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溪 翟文继 孙新杰
摘要:自2018年开始南阳市将大规模营造国储林,楸树是南阳市重要的优质乡土树种,应作为国储林重点目标配置树种。下一步,南阳市将在楸树育苗、良种选育、栽培管理等方面加强科学研究,以全面提高国储林的经济社会效益。
關键词:国储林;楸树;思考与建议。
为提高我国木材供应数量和质量,近年来国家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开展了国储林建设项目,河南省南阳市国储林建设规模全省最大,规划建设总面积390万亩,项目总投资366.7亿元。国储林建设首先需要确定优良树种,其中本市重要的优质乡土树种楸树因具有生长迅速、材质优良,需要在设计中,选择适宜区域大量优先配置种植,提高楸树在林份中的比例,全面提高我市国储林的建设质量和经济社会效益。
1 建设国储林的意义
目前我国年木材消费总量5.52亿m3,是全球第二大木材消费国,木材对外依存连续两年超过50%,预计2020年我国木材需求将达7亿m3,缺口达3.7亿m3,我国已经将木材储备上升到与石油等能源储备同等高度,迫切需要启动国家国储林建设。南阳市13个县市区均有建设任务,目前采用国有造林,国有收益;社会造林,社会还款;股份造林,占比分红三种建设运营模式。
2 楸树的优良及适应性
楸树是我市适宜发展的乡土用材树种,以其高大挺拔,树姿优美、花色艳丽、材质优良具兼具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特点而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南阳市西部山区楸树大径材奇缺,已达到论斤计价的地步。近几年来楸树又逐步做为绿化树种以其独特的观赏优势而逐渐受到园林绿化行业的青睐。中国林科院林业所珍贵树种遗传改良研究组选育的“朝霞楸”“彩云楸”“云朵楸”就是针对园林绿化培育的新良种。综上原因,南阳市在国储林建设中,需要大量配置楸树,楸树的配置比例应达到20%以上。据南阳市国储林项目办公室统计,今后5年南阳楸树苗木缺口将达1200万株。因此需要大面积建设楸树育苗基地,为国储林项目建设和我市楸树产业发展提供苗木支撑。
3 大力开展楸树培育科学研究
在南阳市楸树科研应该为国有造林、社会造林、股份造林提供科教支撑,这都是“十四五”期间楸树科研面临的方向。督促我们不得不认真考虑针对这些问题,楸树科研应当采取的对策。
3.1 楸农牧结合经营,研究楸树丰产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点
楸树速生丰产林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生长缓慢问题。在楸树科技工作者近三十年的努力下,已经逐步得到解决。中林系列、宛楸系列、洛楸系列良种已经实现了速生、优质的目标。另外要从多层次多途径研究楸树、间作物、土壤之间的关系,间作物可考虑黄花菜、龙须草等多年生经济价值高的作物。豆科植物和饲料的种植,既能肥地又可当饲料发展牧业,增加收入,增加肥源。楸树林下种食用菌、木耳已经有过成功报道。找出楸树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佳的结合点、切入点,促进我市国储林和楸树产业健康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3.2 开展楸树产业质量精准提升研究,进一步开发楸树资源
楸树产业要想进一步高涨,调动广大楸农的积极性是开发楸树资源的基础条件,深加工产业的兴起,才能让楸农的木材卖上好价钱,楸农的积极性才能提高。无论什么样的研究,最终必须转化成经济和生态效益,接受市场的检验。当前楸树产业除了病虫害防治问题等,还存在采伐期长、替代品不断问世、产品深加工滞后等问题。这些因素直接影响楸树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影响楸树经济生态效益发挥,影响楸树资源的开发利用。楸树作为优质的贴面材,对木材品质均有较高要求,低质材深加工能耗大、效益低,难以满足使用需求,因此,开展楸树良种高效培育技术体系研发是迫在眉睫的需求。
3.3 应用各项实用技术人才、开展支撑楸树产业发展的科学研究。
应安排各基点营建农楸间作经营示范林、优质高效丰产栽培示范林,开展种质资源评估,施肥试验、密度试验等研究。南阳楸树研究应在试验过程中,结合国储林建设,采取边研究、边示范、边建设的办法进行,及早形成楸树生产力。同时加强与各个协作单位的合作,尽量将最先进实用技术与生产尽快相结合。
要注重吸收一批对楸树科研有浓厚兴趣的人才。首要培养博士、硕士严肃的科研态度和基本功,要勇于让博士、硕士经常到生产一线参加活动,科研上不闭门造车,要到生产中接触实际,增长发现生产中存在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加强科技和经验的积累。南阳在国储林营建的过程中,也需要培养人才,聘请课题组楸树专家到基层举办各种培训班,首先要让地市一级科技人员清楚试验设计的意义,并教他们掌握最基本的试验方法和步骤,同时让参加试验基地和国储林建设的专业公司、科研示范户进行技术培训,以“滚雪球”的办法把楸树科技成果、良种、专利送到基层,以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培养乡土专家。从而完成楸树课题研究需要培养人才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丁成会.楸树国内研究进展[J].河南林业科技,2018,38(3):48-49.
[2] 杜思高.万千新绿入画来——南阳市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实现开门红[J].国土绿化,2019,308(11):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