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怀茂学区 薛晓娟
前不久,听完送教老师的两节课,我对其中一个细节感触很深:两位老师都是蹲下来交流倾听孩子回答问题。这样,老师与孩子在同一高度,不仅彼此平视,而且老师脸上淡淡的微笑加上眼神中充满了鼓励……“蹲下”看起来是个很简单的动作,却体现了老师对孩子的尊重和关爱,这种充满爱的细节不仅感染了孩子,也感染了我。
浩然是我们中班有名的“小淘气”,不光自己好动,还总是打扰别的小朋友。孩子们常常告他的状,令我和班主任刘老师很头疼,但一直没找到好办法纠正他的行为。
昨天,刘老师正在组织集体活动,浩然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想撒尿。”还没等刘老师回答,他撒腿就跑了出去。几分钟后,小班老师来到活动室告诉我,浩然在活动场玩转转椅。我从窗户里往外一望,可不是嘛!刘老师一听,气不打一处来,拉开窗户大喊到:“浩然干嘛呢,还不快回来?”浩然往刘老师这边看了看,没有立即停下,索性又转了两圈,转椅还没停稳,他却从上面扑腾一下跳下来,还打了个趔趄向活动室跑来。回来后,浩然左右乱窜,一个蹦子就蹦到了椅子上。刘老师让他站起来,他撇着嘴,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看到浩然与刘老师的对抗情绪,我走到浩然的面前蹲下来,看着着他的眼睛,拉着他的小手,温和地说:“浩然,瞧,老师和你一样高了!也和你一样在听刘老师上课,没有乱跑,你说老师是不是好孩子呀?”浩然抬起头来看着我的眼睛。我继续说:“浩然,你是个懂事的孩子,刘老师很担心你。你看如果没有老师的保护,万一摔伤了怎么办?”浩然见我一直蹲着温和地跟他说话,放松下来,点了点头。我也点点头说:“浩然是个好孩子,以后只有老师带着陪着,咱才能出去玩,知道吗?”他赶紧说:“行。”
从那以后,浩然有了很大的转变,上课时听话了许多,偶尔也犯小错误,但一看到我温和的目光,他便立即坐好。出去玩的时候,他能按规矩排队了;活动时,他也特别喜欢和我在一起,一有时间就凑到我跟前跟我说话,邀请我和他做游戏。从他那带着稚气的脸上,我看得出他的内心充满了喜悦和自信。
物理学上有一个现象:当一根管子的两边高度差不多时,水才有可能在管道里来回流动;如果一边高,一边低,水就只能往低的方向流动。孩子与老师相处沟通也是相同的道理。当老师蹲下来,不再高临下,与孩子平等相待,孩子才有可能感受到爱和尊重,孩子才会把他的真实想法告诉你,这也是为什么孩子喜欢把心里话对自己的小伙伴说,却不愿与老师说的原因。
美国学者威廉·哥德法勃曾经说过:“不要用命令的口气和孩子说话,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当成与自己人格平等的人,给他们以无限的关爱。”所以,我想对老师们说:蹲下来,做个小“矮”人吧!当我们蹲下来,看看孩子眼中的画面;蹲下来,用孩子的语言和他们沟通;蹲下来,和孩子对视的那一刻,我们和孩子的心就紧紧地“靠”在了一起;如果心近了,我想,我们的教育离成功就不远了。
教育感言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没有爱就不能为师。对于教师来说,爱心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保持宽容心态,善待每一个孩子,千方百计地去保护孩子们最为宝贵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尤其重要。少一点急躁,多一点耐心;少一点冷落,多一点疏导;
少一点斥责,多一点呵护,用“润物细无声”的温暖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明艳的天空,在宽容与和谐中去感受属于老师的那一份独特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