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监测与养殖场疫病防控对策

2021-09-16 09:59:00梁进光
新农民 2021年10期
关键词:疫病防控策略研究养殖场

梁进光

摘要:在非洲猪瘟及众多疫病的影响下,造成了猪类养殖企业经济损失。在不断爆发的疫病和交叉感染的情况下,养殖场逐渐重视疫病的防控问题。疫病的传播造成资源浪费,为了减少类似情况发生,必须加强养殖场疫病防控工作,降低猪感染疾病几率。在养殖过程中,加强猪病的检测效率,做好卫生清洁,保证猪的饮食安全,落实防控工作,不仅能保证猪肉的安全,也能促进养猪行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猪病监测;养殖场;疫病防控;策略研究

0  引言

据调查显示,我国部分养殖场忽略了配种时期的种猪质量检测,忽视了猪的免疫工作。在为养殖场添加种猪时,没有对新种猪进行隔离检查和免疫工作,出现交叉感染现象,使养殖场内的猪全部感染疫病。除此之外,部分养殖企业养殖理念过于传统,缺乏现代化养殖意识,养殖场没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对猪的疫病了解不够,没有进行防控措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针对此类问题,在此展开讨论,分析疫病防控措施。

1  养殖场常见猪病的发生规律

1.1  养殖场常见猪病

通过养殖场猪病检测可知,在养殖场中感染性疾病是猪的常见疾病,主要分为细菌感染类疾病:猪丹毒、猪链球菌病、猪肺疫、猪大肠杆菌;病毒感染类疾病:猪瘟(CSFV)、口蹄疫、猪蓝耳、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寄生虫感染类疾病:弓形虫病、猪疥癣等。

1.2  养殖场猪发生疫病的规律

实施养猪场疫病防控的最主要工作是掌握各个疫病的发生规律,从根本上进行防控。

1.2.1  季节性规律

猪类的传染病一般是按照季节进行传播,季节的不同对猪身上细菌、病毒、寄生虫的影响程度也不同,所以不同季节猪发生的疾病不同。夏季和秋季是蚊子、苍蝇活动频繁的季节,蚊蝇身上携带各种细菌,猪极容易感染细菌性疾病,比如猪丹毒、猪肺疫等,且得病的几率较大。在秋季后期和冬季口蹄疫的得病概率更高,但该疫病在夏季的发病率较低。除此之外,猪的免疫力与季节有极大的关系,也直接影响猪疫病的发病率。冬季猪的免疫力较其他季节相比更低,疫病爆发率更高。

1.2.2  周期性规律

根据猪的疫病监测可知,疾病发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在疫病传染期间,易感猪的死亡率极高,而感染病毒但活下来的猪本身会获得该病毒的抗体,获得免疫力。当疾病传播到达稳定阶段后,经过繁殖的仔猪本身并不具备病毒抗体,且自身免疫力差,感染病毒的几率较大,因此,具有较高的二次发病率。

1.2.3  交叉性规律

经过实践发现,疾病并不是一种病原所导致,而是通过交叉感染引起。通过调查数据可知,在养殖场进行样本检测的过程中,同一血清可能含有猪瘟、伪狂犬病等多个传染疾病。经过研究发现,猪瘟(CSF)和伪狂犬(GE/GB)交叉感染的概率竟达到23.80%。

2  养殖场猪病的有效防控对策

2.1  改善养殖场空气、饲料对猪进行优化管理

饲料质量直接影响猪的体质,饲料营养配比不均衡会使猪体质下降,造成猪营养不良,导致猪免疫力下降,极其容易感染疾病。除此之外,饲料在储存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发霉、变质的现象,如果不及时处理变质饲料,猪的免疫力会大大降低。同时,要保证养殖场的环境整洁,保证猪在健康的环境下生长,工作人员应该定期对猪舍环境、猪舍用具进行消毒,勤清洁食盆,定期为猪舍通风,保证猪舍的空气良好。养殖人员在出入猪舍时要消毒,防止携带的病毒影响猪的健康。夏季进行降温消暑处理,冬季安装保暖设施。在进行饲养时,猪的饲养密度也要适当,保证每头猪的饲料供应协调,营养均衡,保证猪在生长的过程中具有免疫能力。

