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出版事业的开拓者李达

2021-09-08 17:23:15侯俊智
阅读时代 2021年9期
关键词:中央局出版事业李达

侯俊智

李达(1890—1966),湖南永州人。青年时期的李达,曾于1913年和1917年两度赴日留学,先在日本学习探矿冶金,后师从日本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河上肇钻研马克思主义。1920年夏,李达抱着“寻找同志干社会革命”的目的从日本东京回国,与陈独秀等人发起成立上海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共产党》月刊并担任主编,还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工作,1921年2月起任上海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代书记。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李达被大会推举为中央局宣传主任,与书记陈独秀,组织主任张国焘共同组成中央局工作部。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建党初期宣传工作的领导人,李达为党的早期出版事业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党的一大召开后不久,李达在自己上海的住所——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现老成都北路7弄30号),创办了党的第一家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据李达本人在世时回忆,党的一大后不久,他就在自己的家中展开了人民出版社第一批图书的编辑出版工作。他把自己在二楼的卧室当作编辑部,夜以继日地忙碌。编辑、校对、付印都是李达亲自经办。经费不够,他就靠给商务印书馆写稿拿点稿费来补贴。

编辑工作之外,李达雇用了一个工人承担包装书籍和递书籍的工作,分发到外埠去的图书则由轮船水手及杂务工输送。李达新婚的妻子王会悟有时也会帮助他做一些出版上的事情。据中共一大代表刘仁静之子回忆,因协助筹建中央局工作部,刘仁静留在上海一个多月,也参与了出版社的部分工作。在通往二楼的木楼梯下,有一块6平方米的地方,放着一张书桌,协助李达开展出版工作的同志就在这里办公。

据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当时上海的政治环境恶劣,党还处于地下活动状态,为了不被敌人搜查到,李达常常把刚印刷出来的新书隐藏在厨房的柴火下。

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通过李达的辛勤努力,一本本马克思主义中文译本陆续出版了: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修订)、袁让翻译的《工钱劳动与资本》、沈泽民翻译的《讨论进行计划书》、王静翻译的《共产党礼拜六》、李墨耕翻译的《劳农政府之成功与困难》,以及李达本人翻译的《劳农会之建设》,还有《马克思纪念册》《李卜克内西纪念》《两个工人谈话》等宣传册……这些图书的出版,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和广泛传播。

1923年11月,人民出版社停办后,李达回湖南工作。后来,李达投身教育事业和从事学术研究,成为卓有建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1937年5月,李达在上海出版《社会学大纲》。在延安的毛泽东反复阅读了10遍,誉之为“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列主义哲学教科书”,号召党的高级干部学习此书。他还在一次小型干部会议上提到李达1936年出版的《经济学大纲》时说:“李达同志寄我一本《经济学大纲》,我现在已经读了三遍半,也准备读它十遍。”

李达所开创的党的出版事业,被后来党的出版工作者所继承。

(作者系人民出版社编审)

責编:王晓静

猜你喜欢
中央局出版事业李达
南方局全称的历史由来
红岩春秋(2022年1期)2022-04-12 14:16:07
在武汉大学拜谒李达塑像
李达与党的基础理论建设
李达:为武大建设殚精竭虑
李达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体系化阐释
中共中央局组织谱系考析
党政论坛(2021年1期)2021-01-20 05:33:27
疫情时代的出版和阅读
时代人物(2020年19期)2020-11-12 07:31:12
党的出版物的党性原则及其现实意义
新闻世界(2016年5期)2016-06-01 08:29:29
党的一大选出的中央机关考辨
盲文出版事业的未来走向——基于盲人读书现状及未来需求的调查研究
出版与印刷(2015年4期)2015-01-03 08:3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