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工艺对近α钛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2021-09-27 04:43:06孙瑞琦王伟龙崔文芳
材料与冶金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针状马氏体时效

孙 鹏,孙瑞琦,王伟龙,崔文芳

(东北大学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沈阳110819;2.材料各向异性与织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沈阳110819)

近α钛合金具有密度低、耐蚀性好、无磁、透声等优良特性,以及比强度高、良好的焊接性和热稳定性、较高的蠕变强度和高温瞬时强度等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成为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战略材料,广泛应用于舰船设备制造,在提高舰船机动性的同时可以确保其可靠性和安全性[1-4].

热处理工艺对近α钛合金组织与性能影响显著,热处理参数的变化可以影响α相、β相及次生α相的形态、尺寸和体积分数[5].固溶和时效是钛合金主要的热处理强化方式,固溶后的冷却过程中形成亚稳相,通过后期时效过程亚稳相分解析出次生α相,结合改变等轴初生α相的分布和体积分数达到强韧化的目的[6-7].针对固溶和时效对钛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周烨等[8]研究表明TA19合金α′相时效析出α相的尺寸受时效温度的影响较大,合金经960℃固溶2 h后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抗拉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当合金经960℃固溶2 h,590℃时效8 h后,抗拉强度1 240 MPa,伸长率10.9%;陶欢等[9]研究表明TA10合金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初生α相含量减少,亚稳相含量增多,合金的强度升高,当合金经800℃固溶30 min,500℃时效2 h后,屈服强度377 MPa,抗拉强度510 MPa,伸长率26.7%,强度和塑性达到良好匹配;冀宣名等[10]研究表明TA12合金的强度随固溶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时效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由此可见,固溶时效工艺参数对钛合金影响显著,而其对新型Ti-5Al-2Nb-2Zr-1.5Mo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尚未见报道,因此需要根据实际合金的特点开展深入研究.

Ti-5Al-2Nb-2Zr-1.5Mo合金是在Ti80合金基础上设计的一种中等强度舰船用近α钛合金,为深入挖掘该材料潜在性能,本文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制度,研究固溶和时效温度对其显微组织和硬度的影响,测试合金的室温拉伸性能,旨在优化热处理工艺,为改善钛合金的力学性能提供依据.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实验合金铸锭采用3次真空自耗电弧熔炼、铸锭经β单相区开坯、α+β两相区终锻和热轧等工序制成厚度为7 mm的板材,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通过差式扫描量热法并结合金相法测定其α+β→β相转变温度为(980±10)℃.图1为热轧态实验合金RD-TD横截面显微组织,由图可知,组织由等轴和长条状的初生α相和片层间少量的β转变组织组成.

表1 Ti-5Al-2Nb-2Zr-1.5Mo合金铸锭化学成分(质量分数)Table 1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i-5Al-2Nb-2Zr-1.5Mo alloy ingot(mass fraction) %

图1 Ti-5Al-2Nb-2Zr-1.5Mo合金原始显微组织Fig.1 The as-received microstructure of Ti-5Al-2Nb-2Zr-1.5Mo alloy

将热轧态实验合金板材切割成小样品,首先在880,920和960℃保温1 h后水冷进行固溶处理,然后选择960℃/1 h/水冷的样品在400,500和600℃保温4 h进行时效处理.热处理后的试样采用OLYMPUS GX71型光学显微镜进行显微组织形貌分析,试样腐蚀剂比例为V(HF)∶V(HNO3)∶V(H2O)=1∶3∶6.采用SMARTLAB型X射线衍射仪(Cu靶)进行物相结构分析,扫描速度为5°/min.采用JSM-6510A型钨灯丝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JEM-2100型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进行精细组织形貌分析.采用401MVDTM型数显显微维氏硬度计进行硬度检测,载荷为200 g,保压时间为10 s.对固溶时效后的样品采用AG-Xplus250KN型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室温拉伸性能测试,恒定拉伸速率为1 mm/min,标距为20 mm.

2 实验结果及讨论

2.1 固溶温度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图2为实验合金经固溶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图.由图可知,当固溶温度为880℃时,初生α相合并长大,形成细小的再结晶等轴α相,尺寸约为1μm.当固溶温度为920℃时,等轴α相长大,尺寸约为2~3μm.当固溶温度为960℃时,等轴α相进一步长大,尺寸约为4~5μm,由于温度接近β转变温度,β相体积分数增多,在固溶后的快速冷却过程中出现α′马氏体相和β转变组织.