2.2  提供科学、健康的饮食

猪的饮食是否健康对其身体状况具有极大的影响,猪的饮食营养对其免疫力高低起着决定性作用。在进行养殖时要严格要求饲料的成分比例,禁止随意调整成分配比。养殖场要求猪具有较高的繁殖力、免疫力,所以在制作饲料是会适当添加肽制品,但不能随意调整该成分在饲料中的比例,肽制品过高会对猪的成长造成一定影响,从而降低免疫力,在喂养猪时,可以根据猪的健康情况适当的添加能够提升猪抵抗力的成分,增加猪的抗病毒能力。在喂养时,应该定期添加无机盐、微量元素,避免猪在生长过程中出现贫血的现象,提升猪的免疫力。定时定量喂养猪,不可频繁更换饲料。

仔猪在断奶后要特别注意饮食,可适量在饲料中加入铁、碘等微量元素,避免仔猪出现腹泻的现象,免疫力下降,容易被病毒侵害。为猪提供常温水,切记水温过热、过凉。

2.3  坚持自繁自养原则

猪舍实施自繁自养能有效预防疾病,组织病毒进入,降低自主购买时的资金投入。因此,对专业的养殖场而言,进行自繁自养是十分必要的。猪舍内的种猪和满足生育条件的母猪要定期进行体检,并进行病毒抗体检测,检查猪体内是否含有潜在的病毒、寄生虫等影响猪健康的有害物质。及时淘汰存在安全隐患的种猪,并将其隔离检查,避免病毒传播影响仔猪质量、降低母猪怀孕效率。

在引进新种猪前,应该及时进行疫病监测,检测外来住质量,进行隔离观察。外来猪应该隔离一个月,隔离区建在与原猪舍距离较远的地方,避免病毒通过空气传播。猪在隔离期间应调整饮食配置,防止在新环境中猪产生不良反应,可在饲料中适当加入中药等保健药品,或新鲜蔬菜,提高猪的免疫能力。在隔离期间重新注射疫苗。通过监测确定猪体内没有病毒存在并完成一个月隔离且没有不良反应出现后,方可放入原猪舍。

2.4  全方位落实生物安全体系

目前我国规模化的养殖场很难提升自身防疫水平,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制定合理的管理体系。在猪场环境日益恶劣、疾病复杂的背景下,对猪场实施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保证猪群健康的重要因素在于建立生物安全体系,进行安全管理。严格要求主场环境,将消毒、防疫、隔离作为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目标,消除猪场中病原微生物造成的危害。安全管理体系能够通过多层屏障组织病原的进入,让猪在健康的环境中生长,同时,实施安全管理防止病毒传播,保证猪的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猪类疫病多且复杂,在进行疫病防控工作时,不能只依靠现场情况、观察解剖的病猪分析报告,更不能倚靠经验进行疫病的控制工作。在进行猪病检测时,要掌握各种猪病的感染症状,了解发病规律,通过现代科学的检测方法,实时检测猪的健康情况。为了有效防控疫病,应该制定合理的防控方案,加强猪饲料、药物的管理,优化养殖场的整体环境,提高猪的免疫力,从而促进养猪行业的发展,降低养殖风险,提升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温文,施小生,尧燕环.冬季养猪场防控猪疫病关键点及有效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20,6(1):131.

[2] 杨丽,王泽芳,馬虎平,等.非洲猪瘟环境下保育猪疫病防控措施[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9,51(15):67-68.

[3] 柴卫华,石晓静,汲如芬.非洲猪瘟影响下加强生猪养殖管理与疫病防控措施[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62(2):43-44.

[4] 王刚毅,李春雷,申玉琢,等.非洲猪瘟后我国生猪疫病防控及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基于欧洲经验视角的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20,56(11):184-188.

[5] 徐志荣.猪病传播对生物安全的影响及控制措施[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9,53(17):85-86.

[6] 张安乐,姜庆玲,胡超群,等.落实非洲猪瘟疫病防控技术措施确保生猪产业健康发展[J].湖南畜牧兽医,2019(4):23-25.

猜你喜欢
疫病防控策略研究养殖场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肉羊规模化养殖疫病防治建议
规模化养殖肉牛的疫病防控举措分析及讨论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
湖南农业(2017年1期)2017-03-20 14:04:47
水灾后畜禽养殖场的疫病防控措施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2:12:59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烈日炎炎养殖场如何防暑降温?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