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强 邱绪云 宋裕民 尚冉琦
摘要:针对棉田的工作环境和作业需求,对联合整地机动力传动系统进行匹配研究,从而提高其传动效率。根据棉田实际作业需要,初步确定整车设计性能要求,制定动力传统系统布置方案,并通过给定的整车参数及要求的性能目标,进行科学的理论计算。使用AVL CRUISE仿真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和任务,进行动力性能仿真,通过分析仿真结果,验证初始拟定的动力匹配方案的合理性。
关键词:CRUISE软件;动力匹配;仿真分析
中图分类号:S2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57X(2021)05-0008-03
0 引言
在当今,我國农业机械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出现了耕地减少、能源危机和作业成本明显提高的问题。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整体也较低,主要是以单个小型农机具为主,多次进地进行翻、耕、耙、起等多项作业。目前我国大多个体农户的耕地面积还是较小、农业技术水平较低、经济实力较低,大功率的拖拉机仍不能得到大范围的使用。棉田中作业车辆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一种棉田联合整地机为研究对象,对车辆进行动力传动系统的设计,以达到棉田作业的使用性能要求。首先根据棉田的实际作业环境,拟定车辆的基本性能要求;再确定动力传动系统方案,并进行相关的理论计算。结合实际工作需求对发动机、变速箱和减速机进行参数匹配。最后使用AVL CRUISE软件建模仿真,验证理论计算的合理性,最终确定棉田联合整地机的动力传动系统匹配方案。
1 车辆性能要求及动力系统构建
1.1 车辆性能要求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棉田的选址通常首先选择平原,其次为高原和丘陵。因此,联合整地机的工作环境可以总结为:地势较为平坦、以土路为主、需要一定的爬坡度。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
首先动力输出轴将车辆的发动机动力输出,经万向节传递给变速箱动力输入轴,再经由变速箱的锥齿轮变速,由变速箱输出轴输出动力,经过变速箱再驱动深松铲进行整地作业。
据此初步拟定棉田联合整地机基本参数如表1所示。
根据棉田作业特点,联合整地机需要满足以下三个设计要求:最高车速不小于20km/h,最大爬坡度不小于35%,0-30加速时间不超过22s,最大牵引力不小于5500N。
1.2 动力系统构建
根据棉田作业环境的需求,需要精确控制车辆的行进速度。综合考虑当前技术的发展现状、车辆的作业需求,选择柴油机驱动的动力传动系统结构方案比较合理。如简图2所示,发动机连接两档变速箱,变速箱将发动机动力传至减速机,通过减速机的减速、增加转矩,最终将发动机的动力传至驱动轮,带动联合整地机工作。
2 动力传动系统参数的初步确定
2.1 发动机性能参数确定
2.1.1 发动机最大功率的确定
①最高车速时的发动机功率计算。
对于棉田联合整地机而言,因为在果园内作业,考虑到棉田地势的特性,车辆常规行驶速度可能会低于最高车速。更重要的是棉田联合整地机需要具备一定的爬坡能力,以适应棉田特殊地况,满足所需的性能要求。从这几个方面分析,车辆要有一定的后备功率,综上所述,根据车辆的最高车速,确定发动机的额定功率。
(1)
式中:Pe1—发动机最大功率,W;η—传动系机械效率;Cd—为空气阻力系数;A—为车辆迎风面积,m2;νmax—车辆的最高车速,m/s。
②最大爬坡度时的发动机功率计算。
棉田整地机在工作中,若坡度角为α时的车速为να,则此时的发动机功率值为:
(2)
式中:α—工作中的坡度角。
③整地机工作时的发动机功率计算。
作业机具在车辆牵引作业过程中,发动机功率一部分用以驱动整地刀具旋转,一部分用以牵引整机前进。根据功率计算公式,有刀片切削土体时消耗的功率:
(3)
(4)
(5)
式中:P1sd—单个刀片切土功耗,W;Vs—刀尖切土线速度,m/s;S1—单片刀面与土壤接触面积,m2;l—深松刀螺旋布置螺距,m;γs—松土容重,N/m3;μ1—土壤与钢的摩擦系数。
2.1.2 发动机最大扭矩及对应转速范围的确定
同样,在爬坡的工况时,发动机需要在爬坡瞬间输出充足的扭矩,来完成爬坡工作。棉田整地机所选配的发动机的最大扭矩需要满足的表达式为:
(6)
式中:η—车辆传动系统效率;αmax—为车辆爬坡的最大坡度角;imax—为车辆爬坡的最大坡度值;r0—为减速器的传动比。
为保证设计的棉田整地机能在常规速度下平稳运转,发动机的额定转速由车辆行驶的常规速度进行确定:
(7)
发动机的最高转速由下面的公式确定:
(8)
式中:ne—为发动机额定转速,r/min;ig—为变速器的传动比;io—为减速机的减速比;ve—为车辆行驶的常规速度,km/h;r—为车轮半径,m。
按照以上公式,带入数据,即可进行发动机参数的计算。得出发动机参数理论算值:额定功率122kW,额定扭矩286N·m,综上所述,结合市面上供应商产品信息,初步选定发动机性能参数。
2.2 传动比计算
传动机构的作用:按照总的传动比将发动机输出的转速进行缩小,转化成车辆所需的车速;并且,根据总传动比把发动机输出的扭矩进行扩大,传递到驱动车轮上。所以,传动系统的作用,是整个动力匹配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①通过车辆最高车速确定最小传动比范围:
