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红心猕猴桃最适采收期研究

2021-09-11 01:27:46王勤赵周曾娟邓秋月谯蓉邹雨伽蔺睿马建伟
江苏农业科学 2021年16期
关键词:苍溪县研究

王勤 赵周 曾娟 邓秋月 谯蓉 邹雨伽 蔺睿 马建伟

摘要:采用干物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采收期指标,在苍溪猕猴桃园区,分多个采收期,根据单果质量、干物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形指数、后熟时间、烂果率等数据,采用对比分析法、相关分析法,找出各项指标最佳阶段以确定最适采收期。研究不同采收期果实品型、品质及后熟等不同表现,分析海拔高度、品种熟性、栽培管理方式对采收期的影响,以确定最适采收期。苍溪地区海拔高度在600 m以下的园区在8月25日前后,600~800 m的园区在8月26日到9月1日,800 m及以上的园区在9月25日到10月10日,综合表现最佳,为苍溪红心猕猴桃最适采收期;红心猕猴桃较黄心猕猴桃采收期早40 d左右;同一品种低海拔园区早于高海拔,大棚内猕猴桃早于大棚外,大棚外猕猴桃又早于生态猕猴桃。各地可开展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发展不同品种和熟期猕猴桃,开发利用气候生态资源。采取大棚等措施改变园区局地小气候环境,可使猕猴桃提早10~20 d成熟采收,抢早进入市场;可以大力发展生态猕猴桃,满足健康养生等不同消费者需求。

关键词:红心猕猴桃;最适采收期;研究;苍溪县;采收期指标

中图分类号: S663.40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1)16-0134-05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地处四川盆地北缘,介于105°43′~ 106°28′E与31°37′~32°10′N之间,是红心猕猴桃原产地,红心猕猴桃第一县。苍溪红心猕猴桃特有的色香味深受消费者喜爱,响誉国内外。苍溪县地属亚热带湿润区域,具有得天独厚的气象条件,自然条件下1 000 m以下均可生长猕猴桃[1]。当日平均气温大于10 ℃,或地温大于11 ℃红心猕猴桃开始萌芽,当日平均气温大于13 ℃时春梢开始生长,16~32 ℃为适宜,23~28 ℃最好,16~19 ℃宜于开花,19~22 ℃宜于坐果,旬均温21~27 ℃适宜果实膨大[2-3]。苍溪县稳定通过10 ℃的初日为3月15日左右,4月上旬气温升至15 ℃以上。根据调研,苍溪红心猕猴桃一般在2月底到3月中旬萌芽,4月中旬到5月中旬为开花坐果期,5—7月果实进入膨大期,7月下旬到9月,果实膨大完成,内含物逐渐充实,品质形成,8月下旬到9月中旬先后进入成熟采收期。秋季11月中、下旬气温降至10 ℃以下时树体进入落叶休眠期。从萌芽到成熟采收共190~200 d,大于10 ℃有效积温为1 900~2 100 ℃。

不同品种、不同国家、不同气候条件和栽培技术下,猕猴桃采收指标存在差异。国内外研究者对猕猴桃属其他品种果实生长规律监测较多[4-12],张曾等研究了红阳猕猴桃成熟过程中脂氧基因表达与香气的关系[13],王瑞玲等对红肉猕猴桃新品种红实2号适时采收指标进行了研究[14]。叶开玉等对红阳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及主要营养物质动态变化做了研究[15]。红心猕猴桃原产地的苍溪红心猕猴桃采收期、品质影响因素等鲜有报道。本研究根据《猕猴桃农业气象观测规范》[16]选择果实发育期大于130 d为红心猕猴桃采收标准参考指标,采果取样从8月20日到该园区采收即终止;同一时间选择不同海拔、不同种植方式,同一园区分多个采收期,根据采样结果确定影响猕猴桃采收期影响因素及苍溪红心猕猴桃最适采收期。以期为扩种、引种、产业规划、精细化种植及广大经销商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和处理

本研究以品种红阳为试材,试验时间为2020年8—10月,地点为广元市红心猕猴桃主产区苍溪县(永宁镇、陵江镇、友谊村、桥溪乡、新观乡)及昭化区(紫云村)共6个园区。以五点取样法(图1)选择每个园区固定5株正常生长结果的猕猴桃树作为试验树,自8月20日开始,在每棵树上东、南、西、北4个方向选取4个成熟度一致、大小均匀、无病虫害和无机械损伤的果实进行品质测定。每3 d 取样1次,直至猕猴桃采收取样结束。每个果实编号,5点分别为A、B、C、D、E,每个点取4个果实编号如下:A1、A2、A3、A4、B1、B2、…、E1、E2、E3、E4。

