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跃磊,李敏杰,徐军伟,郭燕燕(.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河南 郑州 4570;.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6;.河南省新密市中医院,河南 新密 4570)
门诊药房为综合性科室,是反映医疗单位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药房管理质量可对就医及临床用药质量产生影响,可贯穿于工作流程各个环节[1-2]。发药差错是影响用药安全的重要因素,易造成医患纠纷,需应对门诊药房实施制度化管理,提高用药有效性与可靠性,提升医疗单位药品服务质量[3]。药房在常规管理下完成日常标准流程仅通过药房工作人员发放药物给护理人员,由医护人员发放给患者,药房对于后续患者服药情况是否存在错误并不了解,因此可能发生发放错误,服用错误等情况,进而产生护患矛盾。追溯性闭环管理体系通过完整的院内药品基础数据库,通过电子设施追踪及管理,进而可降低药物发放差错率,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我院于2020年1月-2020年6月执行追溯性闭环管理体系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19年12月执行追溯性闭环管理体系前568例住院患者列为对照组,再选取2020年1月-2020年6月执行追溯性闭环管理体系568例住院患者列为观察组,在实施追溯性闭环管理体系前后(2019年6月-2020年6月)工作人员无变动,均由18名成员完成日常工作,其中男3名,女15名;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30.21±5.54)岁;工作年限3-16年,平均工作年限(9.86±3.61)年;职称:初级职称5名,中级职称10名,高级职称3名。观察组中女患者251例,男患者317例,年龄24-63岁,平均年龄(43.52±5.11)岁;体质量指数18.3-26.2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2.23±1.36)kg/m2;对照组中女患者268例,男患者300例,年龄23-65岁,平均(45.23±5.30)岁;体质量指数18.5-26.4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2.33±1.41)kg/m2;两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均衡可比(P>0.05)。
1.2 选取标准 ①纳入标准: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均知情本研究,签署同意书。②排除标准:合并精神类疾病;无法配合护理工作的其他原因。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在常规管理下完成日常标准流程工作。
1.3.2 观察组 采用追溯性闭环管理体系,具体如下:(1)加强理念培训,增加工作人员自身知识,对工作人员实施安全用药理念培训,使之认识到正确发放药物的重要性,同时培训药物工作人员药物专业知识,保证其掌握常用药物外观、名称、药理作用、禁忌证、服用方法、不良反应等,对其药品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考核,确保完全通过即可上岗。(2)建立药品信息数据库:①药品说明书扫描,在院内药品基础数据库中以图片形式增加“药品说明书”模块,将医院中使用的药品说明书均录入HIS系统,同时定期维护,对说明书中内容按禁忌证、适应证、用法用量等模块进行初始化,便于工作人员在系统中可随时查询最新说明书,了解药物情况。②录入药品裸片照片,在院内药品基础数据库中以图片形式将口服药品裸片照片(胶囊剂带标志的一面及背面、片剂正反面),照片在特定带刻度白色背景拍摄,方便观察其颜色、大小、形状等信息;工作人员通过查询药品裸片照,与本药品进行比对,便于核实药物是否正确。(3)采用智能设备、信息化手段管控药品发放环节,采用自动分包机进行单剂量小包装发药,将每位患者不同时间药品独立包装在密封透明药包内,药包上有科室、住院号、床号、患者信息、药物名称、剂量、服用时间等信息,同时药品上面均有扫描二维码,便于护士发放药品时扫描和核对信息。药房工作人员与护士对接时采用二维码发药、收药,同时护士在发药时扫描患者手腕二维码及药品二维码实施匹配,匹配成功即可发药,同时系统可实时生成患者姓名、发药时间、药包条码、发药药师、发药护士,服用时间、药品名称、数量、规格、计量单位、发放状态等信息,对各个药包实施全程监控。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药物发错率,包括品项错误、发错患者、数量错误、漏发、其他。②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满意度及投诉率,护士人员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管理满意调查问卷表进行评估,共16项,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对此模式越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药物发错率 观察组药物发错率1.23%低于对照组的4.58%(P<0.05),见表1。
表1 两组药物发错率比较[n(%)]
2.2 护理人员满意度及投诉率 观察组护理人员满意度为(93.14±2.62)分,高于对照组的(84.10±3.36)分,观察组投诉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2.29%,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住院药房为医疗单位服务水平的重要窗口,是提供药物治疗,保证用药安全的重要科室。随患者对医疗单位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完善药房管理,提高药学服务质量已成为医疗单位重点关注问题[4-5]。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药房发错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是提高药学服务质量的关键。
药房常规工作流程通过药房工作人员将药物分发至护理工作人员,并做好记录,后续并无太多干预措施确保药物使用正确,因此可能造成药物分发出错,产生不良后果。而追溯性闭环管理体系通过建立完整的药品基础数据库,优化发药流程,再通过系统追溯到患者服药情况,更能确保用药安全性[6-7]。本研究采用追溯性闭环管理体系应用于我院住院药房口服药品管理中发现,观察组药物发错率1.23%低于对照组4.58%(P<0.05),可见追溯性闭环管理体系应用于我院住院药房口服药品管理中可有效降低药品发错率。追溯性闭环管理体系采用药品二维码标识和单独包装药物,便于药房工作人员准确将药物分发给护理工作人员,同时护理人员利用药物及患者手腕二维码进行核对发放药物,匹配成功才可使用药物,大大降低药物分发失误率,同时在药物使用后,系统可实时生成患者姓名、发药时间、药包条码、发药药师、发药护士,服用时间、药品名称、数量、规格、计量单位、发放状态等信息,可对各个药包实施全程监控,进而提高监管质量。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护理人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追溯性闭环管理体系应用于我院住院药房口服药品管理中可有效降低药品投诉率,提高护理人员满意度。分析原因在于采用追溯性闭环管理体系大大降低药物发放出错率,可有效减少护患矛盾,进而有助于增加医护人员与药房工作人员关系,故对该模式满意度较高[8-10]。
综上所述,追溯性闭环管理体系应用于我院住院药房口服药品管理中可有效降低药品发错率、投诉率,提高护理人员满意度,值得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