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玉英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由此可见,教育者培养人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有道德有素质的学生。新课改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进行情感教育,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进行立德树人对老师们也是一大考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教育;立德树人
一、立德树人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三观的黄金阶段。将道德教育渗透到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方法。“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课堂上,老师除了讲授专业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渗透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具有道德素养的孩子,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基。小学阶段把学生的品德培养得越好,将来人就能做得越好。
二、数学课堂实施立德树人的策略
从学科性质来看,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像数学家们一样严谨、锲而不舍的研究精神,高尚的道德品质或良好素质是教师们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是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的几点思考。
(一)榜样示范引领
小学生,可塑性很强。每个科任老师在校园生活的一举一动或者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即使是教师也要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端正自己的行为,给学生做一个榜样示范。尤其是在课堂上教学时能够多用鼓励性表扬語,如你今天很认真哦,比昨天努力了;你今天很热心助人,点赞。课堂上老师也要平等对待学生,不能以老师的身份居高临下。对学生说话时谦虚礼貌,让学生收发作业本或者做事时多用“谢谢你”“辛苦你了,宝贝”“加油,努力”,无形中,学生慢慢的学会了教师的会体贴人,懂文明礼貌,努力上进的优良品质。相反,如果教师行为举止随便,学生也很容易被这个坏榜样影响,导致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所以,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变成优秀的榜样,才能培养优秀的学生。教育,其实就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
(二)坚持以人为本
小学数学是一门需要勤动脑思考,勤动手计算的学科。进行教学设计备课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思维特点,坚持以人为本,还学生于课堂主体地位。设计适合的教学过程,用学生能理解能接受的方法开展教育教学。老师在数学课堂上进行的一些情感渗透,一些严谨严肃的思想道德教育都会悄悄的在学生心中留下影响力,因此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的情感思想教育必须是积极向上的。教学过程中的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可以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团结精神、沟通的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提高综合素养。如在三年级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竖式时,可以用学生在植树节植树的情景引入,教师在此处就可以渗透环保、爱护花草树木等情感教育,让学生获得了道德教育。而后,又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将课堂还给学生,而学生在小组内协商分工合作,几人一起动手探究,能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三)巧用数学史料
古代数学史在数学教材编排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地位,很多课题都涉及到了一些著名的古代数学家或者数学发展史。教师可以在课室的墙上张贴一些数学史或数学家的挂画,课堂上让学生了解数学家或数学发展历史,这些举措都可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增强爱国情怀。我国数学文化发展历史悠久,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数学史素材一般以注解的形式出现在课本,这就需要教师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课堂上采用数学史或名人事迹榜样作用,巧妙的运用这些素材。或将数学的发展史插入教学过程中,或将挖掘、穿插数学历史人物的事迹。如学数字时,了解数学史结绳记事;如学圆周率π时,教师可以介绍祖冲之,他是数学史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的数学家,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从很小的时候起祖冲之便“专功数术,搜烁古今”,对数学和天文学充满了兴趣,刻苦钻研,做到亲自观察、测量。这个事迹触动了学生的心灵,某种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积极学习数学的态度和学习热情,学习祖冲之锲而不舍的探究精神与价值观。而且圆周率的历史还可以扩展拓展到外国的发展史料去,让学生了解课外知识,触发他们对国家荣誉的自豪感,增强爱国情怀。这样,巧妙的利用数学史料和数学家们的事迹,无形中就为学生们的学习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四)改进教学评价
旧教学模式下,教学评价方式单一。新课程改革强调评价内容多元化和方法多样性,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课堂上可以多采用师生互评、小组评价或生生互评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教师在课堂上评价学生收获时,可以根据其教学目标的达成给予恰如其分的肯定和鼓励,表现突出的给予更大的表扬;而小组间评价时,教师可以趁机表扬分工明确,团结意识强的小组,引导其他小组的同学学习;生生互评时,也可以让其余的同学知道哪些良好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值得让自己以此为榜样,激发上进心,学习优秀的同学认真积极学习的品质。这样的课堂,也在无形中就进行了德育教育。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学生知情意行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更有效地实现核心素养、道德素质的提升,更能实现教育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包正锋.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究[J].德育天地,229.
(作者单位:惠州仲恺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沥林镇迭石龙小学,广东 惠州 5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