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英
摘 要:高质量、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职业院校适应国家战略和职业教育发展新要求,促使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提升,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成为学校打造品牌特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高职院校财务专业群应积极应对转型发展,深入探讨建设形势与人才培养定位,不断创新建设举措,做好新时代高素质复合型财务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答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务专业群;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5-0116-03
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平台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新要求,作为全国院校专业覆盖面最广的财经类专业,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师素质等亟待提高和改变。新时代财务人才培养如何寻求转变,如何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双高计划”的具体要求,构建“十四五”时期财务专业群发展新格局,财务专业群建设应如何改革突破,如何打造财务专业升级版均需列入任务进行时。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财务专业群建设形势分析
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部署,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技能强国战略与“四化”产业发展赋能职业教育进入4.0时代,为实现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高职院校财务专业群必须对接前沿、勇担强国使命,培养跨领域、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真正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
作为串联人、财、物、供、产、销等一切价值链条的专业人员,财务工作者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推进,财务领域一大批新兴技术影响着财务工作的方法与流程,如财务云、电子发票、RPA、移动支付、会计大数据技术等。部分财务岗位被智能机器所取代,“账房先生”将转型为“经营参谋”“决策智囊”“价值经理”“财务专家”,新时代财务人用更高视野、更远眼光去分析决策,其核心特征应聚焦在是否拥有良好财务思维,是否真正实现“业财税银”高度融合,是否能应用数字化转型重新定位财务职能,能否搭建企业智能财务体系,提升数据质量、工作效率和价值创造,做到资源配置合理与业务、管控、决策有效。
新的财务工作模式下,适应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背景下数字化转型企业对财务人才的需求,急需培养懂业务、懂管理、懂技术,具有跨领域复合知识与数字化思维的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管理、内部审计、营销管理、金融、投资理财复合型职业技能人才。积极应对财务领域新技术和转型发展需求,群内专业需形成合力、协同发展,坚持共建共享共育人的理念,发挥聚集效应。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财务专业群的人才培养定位
基于行业对应、产业相符、企业融合、地方需要,基于相同的财经商贸大类学科基础,各专业之间相辅相成;基于共享度高的教育教学资源,将会计、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管理、审计、投资理财服务与管理等专业合理协同统筹并进。全面坚持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多措并举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精神、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财务专业有效对接职业岗位,通过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全面优化财务专业群人才培养,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
以“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为指导思想,按照共建、共管、共享的原则,健全建设发展机制,形成高度契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建设思路,专业群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效益。创新财务人才培养方式,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提升专业群建设质量,提升双师团队教学水平,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内涵式、特色化、创新性、开放性相结合。对比与同类专业群建设标杆的差距,借鉴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经验,不断巩固示范引领的改革成果,打造定位准确、特色鲜明、产教研融合密切人才培养质量优异、社会服务能力强、具有领先水平的专业群。
树立“建设新财经、服务新时代”的专业群发展目标,积极推进智能财务新人才培养,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新时代高职财务专业群应立足产业升級和数字财经新业态,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富有人文精神、工匠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能积极应对行业变化,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管理会计技能、数据分析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智能决策能力的新型“智能+业务+财务+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三、新时代高职院校财务专业群建设与人才培养策略
(一)加强专业群机制体制建设与质量控制
以“结果为导向”建立专业群评价体系,体现“以人为本”,紧紧围绕“如何培养学生”开展。建立高质量运行的保障体系,制定财务专业群建设规划、专业群建设标准、专业群运行机制、专业群管理制度和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监控机制和信息通报制度,对建设全过程实行动态管理。针对专业群基础、专业群结进行构优化调整,对教学条件、教师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国际合作、成果与特色等建设内容赋予评价权重,有效实现重点建设任务目标。
定期召开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论证会,建立人才需求调研和动态调整制度。群内各专业每年至少深入行业企业开展一次人才需求调研、毕业生跟踪调研与在校生学情调研。通过企业走访、现场调研、查阅资料、网络收集、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方式,分析确定职业岗位与典型工作任务,提炼学习领域课程与关键能力,论证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构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贴近行业、区域产业发展趋势,紧跟岗位核心技能升级和人才需求变化,面向智能化环境创新财务人才培养。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建设财务专业群,逐步扩大专业群学生规模,实现专业建设资源共享、相互融合,实现“产业需求标准”“专业群建设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三对接,推动高水平财务专业群建设的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