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勇
摘 要:基于提高公路工程养护水平的目的,围绕此课题做简单的论述,提出沥青路面养护技术的应用要点,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借鉴。根据沥青路面养护实践总结,要根据公路损害程度,选择适宜的沥青路面养护技术,编制完善的技术方案,做好材料与技术应用等的严格把控,进而保障沥青路面养护的效果。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路面;养护技术
1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发展概述
根据公路养护实践与技术研究总结,各地区公路运行环境与条件差异,公路预防性养护与大中修工程以及日常养护等,对技术的需求与要求差异,为满足养护需求相关人员不断加大技术研究与实践,获得丰富的经验。目前,常用的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如下:(1)APR全渗透型路面还原再生技术。(2)新型预融型活性橡胶沥青技术。(3)不粘轮乳化沥青特种粘层技术。(4)厂拌热再生技术以及新型BMH冷板冷铺沥青混合料技术等。路面养护实践中要结合公路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做好全过程技术应用质控,保障养护工作高质量落实。
2 公路工程中的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应用实例分析
2.1 案例概述
以贵州某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程为例,公路全线都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其中大部分路面结构层为(5 cm)AC-16沥青混凝土面层+(29 cm)水穩层。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路面表层与浅层沥青老化程度比较严重,具体为发白少油;细集料脱落;大规模毛细裂缝与表层渗水等。实施养护作业采用了APR全渗透型路面还原技术,通过技术应用使得路面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2 技术方案
采用的APR全渗透型再生还原技术,使用的是粉红色工程乳剂,采取人工涂刷或者机械撒布的方式,应用到出现病害问题的路面上,之后撒布石屑裹附多余的APR再生剂,使得路面的外观与性能均得到有效恢复,同时延缓与推迟路面老化。此次路面养护使用的还原再生剂,为由独特的环烷基原油提炼并且和树脂混合获得的工程乳剂。
2.3 技术要点
(1)封闭交通。养护作业期间采取半幅封闭道路的方式,也就是只封闭养护道路某路段内单侧一个车道,组织开展养护作业,其他车道保持通行状态,当施工完成后进入下个车道或者路段作业。按照安全作业的规定与要求,做好以下程序的控制:1)组织安全员在施工作业区间尾部,负责指挥交通,疏导现场的车辆;2)标志车A占据作业车道,封道工作人员在车辆后以50 m间距按照次序摆放标志牌,比如前方施工牌与禁止超车牌等;3)标志车B运载隔离用的安全锥在现场缓慢行驶,工作人员以5 m间距为标准摆放安全锥。4)完成养护作业后,将放置的标志牌和安全锥收回。
(2)清扫与撒布作业。借助洒水车,对路面进行清洗,清除存在的浮土,当路面干燥之后结合运用人工与机械作业的方法清扫。全部清扫干净后,组织开展撒布作业。准备作业所需的撒布设备,将调整好的APR还原液均匀地撒布到路面。通常来说,要进行0.6 h~1.5 h的还原养生,使得撒布的还原液可以慢慢渗透到表层沥青。观察还原液的颜色,当暗红色的还原液颜色逐渐褪去并且被路面完成吸收,完成此部分操作。
(3)撒沙作业与清扫处理。基于保证路面养护达标的目的,选择3 mm~6 mm粒径大小的中砂,优选机制砂或者玄武岩石屑,将材料覆盖到破乳后的作业区域,使用量为1 kg/m2~3 kg/m2。完成胶轮复压之后,使用路面清扫车开展清扫作业,清扫收集的细砂可再利用。完成清扫处理后,可开放交通。
2.4 技术的应用优势
从APR全渗透型路面还原技术的应用实践总结,具有以下优点:(1)材料循环利用。(2)经济性强。不同于传统的养护手段,比如表层处理等,此养护技术的成本比较低且性价比高。预防性养护成本显著低于微表处理技术、含砂雾封层技术以及薄层罩面技术。(3)美观性。采用APR全渗透型再生还原技术手段,能够使得泛白缺油的沥青路面恢复到原来的润泽与饱满状态,使得路面性能水平得到原来的水平。技术应用的安全性可得到有效控制,不会给路面的摩擦效果带来影响。
3 公路工程中的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应用策略总结
3.1 合理选择养护技术
