己的弱点过多过早地暴露给对方,对手一旦抓住机会便会予以重击,轻则丢分,重则被击倒从而丧失继续比赛的能力;如果一味地追求防守,整场比赛就会被对手压制,失去反击的时机,在士气上会受到极大打击。所以,在比赛中必须通过科学有效的攻守转换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技战术。
2.4.3 兵须用诈,兵不厌诈
跆拳道运动中技战术运用的巧妙之处正是“兵不厌诈”,对于诡道之术的变幻莫测表现的更是淋漓尽致[7]。在比赛过程中,实力相当的运动员在体能和技能比拼的同时也在迷惑和施以诡道之术。虚实腿法相结合,试探动作佯装攻击对手头部,实则目标是对手的腹部;假动作的运用也非常多见,利用身体任何部位做出进攻前的动作,使对手忙于防守或迎击,从而失去重心并暴露出防守破绽;还有很多运动员在比赛中故意暴露防守空当引诱对手盲目进攻,当对手落入圈套时实施有效攻击。
2.5.1 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作战的方式方法不过“奇”、“正”两种,“奇”通常泛指战争时所采用出其不意的非常规作战方式;而“正”则是常规的作战方法。“奇”和“正”之间的变幻莫测,是兵法中一直追崇的重中之重,历代军事家无不把奇正之变当成不可穷尽的军事战术。跆拳道比赛中的奇正之变也是教练员和运动员常用的战术之一。在跆拳道比赛中经常遇到对手水平明显高于自己的情况,但是以弱胜强的比赛也屡见不鲜。善于运用奇、正之战术是以弱胜强的关键所在。例如在比赛时故意暴露自身的防守空当引诱对手进攻使对手盲目攻击就会造成对手技战术发挥的失误,从而获得更好的防守反击机会,实现反败为胜的目的。反之,一味地使用蛮力进攻,不善于使用奇正、虚实变换的战术,造成的后果便是过度的消耗体能和失去获胜的信心,那么夺取胜利的机会就微乎其微。
2.5.2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
在跆拳道比赛中需要配合兵法中“诡道”这个核心主旨,并不是对手“不守”的部位,我们才要去攻击;而是我们要通过“诡道”去调动对手,使其进入自己的战术节奏,主动暴露出防守弱点,所以要利用心理、信息战术,使对手无法有效防守或者不得不放弃守势。在比赛过程中,敌我双方的策略都是根据实际情况“流动”的,对方的防守行为会影响我方攻击点的选择;可我方攻击点的选择同样会影响敌方防守力量的配置。战场是动态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外在行为,使得对手判断失误出现防守漏洞、甚至打消防守的念头,从而使得比赛的平衡向有利于我方的方向倾斜。这种行为,实质上就是一种攻击;攻击目标不是“攻城略地”,而是改变敌方战略部署,破坏其守势。
综上所述,《孙子兵法》在指导战争过程中的博弈理论思想与跆拳道比赛的竞技形式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所以兵法中的战略思想几乎都可以作为跆拳道比赛的技战术制定的基本原则。教练员在执教过程中只有坚守智、信、仁、勇、严的原则才能履行好赛前训练、赛中指挥、运动员管理、技战术制定等重要职责;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而在临场比赛时,运动员和教练员都应该灵活运用战术,将兵法中的博弈策略有机结合到比赛过程中。
每一名优秀的运动员都想站上最高领奖台,而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是每天坚持不懈的刻苦训练,训练是积累的过程。在平时的训练、比赛中更需要有深刻的理论战术思想作为指导,孙子兵法思想融合了中国千年文化的精华,绝非一朝一夕能够熟练运用,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万不可操之过急,只有认真研读其中的深刻思想,取其对指导跆拳道获胜有帮助的策略,在实际的训练和比赛中慢慢积累,融会贯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策略,必将取得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