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疗法是1976年由北京中医药大学针刀医学中心主任朱汉章教授开创的,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吸收现代西医及自然科学成果,再加以创造而成的医学新学科,1984年通过鉴定,标志着‘针刀疗法的正式诞生。”8月17日,山西省针刀医学会秘书长白栋波对记者说。
“针刀疗法”究竟是一种什么治疗方法?它是将中医的针刺疗法和现代西医的手术疗法有机结合的一种“简、便、验、廉”的方法。其刀型像针,仅0.4~1.0毫米直径,可以微创、安全到达病灶部位,对粘连、钙化、挛缩、僵硬、增生的组织进行松解、切割、剥离。可以说它是一种不开刀的闭合性手术疗法,具有见效快、痛苦小、疗程短、不易复发、不留术后创痕等优点。
40多年来,针刀医学以其崭新的理论和上千万临床验案,得到了临床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广泛推崇。其在山西的推广和发展,是与前任会长成树江分不开的。在他的带领下,学会不断提高针刀治病水平,培养了众多的针刀专业技术人才。
成树江1951年10月出生,交城县人,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军旅生涯34年,从医45年。198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成树江接触了针刀医学,几次临床感受后,他迷上了这个小小的针刀。针刀疗法讲究下刀准、手法活,这就要求针刀医生要熟知人体的细微组织结构,所以要掌握解剖学。成树江白天在临床上治疗实验,晚上就加班搞深入研究,为了更准确地体会针感和针刺的效果,成树江经常以身试针,即使把双臂都扎到麻木,他也没有停止实验。就这样,他很快便掌握了针刀医学的治疗方法,练就了一手过硬的针刀操作技术,实现了从开放型手术到闭合型手术的转变,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病痛,也把原来需要几个月恢复时间的疾病提前到几天或几周,他成为朱汉章教授门下最出色的学生。
为了提高针刀操作技术水平,增强利用针刀技术更广泛地为患者服务的能力,推动山西针刀医学的发展,成树江在山西成立了海军太原门诊部。1999年2月6日,他联合多位同仁,向有关部门申请成立了山西省针刀医学会。学会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不断组织医疗专家上门为贫困患者治疗,深入医疗条件较差的山老区医院为群众做体检、做小针刀手术,向基层医务人员传授技术,给卫校学生讲针刀医学课。
工作有声有色,疗效更是关键。针刀医学在学会的交流推广下逐渐被人们所认可,有很多患者千里迢迢慕名找到成树江看病。20多年间,学会采用朱氏针刀医学疗法诊治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多类顽疾3万余人次。学会还积极参加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免费为群众治疑难病和做针刀手术。据不完全统计,学会为群众免收针刀手术费多达20万多元。
针刀医学会的同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见证着针刀医学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成长发展过程。随着针刀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学会充分利用自身科研技术人才优势,除了在国内开展针刀医学交流,造福更多患者,还积极“走出去”,造福更多世界患者。
近年来,针刀会员在学会的组织下,带着小小针刀,应邀出访了联合国总部、世界卫生组织、美国、俄罗斯、德国、澳大利亚、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朝鲜等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讲学、国际会议主题发言和临床施教、现场演示,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和赞誉。
2003年9月6日,是针刀医学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一天。就在这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30多位领导、中科院院士、医学专家召开“针刀疗法听证鉴定会”,正式将“针刀疗法”确定为“针刀医学”,并作为国家新兴学科在国内外推广应用。
作为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疑难病症之一,慢性软组织损伤所致的颈、肩、腰、腿痛缺乏疗效巩固的治疗方法,目前仍是世界医学界的攻关难题。针刀医学作为我国独创、世界首创并具有重大创新意义的新型医学学科,具有理论新颖、技术领先、方法简便、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副作用和后遗症的特点和优点,正是解决这个课题的独特有效的方法。
学会经过多年国内外针刀医学学术交流和推广,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为了提高针刀医学学术交流水平,山西省针刀医学会协助朱汉章教授成立了“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召开了十余次全国针刀医学学术交流大会、四届国际针刀医学学术交流大会、六个国家级针刀科研鉴定会,并组织针刀医学大专、本科教材编写等工作。学会独特新颖的观点和建议响彻在众多国际医学学术交流大会的会场,而针刀医学的原理和应用也在学会的交流推广下,被世界各国的专家、患者所了解和接受。
在学会成立20年间,无论是国內学者还是国外专家,即使是乡村医生来学会交流学习,学会的专家们都从不吝啬医学的传播。学会的领导们配合协助朱汉章教授不仅为国内培训了10万余名的针刀医学人才,还为五湖四海培养了5000多名不同国籍的学生。
2019年10月18日,第五届山西省针刀医学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班子,荆继存当选为会长。荆继存从医20余年,擅长治疗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研究脊柱相关疾病18余年,尤其擅长运用针刀、一指刀手法、中医微创和肌筋膜手法等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脊柱相关性疾病及骨关节性疾病,并潜心研究青少年脊柱健康问题多年。
学会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之时,正当全国上下开展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役,学会义不容辞地组织起医疗专家加入到这场伟大的攻坚战役中。从2019年至今,学会不断组织医疗专家赴基层帮扶,先后多次在太原市尖草坪区、阳曲县等全省基层医院开展义诊活动。今年3月以来,根据学会年度工作安排,学会组织针刀方面的专家——原山西省人民医院主任针灸师、山西省针刀医学会副秘书长刘改荣,赴运城市垣曲县中条山集团医院康复科开展3个月的医疗对口帮扶。“基层医院康复科业务开展相对局限,因此一部分县医院这个科室的建设相对滞后。这家医院的康复科环境简陋,医疗设施配置简易,总共才有4位医疗工作人员,每天接诊量不高,难以维持科室开销。”刘改荣介绍了基层医院康复科发展滞后的现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