(9)
②通过车辆实际工作最大爬坡度确定最大传动比范围:
(10)
在设计棉田联合整地机传动系时,为了保证车辆在松软地面上行驶时的附着力,应保证在低速下车辆的稳定行驶,则最大传动比同时应满足:
(11)
3 基于CRUISE的整车动力性经济性仿真
3.1 CRUISE仿真软件概述
应用于车辆动力系统仿真分析的CRUISE软件,能实现不同种类型的车辆动力系统模拟的构建和仿真。AVL CRUISE软件在同种仿真软件中,在模型搭建界面有着模块化的特点,因此在车辆、发动机行业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AVL CRUISE软件中设有各种自定义的汽车模块:车身模块、发动机模块、变速器模块等。用户可以按照制定設计方案的需求,能建立各种不同车辆模型。AVL CRUISE软件在对用户建立的仿真任务进行仿真时,通过模拟驾驶员的真实反应,使其仿真的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仿真过程实时显示控制过程,人性化智能处理模式。
3.2 整车仿真模型建立
在进行仿真工作之前,需要在软件中建立合理的仿真模型。依照本文中所确定的动力系统布置方案,建立起相应的整车模型,同时将车辆的参数输入各个模块。模型的搭建包括:车身模型的搭建、驱动系统的搭建、控制系统的搭建等。并且要将各个模块连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个系统,进行联合工作。本文所搭建的模型如图3所示。
3.3 主要计算任务的设置
3.3.1 爬坡度仿真任务的建立
棉田联合整地机的动力匹配性能对车辆的爬坡性能具有一定要求,为了检验车辆在仿真情况下的爬坡度能否能达到设计要求,进行爬坡度仿真。
3.3.2 稳态行驶性能任务的建立
将车辆载荷设置为满载状态。联合整地机在棉田工作时,需要考虑车辆的稳定行驶状态,利用软件计算各档最高车速。
3.3.3 全负荷加速任务的建立
车辆的加速能力表现为从加速开始到加速结束过程,稳定在设定速度下的全部时间作为评价指标,通常包括原地起步到常用车速加速时间。车辆由车速为零开始,在适时条件下换挡,达到最大的整车加速度,车辆由零加速至指定车速的时间。
3.3.4 最大牵引力仿真任务的建立
最大牵引力,能够反映出驱动力矩的大小,进而反映出车辆的动力性能。对于棉田联合整地机来说,最大牵引力不能过大,剩余的驱动力矩会剩余过多,使得能量剩余,造成额外的浪费。同时,最大牵引力不能太小,会使得驱动力矩不足,从而影响作业车辆的正常行驶和爬坡能力。因此,要求车辆最大牵引力稍大于理论计算,并且有少量剩余。
4 仿真结果分析与验证
当AVL CRUISE软件在对任务进行仿真时,监测控制系统可以在界面下方实现实时显示仿真界面,同时显示仿真的进度、车辆的行驶速度、发动机输出的扭矩等参数。待仿真进程完成后,取得仿真结果,再进行科学分析。
4.1 各档爬坡度仿真结果分析与验证
车辆爬坡度仿真结果如图4所示,当车速达到4km/h时,达到一档最大爬坡度42.89%,并且随着车速的增加爬坡度不断下降。
4.2 各档最高车速仿真结果分析与验证
车辆最高车速曲线如图5所示,软件的result报告显示,一档的最高速度达到9.82km/h,二挡的最高速度能达到24.2 km/h左右,最高速度大于20km/h,符合设计要求。
4.3 全负荷加速仿真结果分析与验证
如图6所示,在0-19km/h阶段,车速变化相对迅速;当速度大于20km/h时,发动机达到最大功率,车速变化逐渐趋于平缓。得到Cruise软件的result结果,找到该车具体的全负荷加速任务结果,车辆由静止加速至20km/h所需时间为16.20s,符合设计要求。
4.4 最大牵引力仿真结果分析与验证
如图7所示,车辆挂入一档随着速度的增加车辆牵引力不断增加,当车速到达9.4km/h时牵引力达到最大值6125N,之后随着车速的增加最大牵引力逐渐减小。
综上所述,现将车辆仿真值与理论值对比:车辆各档最大爬坡度仿真值42.89%,理论值35%;车辆各档最高车速仿真值24.2km/h,理论值20km/h;车辆全负荷加速仿真值16.2s,理论值20s;车辆最大牵引力仿真值6125N,理论值5500N。通过对比可以得到,拟定的动力匹配方案符合设计要求。
5 结论
根据棉田作业的性能要求,确定动力系统的关键参数,再进行理论计算。最后使用AVL CRUISE对设计动力传动系统动力性能进行仿真,通过仿真结果达到,设计的动力传动系统方案符合设计要求。棉田联合整地机动力匹配方案:采用柴油发动机机驱动,发动机额定功率122kW,额定扭矩286N·m;采用两档变速箱,一档传动比11.5,二挡传动比28.6。
参考文献:
[1]崔丛学.基于AVL CRUISE的某小型货车动力传动系统优化匹配[D].青岛理工大学,2015.
[2]余志生.汽车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韦伟.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研究[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8(06):150.
[4]邹娇蓉,李晨硕,吕阳雷,李继光.对研发我国专业型果园轮式拖拉机的思考和建议[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17(05):1-4.
[5]金旭,杜宪峰,刘厚全,程贵刚.某中型卡车的动力匹配及仿真计算[J].汽车实用技术,2019(15):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