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

2021-09-23 10:50:46朱春寅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24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信息技术应用

朱春寅

【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内树立起先进的教育思想,通过教学方法的变革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空间.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内,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引进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模式与课堂教学过程的完美融合,让学生能够加强体会,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使得课堂互动得到生成,让学生感受到良好氛围的构建,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方法的使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信息技术;应用;策略;分析

一、前 言

在新课标的引导下,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内引进先进模式,为学生创建优秀、宽泛的空间,让学生能够高效理解知识、认知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践行优秀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的学习素养得到提升.此外,教师还要善于分析信息技术模式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通过现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通过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制定让学生掌握不同的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指引,强化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促进学生成长.

二、信息技术模式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一)信息技术使用存在形式主义现象

在当前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信息技术运用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分重视声音、文字、图像的引进,课堂教学演变成电子知识的演示课堂,忽视了书本知识渗透的过程,难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性和真正价值,使得课堂教学呈现一定的局限性.信息技术在运用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形式主义,难以产生更多的实效,这是教师在后续课程中应该改进的.

此外,信息技术在课堂中应用时信息量大、速度较快、跨度较大,部分学生在思维意识上难以跟随信息技术脚步完成知识学习,对课堂教学的节奏掌握度不够,这不利于学生在知识学习中强化体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素养逐步降低.

(二)信息技术使用过程仍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

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时,呈现的主要问题是过分以教师为中心,渗透不同的知识内容,忽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位置.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创建宽泛型的课堂,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索、自主完成知识学习,显示学生的主体位置.但是,在实际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教师仍然以自身为中心,以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数学知识掌握能力为基准.

(三)信息技术在操作中呈现不恰当性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操控需要一定的专业能力或对先进科技水平的掌握能力.但是,就目前高中数学课堂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操作中呈现一定的不恰当性.教师难以发挥信息技术优势、难以掌握信息技术的特点,使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实际教学需求脱节,课堂教学仍以形式化的信息技术模式、“灌输式”的知识讲解为主导,这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成效仍然处于低成果状态.

(四)缺乏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知识教学过程缺乏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难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难以在日常生活视角下完成数学知识讲解.学生在课堂内硬性完成知识学习、难以体会数学知识的实用性,降低了其在知识学习中的热情.这不利于学生参与欲望的提升,导致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难以形成探索欲望,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了解程度的增强,让学生实际取得的数学学习成效降低.

三、信息技术模式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应用策略分析

(一)融合信息技术,显示学生主体位置

在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要不断显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基于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完善教学过程,显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善于以自我为中心完成数学知识的探索学习、善于独立思考、独立探究.教师要能够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内践行先进思想模式,让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吻合,通过学生主体意识的显现,结合优秀的教学手段和思维模式,让学生获取综合成长,推动学生整体学习素养的形成.

例如:在有关“集合”知识教学中,教师为在课堂教學内显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展示不同的集合分类,同时展示较多的数字,让学生按照集合的不同要求选取不同的数字放入相应集合中.教师在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显示中践行数学知识,完成数学知识内容和概念的讲解,推动学生在学习成效提升的基础上掌握优质的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学习素养的形成,让学生在课堂内领略知识,强化思维逻辑体系.

(二)融合信息技术,营造优秀教学氛围

优秀的教学氛围会吸引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参与.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信息技术模式营造优秀、宽泛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内加强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使得课堂氛围更加生动、和谐,更好地展现动态化的特点.在优秀氛围中教师诠释知识、讲解知识,让学生在课堂内、在优秀氛围中不断凸显自身主体地位,这样能够推动学生的长远发展和进步.

为构建优秀的教学氛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对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讨论.例如:在“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知识教学中,教师为让学生形成空间几何体思维,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中针对知识内容进行激烈的讨论.首先,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不同的空间几何体,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空间几何体的特点,了解空间几何体的不同面.信息技术可以展示视频形式、图片形式.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以旋转的方法和不同图片的逐一介绍,让学生形成空间思维,强化学生的空间结构.

(三)融合信息技术,突破数学难点知识

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带有一定的知识难度.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内教师可以引进信息技术突破难点知识教学,让学生加强在数学课堂中的总体学习成效,以此推动学生学习信心的形成,让学生在课堂中和知识尝试中总结方法,在探索中取得进步,促进学生的高效发展和成长.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信息技术应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8:31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4:54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0:33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5:46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03:12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