1.2 测定项目和方法

獼猴桃果实带回室内立即测定果实农艺性状、硬度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率,后将所取果实放于室内,气温控制在20~26 ℃,避免阳光直射,摸拟自然存放,目测果实成熟度,待手轻压感觉已变软,再依次测定各项指标。

1.2.1 猕猴桃果实农艺性状 猕猴桃果实带回室内立即测定单果质量、长度、外径、果形指数。利用电子天平测量果实质量,用游标卡尺测定猕猴桃果实长度、外径(赤道线),并计算果形指数。果形指数=长度/外径。

1.2.2 猕猴桃果实硬度指数 用硬度计(数显式水果硬度计GY-4,靖量)钻头垂直对准果实顶端下压,测出硬度,取平均值。

1.2.3 猕猴桃糖度 用数显式糖度计数字测糖仪(数显折光仪LH-B55,陆恒生物)测定糖度,去掉赤道片的两端(待用),用滴管各取1滴果汁,放于测糖仪镜片上,搅匀,测定糖度(Brix),测2次,2次数据相差不超过0.5时,取较大值。转换开关测出温度和折光率(RI)。利用查算表对气温进行订正,得出订正后的Brix和RI。

1.2.4 猕猴桃干物质含量 沿果实赤道纬线切片厚度约3 mm,用电子天平称质量(鲜质量),放入托盘在烘箱65 ℃左右烤8~10 h,等放凉后称干质量,计算干物质含量百分率。

干物质含量百分率=干质量/鲜质量×100%。

1.2.5 腐烂率 计算猕猴桃果实腐烂率,腐烂率=烂果数/总果数×100%。

1.3 采收期标准

本研究参照四川省广元地方标准《猕猴桃农业气象观测规范》中猕猴桃采收期指标(表1),红阳猕猴桃果实发育期在130 d以上,实测果实的农艺、品质指标。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采收期单果质量、果形及糖度变化规律分析

陵江园区、永宁园区猕猴桃分多期采收,如8月20日为第1期,8月22日第2期,到8月30日共6期,比较分析不同采收期产量、品形和品质的差异。

2.1.1 采收期与单果质量的关系 将陵江园区、永宁园区不同采收期与单果质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Y1=-0.655 9X1+29 184;Y2=-2.304 4X2+100 781。式中:Y1、Y2為单果质量;X1、X2为采收期,日期用数值格式。

由图2-A可知,进入8月下旬,陵江园区红心猕猴桃单果质量先呈上升趋势,在8月26日达到最大值,为91.94 g,然后下降。图2-B为永宁园区大棚种植猕猴桃单果质量变化,可知随着采收期的延后,其单果质量不再增加,下降趋势明显。

2.1.2 果形指数 果形指数是表达果实外观形态的一个指标,果形指数越大,果实外观比例越自然协调,果实越好看。反之,果形指数小,果实呈扁圆和矮圆形。永宁园区、陵江园区果形指数分别于26日、28日达到最大值(图3)。生态果的果形指数明显大于一般红心果,果实呈长柱形,果形指数适中的果实横切面外边缘接近圆形,中心位置红色放射状完整,呈三角或多边星形。果形指数小的果实切面呈椭圆形,有的中空,中心放射线中断变呈“8”字形(图4)。

2.1.3 干物质含量 根据调研和实测数据,果实发育期在130 d以上,苍溪红心猕猴桃果实膨大完成,干物质积累过程趋于结束,干物质含量不再明显增加。由图5可知,永宁园区各个采收期果实干物质含量接近于18%,数据相差不大;陵江园区8月24日前有个波动,之后由18.88%下降至18.14%。2个园区各个采收期,干物质含量单项指标接近,均满足成熟采收的要求。

2.1.4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可溶性固形物主要是指可溶性糖类,包括单糖、双糖、多糖(除淀粉外,纤维素、几丁质、半纤维素不溶于水),平常喝的果汁一般糖含量都在100 g/L以上(以葡萄糖计),主要是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以达到9%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可以衡量水果成熟情况。实际的可溶性固形物较糖度数值更大。猕猴桃果汁中包含糖类、非糖类,如维生素、可溶性纤维等,这里用数显糖度计(折光仪)所测糖度,严格称就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故文中除特别说明外,可溶性固形物数据直接引用各表所列糖度。