图2 经固溶处理的Ti-5Al-2Nb-2Zr-1.5Mo合金显微组织Fig.2 Microstructure of Ti-5Al-2Nb-2Zr-1.5Mo alloys solution treated

图3为实验合金经960℃固溶处理后的XRD图谱图.由图可知,只存在α相的衍射峰,说明近α钛合金在接近相变点的温度固溶处理,β相以切变的方式转变为六方马氏体α′相,而α′相与α相的衍射峰几乎完全重合,故XRD图谱上只能观察到α相的衍射峰.

图3 经960℃固溶处理的Ti-5Al-2Nb-2Zr-1.5Mo合金的XRD图谱Fig.3 XRD pattern of Ti-5Al-2Nb-2Zr-1.5Mo alloy solution treated at 960℃

图4为实验合金经960℃固溶处理后的SEM和TEM显微组织图.由图可知,亚稳相中可以看到针状马氏体α′相,Ti-5Al-2Nb-2Zr-1.5Mo合金元素含量较少.在透射电镜下,六方马氏体α′相呈现板条状形貌,包含有密集的位错.钛合金中马氏体转变是一种切变相变,在转变时,亚稳相中的原子作集体的有规律的近程迁移,迁移距离较大时,形成六方结构α′相;迁移距离较小时,形成斜方结构α″相.实验合金固溶处理后,亚稳相析出α相的过程来不及进行,且合金含β相稳定元素含量较少,晶格的转变阻力较小,原子位移较大,点阵改组能够进行到底,在冷却过程中通过非扩散切变得到六方结构α′相.

图4 经960℃固溶处理的样品显微组织形貌Fig.4 Microstructure of specimen solution treated at 960℃

经测定实验合金固溶处理后试样的显微硬度可知,随着固溶温度从880℃升高至960℃,维氏硬度从254上升到299.进一步证明了固溶温度越高,固溶度越大,保留到室温时相的过饱和程度也就越大,而马氏体α′相的硬度高于初生α相,固溶温度越高形成的α′相越多,导致材料硬度的提高[11].

2.2 时效温度对显微组织和硬度的影响

上述实验表明:固溶温度越接近α+β相变点,由高温β相转变的α和α′相含量越多,时效过程中可转变的次生α相数量越多,故选用960℃固溶温度进行后续研究.图5为实验合金固溶处理后经过不同温度时效的SEM显微组织图.由图可知,初生α相的体积分数和形态基本相同,但是亚稳相时效后分解的程度呈现明显的区别.在400℃时效时,亚稳相与时效前相比几乎没有变化,只能看到亚稳相中有少量针状α相的存在;在500℃时效时,亚稳相的衬度发生变化,在其内部可以看到针状和片层状的次生α相,说明此时合金元素扩散加剧,部分α′相已开始分解,析出次生α相;在600℃时效时,可以清楚地看到亚稳相已经被彻底分割,α′相转变成次生α相和β相,同时,次生α相发生了聚集长大.

图5 经时效处理的Ti-5Al-2Nb-2Zr-1.5Mo合金SEM显微组织Fig.5 SEM images of the aged Ti-5Al-2Nb-2Zr-1.5Mo alloy

图6为实验合金固溶处理后经不同温度时效后的TEM组织图.在400℃时效后可以看到板条状α相和次生α相,其中板条状α相的宽度约为200 nm.在500℃时效后可以看到α相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宽度约为300~400 nm的片层状α相,另一种是宽度在100 nm以下细小针状α相,且相互平行的α片层内含有一定数量的位错,可以同时发现分布在α相板条之间和板条内部的次生α相.当这种组织结构发生塑性变形时,大量次生α片层界面和原有位错能强烈阻碍新生位错的滑移,由此提高合金硬度和强度.而在600℃时效后可以发现片层间针状α相的尺寸明显增大,在较高的时效温度下,析出的次生α相会聚集长大,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会有一定下降[12-13].

