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出圈记

2021-09-13 02:12:22芋圆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34期
关键词:汉服小林爱好者

芋圆

如果你走进教室,看到前排坐着一位翠袖红裙、绮衣锦裳的姑娘,不要以为这是穿越剧拍摄现场——可能只是你的同学穿着汉服来上课了。

21岁的小桔是一名汉服爱好者,担任学校汉服社社长的她,不仅积极参与校内的汉文化活动,平时也喜欢穿汉服上课。在一次英语课堂上,她向台下的众人介绍了汉服文化。“当时好几个外国朋友都很惊讶,原来中国除了唐装,还有汉服这种传统服饰。”

汉服在大学校园场景里频繁出镜。在课堂、毕业照、各类汉服文化节,都能看见师生们身穿漢服的绰约身影。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汉服产业保持高增长态势。中国汉服爱好者规模连续4年保持70%以上的高增长,已超过350万人。2019年,汉服的市场销售额突破45亿元。从小众的传统服饰,到商家们趋之若鹜的“财富密码”,汉服还在不断逆袭。

“多踩几次雷,就有经验了”

“一入汉服深似海,从此钱包是路人。”这句“汉服圈”流传甚广的自嘲,勾勒出一幅“氪金富婆”的汉服爱好者群像。

“其实也没有那么夸张,我平时买衣服、吃饭会比较省,均衡下来也不会产生特别大的影响。”目前就读大二的小林,在汉服上已支出5000余元。

“很多男生氪个游戏要上千元了,我觉得汉服还是挺划算的,至少它能穿上。”

淘宝上的汉服种类繁多,有单件上千元的限量款预售,也有两三百元的平价现货。“以前买汉服的人少,大部分都是定制款,成本高。现在买的人多了,价格也就降下来了。”小林说。

尽管价格下降,但“进圈”的门槛仍然不低。

5年前“入坑”的小桔,回忆起她的第一件汉服,用的说辞是“挑昏了头”。她关注了当时盛行的汉服贴吧,认真地做了好几天的功课,还加了不少商家的同袍群,就怕买到版型不正确的“影楼风古装”。这与汉服圈内严格的衣物形制、对山寨服饰的抵制不无关联。除了要买成衣,相关的配饰、鞋子、包包等周边产品自然也必不可少。据了解,一些高端品牌的配件,有时甚至比平价店铺的成套衣服还贵。“谁都知道盗版不对,但正版汉服店的过度溢价真的令人很无语。而且正版店的汉服也有不少质量低劣、设计拉胯、形制错误的问题。”小桔有些无奈。

为了避雷,汉服爱好者大多会关注圈内的头部KOL(意见领袖),通过他们的经验分享,整理出一份商家红黑榜,以减少试错的可能。“想完全不犯错,几乎是不可能的。基本上多踩几次雷,就有经验了。”

有人炒汉服

对于自身并无稳定收入的学生而言,汉服的价格不算便宜,但使用率却很低。除了参加漫展、汉服活动外,平日里能穿到汉服的机会十分有限。

“每次穿汉服出门,都少不了梳妆打扮、全副武装。如果日常上课或者工作也这么穿,时间就不够用了。”小林说。然而,这并没有消减一些人对汉服的热情。汉服爱好者小梦认为,比起穿着频率与舒适度,汉服“拍照好不好看”“有没有收藏价值”更重要。在汉服圈里,经典的款式很容易出手,如果是绝版的精美限定款,甚至可以炒出很高的价格。

高额利润之下,投机者们也开始进场。一位汉服大佬透露,她抢不到限量现货就会去找秒速代拍,没记清楚商家的上新时间就去蹲点捡漏,遇上古早的大热萌款一定要顺势拍下……

虽然行业上游炒得火热,但对于只想拍几张汉服写真的路人来说,相比起全套购入,租一套汉服显得更加划算。

目前,各大平台上也开起了“服饰+妆造+拍摄”一条龙服务的汉服体验馆,对刚入坑的汉服小白而言甚是友好,但更多的汉服爱好者还是愿意自己DIY(手工制作),“比起照片,更重要的是氛围。”而在汉服馆,当拍出好看的照片成为唯一指标,个人体验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这种感觉挺糟糕的,汉服好像变成了一种道具,而不再是与我有亲密连接的一种文化。”小林认为。

(摘自《青年文摘》)

猜你喜欢
汉服小林爱好者
特别怕冷
意林(2023年4期)2023-04-28 07:10:30
为梦孤独
意林(2021年11期)2021-09-10 07:22:44
汉服新“江湖”
金桥(2021年3期)2021-05-21 08:05:44
美食爱好者的随笔
趣味(语文)(2021年10期)2021-03-09 03:16:08
蝴蝶爱好者
高考前与高考后
意林(2019年16期)2019-09-04 21:00:12
上台说汉服
别来无恙
意林(2018年7期)2018-05-03 16:29:44
直播答题爱好者
汉服有礼
火花(2015年6期)2015-02-27 07: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