从各个采收期数据来看,果实发育期130 d以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仍呈增加趋势(图6)。

采收期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关系可以表达为

y1=0.463 1x1-20 230;

y2=0.432 4x2-18 888。

式中:y1、y2分别为永宁园区、陵江园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x1、x2为采收期,日期用数值格式。

计算出r1、r2分别为0.961 0、0.947 7,通过了 α=0.01显著性检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采收期线性正相关达99%以上。永宁园区于8月24日、陵江园区于26日前处于趋上升期,分别达到11.00%、11.93%后,其上升斜率减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有限。

2.2 不同海拔高度果实数据分析

一般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海拔高度每上升100 m气温降低0.6 ℃。低海拔到较高海拔园区,猕猴桃萌芽、长叶、开花、授粉都更早,产量和品质形成完成时间更早,采收期相应也更早。将不同海拔高度同一天采摘的红心猕猴桃进行比较,陵江园区(海拔高度为460 m)较桥溪(海拔高度为 670 m)、新观(海拔高度为910 m)园区成熟采收期更早(表2)。其他园区,由于大棚种植改变了局地小气候,以及使用生物调节素等,海拔高度的影响不明显。

2.3 设施猕猴桃与非设施猕猴桃的比较

根据调研,广元市设施(大棚)猕猴桃从展叶、开花、结果,各主要物候期较非大棚园区平均提早 5~10 d。为减少取样偶然差异,将8月24日永宁园区、友谊大棚猕猴桃园区数据取平均值来代表大棚猕猴桃的情况,其他非大棚猕猴桃也取平均值,两者进行比较,结果(表3)表明,大棚猕猴桃较非大棚果形指数小8.33百分点,干物质含量小3.33百分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34.4%。根据调研,同一地点,大棚猕猴桃果实较非大棚成熟期平均约提早20 d。

2.4 红心猕猴桃与生态红心猕猴桃的比较

根据前人研究,通过使用生物调接剂,例如膨大剂[化学名氯吡脲(forchlorfenuron),别称CPPU],能够促进果实在田间提前成熟 缩短生长时间 缩短贮藏期或货架期的时间,甚至显著提高猕猴桃单果质量和产量[17-18],但同时也有使果实外观畸变不雅、风味变酸、加速软化和树势衰退等负面效应,目前它的使用受到严格限制。

生态红心猕猴桃是指采取有机施肥、实行物理灭虫、严禁喷施有毒农药、禁止使用膨大剂、严禁早采等影响果品质量的行为,实施了全程可追溯发展模式,参照执行绿色、有机猕猴桃生产操作规程生产的一类高品质猕猴桃。将一般红心猕猴桃果实(红心果)与桥溪园区生态红心猕猴桃果实(生态果)进行比较,结果(表4)表明,生态果果形指数较普通红心猕猴桃偏大18.2%,干物质含量相当,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52.3%,生态果干物质积累、品质形成是一个较缓慢的过程。

生态果发育期较一般红心猕猴桃明显延后,对生态果的取样改为每5 d取样测定1次。8月下旬到9月上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徘徊在4.1~5.4之间(表5),无明显增加,直到9月23日采收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6.8,接近采收标准。

2.5 不同采收期后熟表现

为研究不同采收期后熟情况,将各采收期所采收的果实留1/2,置于自然状态下后熟后再测定一次单果质量、干物质含量及糖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由表6、表7可知,苍溪红心猕猴桃后熟期一般为18~27 d,迟采收的比早采收的后熟时间短,这与孙红红等的结论[20]一致。8月26日陵江园区、8月22日永宁园区冒雨采摘的烂果率达到70%以上。进入9月阴雨连绵,紫云园区9月1日、5日阴雨期采摘的果实,后熟期分别缩短为12、16 d,其后熟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也比雨前采收果实减小(表8)。

3 讨论

猕猴桃采收期(D)影响因素定性描述为D=F(X),其中X=P×H×S×B;P为品种熟性;H为海拔高度;S为设施指数;B(bioregulin)为生物调节素等管理措施,这几个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尚待深入研究。各地可開展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20],利用地形海拔高差等,栽种不同品种和熟期猕猴桃,以满足市场需求;发展设施大棚猕猴桃,改变园区局地小气候环境,可使猕猴桃提早10~20 d成熟采收,抢早进入市场;红心猕猴桃采收应严格按照采收规程,选择晴天11:00前或16:00以后,戴手套轻拿轻放,避免阴雨天气采摘;发展生态红心猕猴桃,提供美味健康猕猴桃,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4 结论

