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羽
摘要:玉米是我国最常见的作物之一,我们在过去积累了大量玉米栽培技术与管理方面的经验。然而,在新的农业生产时代,我们还可以优化玉米的栽培技术,这更适合我们的种植玉米,也能有效改善玉米的生长条件。本文以玉米栽培管理技术为基础,对玉米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玉米;栽培;培管理;有效应用
0 引言
玉米口感或清脆或软糯,深得我国国民喜爱,而且在种植面积的分布上偏向北方地区,而且玉米在种植过程中操作方法相对简单,所以实际种植的地区分布广泛是一种比较普遍的作物。在栽培上,有相应的栽培条件和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最终使玉米产量高,农民收益高。
1 精细整地
春季气温升高,土层已开始解冻时,应在晴天将地面上的秸秆、玉米茬耙成一堆,然后用旋耕机进行两次深翻,然后及时垄垄,抑制水分的保持。这样既能防止通风失水,又能保证播种质量,避免缺苗断条。
2 春播时间的确定
播种期应根据最佳季节调整。5~10cm土层土壤温度稳定在8~10℃之间,气温在16℃以上时为最佳播种期。桓仁地区适宜4月25日至5月5日播种,不早于4月20日,也不太早。(粒雨后,杏花开花)播种早,吸水后温度低,无发芽条件,脱胶土壤中有害细菌活跃,出苗后弱,后期病情严重如玉米丝黑穗病。结果表明:温度适宜,苗木条件好,苗木均匀结实。
3 精量播种
选种:种子的标准纯度为99%。播种前,要把枯萎的种子、破碎的种子和小的种子挑出来,使种子整齐地发芽。
种子风干:播种前10~15d,选择晴天,连续风干2~3d,厚度5~10cm,经常翻耕,这样可以增强这类种子的土拱能力,提高发芽率,一般可提早1~2d出苗。同时,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杀死种皮表面的病菌。
播种深度:根据土壤、土壤水分和种子发芽能力,播种深度宜为4~5cm。黄泥地、涝渍洼地可较浅,播种深度约3~4cm;松散砂土宜稍深;覆土厚度一般为3~4cm。但在同一小区,播种深度应相同,才能使苗木均匀、完整、结实。播种时要保证播种质量。要求播种线顺直,播种均匀,接湿土,踩底网,覆盖后及时镇压。
4 合理密植
根据土壤肥力的实际情况、品种栽培技术要求、田间管理水平等实际情况,合理密植。根据品种特点和种植要求,所写密度为试验后确定的最佳密度。桓仁地区最适宜种植密度为3300~3800株。
玉米合理密植的原则是:肥沃的土地要稠密,薄地要稀疏;晚熟植物的品种要稀疏,早熟植物的品种要紧凑;地势高、温度低的地块要密,地势低、气温高的地块要稀疏。
5 苗期管理
5.1 查田补苗
出苗后,及时检查和补充苗木。补苗应在2叶1心前完成。补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出苗后及时播种,要求播种前浸种、加速发芽;另一种是移栽。播种时,田埂边有很多种苗。发现苗木不见了,就要浇水,把移植苗的叶顶掐掉,保留心叶。再植或移栽必须在3片叶子之前完成。为了赶超正常苗木,对移栽和再植的苗木实行部分施肥(速效氮肥)和部分水分的管理。
5.2 及时打玉米叉子
叉子应该及时折断。玉米叉也叫分蘖。分蘖是几乎所有禾本科作物都存在的一种生理现象。分蘖植物不能产生茎杆,但会从主茎吸收养分。所以最好把这些玉米种子去掉,以减少养分的浪费。同时也要把握好玉米种子的破碎时间。不能太早也不能太迟。如果太早,后期会更长。无形中会增加劳动强度。如果晚了,它就会失去意义。因此,第二片玉米长出两片叶子时,一般都要去掉。断株后,必须进行栽培,一般不会再生长。
5.3 中耕除草
现在都是化学除草,包括化学药剂的选择和给药方法。农药的选择:一般应根据杂草种类、湿度、温度条件、药效残留期等选择安全有效的农药,如阿特拉津残留期长,对后续作物影响较大,不宜种植豆类和瓜类。
喷洒时间:喷洒后需2~6h才能吸收除草剂。除草剂的药效与气温、空气湿度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雨后无风,气温在15~25℃时为最佳。注射时间一般为上午9:00~10:00,下午4:00以后。当播后3~7d草在苗前发芽,在苗后3~5片叶间发芽,玉米的抗性较强,不易出现临界。结果表明,在2~4叶期效果最好,当杂草有一定的应用面积时,抗性较小,防除效果显著。
苗后用药注意事项:(1)避免低温使用;(2)避免与其他除草剂混合使用;(3)佐剂选择不当会加重关键点;(4)不要与有机磷农药混配;(5)今后数年内不要使用苗后除草技术;(苗后除草不彻底,容易引起(草废料);(6)注意使用2,4d丁酯,防止药雾飘移和二次挥發对圆叶作物和经济作物造成危害。
方法:先往药里倒些水,再倒药,以免造成农药残留在喷杆上。用药速度不宜太快。每亩地要保证两盆水,处理要均匀、全面.
6 合理施肥
施肥规律:苗期磷多,拔节孕穗期氮多,后期磷、钾多。
施肥量:基肥:复肥15~25kg/667m2,缓释肥40kg/667m2,经济使用46%尿素10kg+5~7.5kg/667m2,46%磷酸二胺+12.5kg50%硫酸钾。口肥:玉米专用肥10kg/667m2,二胺7.5~10kg/667m2。追肥:根据玉米生长情况,一般施尿素15~20kg/667m2,钾肥最好,10~12片玉米叶(拔节)最佳。
参考文献
[1] 张璐.玉米的高效施肥模式与高产栽培技术探究[J].农家参谋,2020(17):61.
[2] 邹桂芝.探讨优化玉米种子栽培技术的方式及管理措施[J].农家参谋,2020(1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