目前来说,公路工程中的沥青路面养护实践中可选择的技术很多,不用技术的适用条件不同,并且技术应用成本与效益差异,因此要做好技术对比分析,选择适宜的技术手段,保障路面问题得到有效处理。这需要在制定路面养护技术方案时,做好公路沥青路面情况的调查,掌握路面病害的程度与特点,选择可有效处理的技术。对设计的沥青路面养护技术方案,要围绕处理效果与成本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分析,看是否能够达到低价高效处理的要求,确保养护工作得到有效开展与落实,解决沥青路面存在的问题[1]。
3.2 做好材料质量的把控
公路工程中的沥青路面养护施工作业,无论采用何种技术,都必须要注重养护材料的质量控制,认真检测与检查,保障养护质量达标。实践中要制定完善的材料质量管理制度,细化落实到采购部门和库存管理部门以及施工班组等,发挥相关岗位人员的力量,做好材料质量的全面把控。结合沥青路面养护作业使用的材料类型与特点,积极引入检测新技术与新设备,对原材料和半成品与成品进行严格检查,保证沥青路面养护作业质量达标。实践中要注重提高材料管理水平,积极探索新方法与新手段,为沥青路面养护作业的开展提供支持与保障,切实保障公路运行的安全性与效益[2]。
3.3 落实技术交底
近年来,各地区积极探索新技术,为公路工程中的沥青路面养护提供支持,涌现出很多新工艺与新设备以及新材料等,使得技术应用管理面临很多挑战。为保障沥青路面养护工作落实到位,要注重前期的施工技术交底,使得施工作业人员能够掌握技术的要点,做好严格有力的把控,最大程度上保障技术应用价值的实现与发挥,促使技术应用效益得以实现。若采用复杂的技术与工艺,则要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必要时利用三维技术进行施工模拟分析,使得施工作业人员能够掌握技术要点与应用方法,切实保障沥青路面的处理质量,创造更多的效益[3]。
3.4 做好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
根据沥青路面技术应用管理需求,配置充足的管理人员,负责沥青路面养护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把控。围绕作业面的准备与施工组织工作,督促相关部门与人员落实工作,为后续的沥青路面施工作业提供支持与保障,确保此项工作高质量落实与开展。当完成一道工序施工作业后,要组织开展质量检验与检查,分析是否存在质量问题,若存在养护质量不达标的情况,则需要进行整改,确保道路养护工作效益目标的实现[4]。
3.5 做好施工安全管理
受到通行条件与需求的影响,很多时候作业现场处于半封闭的状态,必须要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这需要加大沥青路面养护作业的安全投入,配置充足的安全防护资源,为现场安全防护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组织安全作业人员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保障工作,围绕施工现场做好安全检查,确保施工作业处于无安全隐患的状态下进行,最大程度上保障作业的效益与效果,实现沥青路面养护作业的安全效益目标[5]。
4 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中的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应用,要围绕质量与安全做好严格把控。文中结合实例,分析了某项技术的具体应用,提出围绕材料与现场等实施效果控制的策略。通过不断强化养护技术管理,切实保障养护技术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叶友胜.公路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施工工艺研究[J].交通世界,2020(27):54-55.
[2]赵喜红.公路施工中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2020(27):68-69+72.
[3]吕兴建.新铺沥青路面下面层碾压完毕后局部泛黄研究分析[J].科技视界,2020(26):60-61.
[4]韦建飞,韦黎,陈文.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振荡压实技术的运用[J].交通世界,2020(26):85-86.
[5]陈海威,张映星,杨柳文.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J].交通世界,2020(26):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