图6 经时效处理的Ti-5Al-2Nb-2Zr-1.5Mo合金TEM显微组织Fig.6 TEM images of Ti-5Al-2Nb-2Zr-1.5Mo alloys ag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图7为Ti-5Al-2Nb-2Zr-1.5Mo合金在不同固溶温度和不同时效温度下的显微硬度.由图可知,在960℃固溶后合金的HV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在时效温度为500℃时达到峰值为374.随着时效温度进一步上升,合金的硬度逐渐下降,在600℃时效后HV为304.其原因为六方马氏体α′相在时效过程中分解出次生α相的弥散强化作用对硬度影响显著,时效温度越高,原子扩散能力越强,六方马氏体α′相分解出的次生α相也越多,硬度也就随之增大.但是进一步提高时效温度,合金的硬度反而降低,其原因是此时六方马氏体α′相分解已经完成,次生针状α相开始粗化,弥散强化效果下降.时效温度过高时,次生α相粗化较快,接近平衡态组织,合金的硬度明显下降.

图7 经时效处理的Ti-5Al-2Nb-2Zr-1.5Mo合金的显微硬度Fig.7 Microhardness of Ti-5Al-2Nb-2Zr-1.5Mo alloy ag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2.3 固溶和时效处理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根据对材料热处理后显微组织及硬度测试结果,发现在960℃固溶、400~500℃时效4 h后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因此选取960℃固溶后400,500,600℃时效4 h这3个热处理条件对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检测.

图8为合金经960℃固溶和不同温度时效4 h后的拉伸强度和塑性对比图.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在500℃时达到了峰值.抗拉强度从轧态的871 MPa提升到了982 MPa,上升了约12.7%;屈服强度从轧态的700 MPa提升到了874 MPa,上升了约24%.但当时效温度上升到600℃时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有略微下降.相反,材料的塑性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有了明显的下降,在500℃时达到了谷底,延伸率由15%下降到了6.1%,断面收缩率由30%下降到了18.6%,但当温度上升600℃时材料的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均有提高,分别为6.9%和28%.其原因为在500℃时效后,六方马氏体α′相分解转变成细小弥散分布的针状次生α相,两相界面增多,位错不能够轻易绕过α相,即位错的运动变得更加困难,引起强度升高.继续升高时效温度至600℃,次生α相长大,由细小针状长大到粗大棒状,弥散针状次生α相的减少,合金中两相界面面积减少,强化效果减弱,强度下降而塑性有所提升.

图8 固溶时效处理后实验合金板材强度和塑性Fig.8 Mechanical properties at room temperature of the alloy after solutioning and aging treatment

3 结 论

(1)Ti-5Al-2Nb-2Zr-1.5Mo合金原始热轧态组织在α+β两相区固溶处理后,随固溶温度的升高,α和β相晶粒尺寸粗化,α相体积分数减少,亚稳β相比例增大,同时亚稳β相分解出针状α′马氏体.

(2)钛合金的硬度随固溶温度升高而增加.时效温度通过影响α′相分解析出次生α相的尺寸、数量及分布方式影响合金的力学性能,经960℃固溶,500℃时效4 h后合金的维氏硬度达到峰值374.

(3)与热轧态相比,固溶和时效后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明显提升,在960℃固溶500℃时效时达到了峰值,屈服强度为874 MPa,抗拉强度为982 MPa.时效处理后α′相分解得到弥散的次生α相和β相,显著提高材料的强度,但同时降低了塑性.

猜你喜欢
针状马氏体时效
胆怯
散文诗(2024年4期)2024-03-29 03:15:06
中低碳系列马氏体不锈钢开发与生产
山东冶金(2022年1期)2022-04-19 13:40:20
针状焦生产技术及行业发展探讨
激光制备预压应力超高强韧马氏体层的组织与性能
针状焦市场分析与生产技术研讨
环球市场(2020年24期)2020-11-26 02:37:38
J75钢的时效处理工艺
一种新型耐热合金GY200的长期时效组织与性能
上海金属(2016年3期)2016-11-23 05:19:47
Fe-C-Mn-Si-Cr的马氏体开始转变点的热力学计算
上海金属(2016年1期)2016-11-23 05:17:24
环保执法如何把握对违法建设项目的追责时效?
关于Fe-1.4C合金马氏体相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