滂沱中凝视建筑

2021-09-24 16:44:41XY
家居廊 2021年9期
关键词:高脚抗灾双年展

XY

难以预料的天灾与地球的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最终都追溯至人类活动。当今年的自然灾害一场场降临,建筑的抗灾能力显得愈加重要。现在让我们厘清一番。抗灾能力强的建筑必定以大量消耗人力或财力为前提吗?都市化落后的地区如何得到保障?建筑如何兼顾环境问题并保证人们的使用需求与舒适性?其实不少建筑师们始终在思考这些问题,从“人道主义建筑”到近年“浮动建筑”的兴起,都并蓄了资源的合理分配利用、低成本、易建造、可持续性等多个方面。

由专注于发展中国家城市更新的NL?工作室构想的浮动建筑系统Makoko(Makoko FloatingSystem – MFSTM) ,由预制模块化的“A”字形木质框架构成,可重复使用。整个系统共有小、中、大三种尺寸,可实现一至三层的结构切换,满足不同用途。在2018年,基于Makoko系统建造的“MFS IIIx3”结构也曾亮相由蓬皮杜艺术中心与毛继红基金会发起的“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在成都锦城湖畔成为了届时的展览中心和音乐厅。此外,建筑师Tom Emerson也为2016年欧洲艺术双年展构想过一组“浮动”的展览中心,底部是钢沉箱,主体木结构则是提前预制完成。建筑容纳了论坛坐席、酒吧、浴场平台以及塔楼。当展览落幕,它飘过湖面,被运往欧洲另一座城市。

但是,以基礎材料建造的方式并不意味着建筑质量的妥协。就像巴基斯坦建筑师Yasmeen Lari多年来所做的一样,她在巴基斯坦各地实践协同居民,一起使用当地的泥土、石灰与竹子等材料建造住房与地震避难所。这些楼屋是一种高脚建筑,底部结构由竹子打造,当洪水季来临时可抵御洪涝灾害,在旱季则用作教室或商店。尽管并未使用工业材料,对工程学的精细推敲以及竹子本身的坚韧度都令建筑足够牢固——事实证明,得益于Lari的高脚建筑,在两场当地的洪水中,都未有任何人员及动物伤亡;除此之外,此类建筑亦可抵御里氏7.5级以上的地震。

这些诚实的建筑,和心怀社会责任的建筑师们也令我们意识到,纵使新技术更迭、建筑形式日新月异,原始的自然材料在经由建筑师构思后亦能在有限条件下抵御灾难。最重要的是始终向土地、人和一切自然生命保持诚实,展现善意。

猜你喜欢
高脚抗灾双年展
任县高脚白大葱
河北农业(2024年4期)2024-05-10 09:03:48
胡春华强调:切实抓好春耕生产和抗灾夺丰收工作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今年水稻抗灾夺丰收技术意见
王文涛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 全力减灾救灾确保今年抗灾夺丰收
第22届悉尼双年展:边缘
现代装饰(2020年5期)2020-05-30 13:00:58
芝加哥建筑双年展
现代装饰(2019年11期)2019-12-20 07:05:34
美的历程
诗林(2019年4期)2019-11-15 05:59:54
首届华光摄影双年展
海峡影艺(2019年1期)2019-06-24 07:36:46
啜饮
扬子江(2019年3期)2019-05-24 14:23:10
高脚竞速运动员身体形态及专项素质指标与运动成绩的多元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