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群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被广泛应用至各个行业,尤其是财务管理工作。为了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企业应不断创新内部财务管理模式,给予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支持。文章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创新对策,以期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互联网+”;财务管理;科学技术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7.189
1 前言
“互联网+”时代中,科学技术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改变了企业以往的财务管理模式。为了适应变革,企业应创新财务管理理念与内容,建立完善的运行体系,实现稳定持续发展。
2 企业财务管理概述
财务管理工作主要统计分析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数据信息,为此后决策提供依据。且财务管理侧重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整个经营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具备广泛的内容与较强的控制功能。“互联网+”时代下,企业应明确财务管理的目标群体,设置数据处理终端平台,以确保互联网技术与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融合。
3 “互联网+”时代下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财务管理模式不科学,受传统财务管理思想的影响,大多企业更为看重经济效益,忽视了财务创新工作,且并未制定可行的创新制度与监管模式,无法发挥财务管理效用。其次,财务管理目标单一,当前我国大多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依然只关注成本预算与资金管理,没有紧跟互联网的发展腳步,管理思维、管理制度比较陈旧,无法发挥财务分析作用。再次,没有建立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引入“互联网+”技术后,企业很多操作都需要经过互联网平台,增大了风险发生概率。同时,企业并未建立健全的内部监控机制,以致资金把控不严,账目混乱。最后,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缺乏财务创新意识。同时,财务人员没有遵循“互联网+”的发展要求,数据分析与报告整理能力较差,无法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有效融合“互联网+”技术。[1]
4 “互联网+”时代下财务管理创新对策
4.1 创新财务管理理念
财务管理理念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具备指向性意义,以往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已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脚步,为了保证财务管理创新效果,企业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有效创新。首先,应设定可行的财务管理目标,不能仅单一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企业应科学利用财务资源,将信息技术与财务数据进行有效融合,保证财务管理效率。其次,应实行零运营资本管理理念,高效传递财会信息,在把握市场机遇的前提下,提高资本利用率,全方位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降低运营成本。最后,应形成财务安全管理理念,在应用信息技术的同时,强化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认识到会计信息传递风险,并强化安全技术建设力度。
4.2 创新财务管理模式
首先,应丰富财务管理模式,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并制定系统可行的财务处理体系,通过多样化的财务管理系统,挖掘更多价值信息。同时,还应构建智能预算管理系统,融合互联网技术与财务数据,在更新历史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市场演变情况编制资金预算方案,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质量。
其次,建立共享服务中心,通过网络建立财务服务中心,利用平台综合财务业务数据、采购数据以及人力资源数据,实现资源共享。财务共享中心纳入了人力资源、财务信息、业务数据、信息技术以及市场采购等内容,属于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共享中心。随着“互联网+”的不断融入,企业财务必须实现精细化管理,此时企业应利用共享服务贯彻落实管理会计职能,解决财务重构与梳理管理问题,减少财务人员工作量,使其将更多精力投入至业务管理工作中。因此,企业应由以下五个方面形成财务共享模式,保证创新效果:其一,企业财务共享平台主要进行重复性的财务工作,无须抛弃原有的财务系统。以往基础会计工作包括固定资产、应收应付、总账报表以及薪资核算等模块,这些工作较为分散,运行效率较低,而引入共享管理模式,可以创新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在资金共享过程中,引入银企直连与资金使用软件,集中支付资金;其二,应在共享服务中心纳入费用报销与报账系统,通过新增软件产品提高运行效率;其三,应在共享服务中心流转异地原始单证,严格执行审批流程,解决原始单证问题。同时,还应将影像管理系统纳入共享服务软件,利用扫描系统、二维码、影响系统以及条码等工具,扫描单证转化为影像文件,并传输至共享服务中心;其四,共享服务理念的引入改变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为了支持共享服务中心作业,应设定专门的软件工具与模块,通过独立平台运行收款单、付款单、资金收付款以及报销单等业务单据;其五,大型企业在建立共享服务IT系统时,应统一业务与财务工作,保证业务系统与财务共享平台的集成性,发挥单据流转效果,促进共享服务的有效开展。当前部分企业在开展财务共享工作时更为重视共享理念,忽视了管控工作,阻碍了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财务管理包括数据采集、交易处理以及绩效结算等方面,通过财务共享系统,可以单独列出事务化且工作量较大的工作,降低占比,使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将更多精力用于决策与绩效管理工作,保证财务监控效果。[2]
最后,应建立在线财务管理模式,结合电子商务与财务管理工作,准确把握时代的发展方向,借鉴其他企业经验完善在线管理模式,保证合理分析,真正提升电子商业在线交易的稳定性与科学性。除此之外,还应建立实时监测系统,为电子商务在线交易提供更多安全保障。
4.3 创新财务管理机制
当前部分企业并未制定科学系统的财务管理机制,为了提高财务管理效果,保证运行效率,企业应以自身发展特点为基准,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助力经济效益的提升与财务积累。具体而言,企业制定财务管理机制时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其一,应科学定位企业的发展目标,保证管理质量与成效,为财务管理人员开展任务提供可行依据。“互联网+”运营模式下,企业应改变以往的发展战略目标,提高自身财务数据处理能力与网络技术应用能力,明确监管目标与要求;其二,应优化财务管理流程,当前我国大多企业缺乏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机制,工作流程比较混乱。为了保证财务管控效果,企业应减少财务管理中不必要的工作流程,简化运行机构,最大程度地降低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比如企业应优化企业财务、业务以及决策流程,改变部门间界限,为财务管理细节制定清晰简约的发展目标;其三,应建立良好的风险保障机制,企业应清楚认知自身存在的财务管理风险问题,据此建立可行的财务风险保障制度,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安全高效运行。“互联网+”发展模式下,企业应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技术的关键作用,并警惕虚拟网络可能会带来的潜在风险,最大程度地降低财务安全隐患的发生概率。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倾听专业风险保障人员提供的建议,增强财务管理的安全性与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