进入8月下旬苍溪红心猕猴桃单果质量有一个小幅增加,达峰值后逐渐减小,干物质含量稳定在18%左右,采收期越延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采收期呈显著线性正相关。猕猴桃是后熟性果实。过早采收,水果干物质含量高、可溶性固化物少,果实含糖量不足,口感不好,而且后熟失水率高,甚至有的果实放置都不能软化后熟,反而僵化、烂果,从而影响消费体验。过晚采收水果单质量减少,掉果率增加,也不利于存贮。早采收果实较晚采收后熟期长,各地可在最适期内,按照储存时间长短需求适时采收。

苍溪红心猕猴桃成熟采收期最早于8月下旬,年际间差异可能由气候差异等引起。苍溪地区海拔高度在600 m以下的园区在8月25日前后,600~800 m的园区在8月26到9月1日,800 m及以上的园区在9月25日到10月10日,综合表现最佳,为苍溪红心猕猴桃最适采收期;红心猕猴桃较黄心猕猴桃采收期早 40 d 左右;同一品种低海拔园区早于高海拔园区,大棚内猕猴桃早于大棚外,大棚外猕猴桃早于生态猕猴桃。

参考文献:

[1]杨 波,胡建军,黄中华. 红心猕猴桃的丰产栽培技术要点[J]. 四川林业科技,2008,29(5):79-80.

[2]谯 蓉. 苍溪县种植红心猕猴桃的气候资源分析[J]. 种子科技,2017,35(11):52-53.

[3]蔺 睿. 苍溪县猕猴桃生长的气候条件分析[J]. 南方农业,2017,11 (29):15,17.

[4]宋 云,刘中新. 我国猕猴桃种植与气象条件研究综述[J].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8):41-47.

[5]刘旭峰,樊秀芳,张清明,等. 猕猴桃采收适期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2002,11(1):72-74.

[6]高丽萍,陶汉之,程素贞,等. 猕猴桃果实品质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1995,23(3):61-63.

[7]高丽萍,陶汉之,夏 涛,等. 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的研究[J]. 园艺学报,1994,21(4):334-338.

[8]杨 丹. 采收成熟度对“金艳”猕猴桃品质的影响[J]. 北方园艺,2018(2):141-145.

[9]卢 丹,赵武奇,曾祥媛,等. ‘海沃德猕猴桃应力松弛特性与品质关系[J]. 中国农业科学,2019,52(14):2548-2558.

[10]高 雪,章 印,辛 广,等. 不同成熟度软枣猕猴桃果实的划分标准及贮藏特性[J]. 中国农业科学,2019,52(10):1784-1796.

[11]张 承,王秋萍,冉 飞,等. 猕猴桃适宜采摘期确定及其贮藏性能[J]. 农业工程学报,2018,34(17):266-275.

[12]连 政,黄圆博,贾佳林,等. 不同采收期对软枣猕猴桃采后品质和细胞壁降解的影响[J]. 中国果树,2019(4):69-71.

[13]张 曾,曾维才,唐 维,等. 红阳猕猴桃成熟过程中脂氧合酶基因的表达与香气成分变化关系的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54(4):857-862.

[14]王瑞玲,李明章,王永志,等. 红肉猕猴桃新品种适时采收指标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33(12):1510-1513,封2.

[15]叶开玉,莫权辉,蒋桥生,等. 红阳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及主要营养物质动态变化[J].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4):127-131.

[16]广元市气象局. 猕猴桃农业气象观测规范:DB 5108/T15—2019[S].2019.

[17]庞 荣,任亚梅,袁春龙,等. 膨大剂处理对六种猕猴桃采收和软熟时品质的影响[J]. 现代食品科技,2017,33(8):235-242,210.

[18]苏 苗,罗安伟,李 琳,等. 采后O3处理对采前CPPU处理猕猴桃果实乙烯代谢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18,51(15):2980-2989.

[19]孙红红,戚佳攀. 红阳猕猴桃糖分积累规律的探讨[J].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6):955-956.

[20]金 垚,熊士斌,刘琰琰,等. 基于GIS的旺苍县红心猕猴桃生态适宜性区划[J]. 西南农业学报,2019,32(9):2141-2149.

猜你喜欢
苍溪县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苍溪县:解民困办实事 加大社保行风建设力度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苍溪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浅谈如何防范土地流转风险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苍溪县超伐林木被刑拘
绿色天府(2017年3期)2017-03-06 19: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