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是人类社会发展早期就已经存在的。起初,人类的服装大部分都是由动物皮所制,用于包裹身体的布料则是使用草类、麻类等纤维所制。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大众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服装的要求也不再是简单停留在“穿”的层面,而是已逐渐成为追求生活的一种态度、身份的象征和展现个人风格和魅力的一种方式。
为顺应时代的发展,迎合市场的需要,我国高职院校和高等院校纷纷增设纺织服装相关专业,并不断开设相关专业课程,以此来培养更多纺织服装相关专业的优秀人才。《纺织服装创新创业实践》一书就结合了当前时代背景的特点和纺织服装行业的实际情况,从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中国纺织服装发展历程、创新、创业、创业计划书、大赛介绍六个角度展开论述。从实践教学的视角,在书中融入了九个学习任务,并合理安排了与之相对应的拓展训练,在为学习者提供实践操练的同时,还有利于学习者学习巩固掌握知识。该书内容详实、全面,见解深刻,方法多元,通过介绍创新创业的基本思维方式及相关技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技能应用结合,可供高校服装专业创新创业的教师作为辅助教材参考,也可供纺织服装类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作为创新创业的教材,还可为正在创业或是想要创业的人提供现实指导和帮助。
大众对服装的需求是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持续稳步发展的动力。随着新时期的服装销售升级,纺织服装行业的消费主力转变为了95后和00后,由于该年龄阶段的消费者生长环境与从前大不相同,在优越环境下长大的他们受到服装的影响主要来源于网络。通过电影、电视、综艺节目以及追星等不同方式影响着自身的意识与消费观念。新时期,我国纺织服装业面临着在不断创新和突破的过程中稳步发展的要求。因此,只有提高新一代纺织服装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质量,才能有效推进我国传统纺织服装发展前进。
创新创业简称为“双创”,随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毕业人数增多,就业竞争不断增大,以至于大多学生通过创新创业来实现和提高自我价值的服装专业学生也越来越多。服装专业的学生创业形势严峻,这就给我国服装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困难。首先,由于服装专业学生实践经验的缺乏导致社会经验、胆识不足、人脉不够广泛;其次,大多数家庭情况无法帮助子女创业,服装专业学生仍然面临创业资金不足的问题;最后,由于目前大学生实践经验太少,自身综合素质较低,无法及时洞悉市场,也不太擅长组织与管理等相关事宜。但大学生接受过较为完善和系统的教育,价值观的逐步成熟使其够能明辨是非。此外,他们正处于20岁左右的黄金时代,具有不怕输、敢尝试、不退缩的精神,还会主动迎和时代发展,不墨守成规,再加上国家从各个方面加强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扶持,因此,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新时期背景下,学校和教师要做好服装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的培育工作,就要做好以下几点。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学校首先应大力加强对服装专业学生的培育工作,大力开展“双创”活动,组织专业的相关竞赛。其次,可以通过建立校企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好企业带来的优质资源,掌握市场的最新动态;学生在实习期间,也可借助该资源边学习边实践。最后,学校应加强对创新创业专职教师的培训,打造出一支优秀并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为优秀的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效果,这对提高学生“双创”能力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摒弃掉传统的教学手段,根据新时代的特点,运用一系列手段,在原有基础上创新和转变教学模式及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既重理论又重实践,将实践内容穿插在理论教学中,使学生把实践重视起来;其次,在新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背景下,应开展“线上+线下”的“双创”实践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积极性和逻辑思维能力,并通过分组教学和讨论来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合作以及创新思维的能力;最后,教师应建立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让其贯穿于学生的全部学习过程中,将长时间实时记录的学生相关实践成绩和结果整理、分析,使其在发现问题后能及时改正。通过以上几个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创业形式,也有利于推进学校创业教育的发展,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