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商科技能人才校企双元育人机制创新研究

2021-08-24 07:05:30谢阳越倪莹莹
现代农村科技 2021年9期
关键词:商科产教校企

谢阳越 倪莹莹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05)

1 引言

近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生产、流通、消费、支付等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商贸服务业经营模式完成了线下门店—线上虚拟网店经营—“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过程。但商科技能人才培养与实际产业企业要求差距愈来愈大,这对商科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机制,发挥企业在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产品实训、研发平台和环境,利用各自优势,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思维,成为了重要教育内容。

2 产教融合背景下国内外高校商科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2.1 国外产教融合模式下高校商科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现状分析。产教融合职教模式起源于欧洲,它是指,一方面产业企业主动作为,积极设立技能培训中心或携手高校共同培养所需人才;另一方面学校主动寻找企业,协同设计培养方案,为企业或产业输送所需的技能人才。

从人才培养模式看,国外比较典型的职业教育商科类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德国“双元制”和瑞士“三元制”、美国和加拿大的“CBE模式”。从培养目标来看,特别重视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同步发展,注重不同专业间的“嫁接”,以培育复合型人才。从课程内容来看,把职业教育课程简化成岗位培训课程,让学生根据未来拟应聘岗位进行课程学习,以服务实际的产业发展需求。从教学内容和方式来看,基于产业环境下典型工作任务,引领学生学习系统化全面掌握工作过程技能。

2.2 国内高校产教融合商科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现状分析。国内高校对产教融合下商科类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起步晚于国外,但正不断探索与完善中,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如下:从培养模式来看,政校企“三螺旋”深度合作模式、产学研或现代学徒制方式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从培养路径来看,借助产业专业群建设协同培养或校企协同成立校企园或产业学院培育;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来看,将通识教育纳入实践教学体系,实现通识教育实践教学系统动态化。

3 我国产教融合商科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产教融合校企双元培养的商科技能人才合作还处于较低层次,人才培养跟产业实际需求的差距还比较大,人才培养体系难以达到新经济下商贸服务行业的人才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传统高职培养商科技能人才的方案存在缺陷。表现为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而跨专业学习能力培养不够,已经不符合现在产业转型升级对商科技能人才的要求。需要融合其他专业或行业的知识,把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执行能力、工作计划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造能力、职业态度等能力融合起来。

3.2 传统高职培养商科技能人才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很多新技术实务课程在专业中很少涉及,原有的课程体系不适应新商科行业的要求,要充分吸纳实践部门进行师资合作培养、课程内容设计、实践教学计划修改、教材编写等。要建立新商科理论和实务交叉、产学研政合作的跨专业、跨单位、多方向的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机制,才能形成资源集聚、智力聚焦的协同培养优势。

3.3 产教融合背景下商科技能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不完善。具体表现在:不稳定的合作关系、融合过程障碍较多、单一的合作方式、合作内容浅层化,资金经费支持不够有力,师资团队建设滞后,评价体系缺位等,这些问题造成人才在企业的不适应和不适用,使得实际效果与预期差距较大。

4 构建产教融合下商科技能人才培养校企双元育人机制创新的探索——以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4.1 深化产教融合,多主体制定科学合理的商科技能人才培养方案。面对加速发展的“互联网+经济”,商贸服务行业的竞争白热化,以往培养商科技能人才方式已不适合。这就需要完善产教融合下以商科技能培养为重心的人才培养方案,需深度融合企业需求、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商科行业知识与专业教育、以赛促课教学模式与商业技能的有机结合,优化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商业技能培养教育体系。

以湖南区域经济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所需的商科技能人才为目标,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应进一步与已建立教学实践基地的相关商贸流通企业签订相关协议,以产业企业为主导,展开深层次的合作,而非过去单一的一种订单班培养模式,定期组织校企双方精英代表共同研讨,实时更新调整完善紧跟产业发展需求的人培方案,实现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目标。

4.2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共同设计行业实用性强的教学内容。针对线上、线下相融合商业服务经济特点和要求,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应深化与行业企业合作,不断更新调整课程内容,加入当前商业领域产业发展所需的新知识、新业务、新技术,突出产业发展所需商科技能专业实验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模块化课程体系,全面改进教学计划。

一方面,以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群对接湖南农业服务业(特别是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业)和湖南现代商贸流通业(新农村流通服务业)”为核心,开设包括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国际贸易、连锁经营、物流管理等通用的商科类平台型课程,夯实学生的商科基础,通过共享课程资源、创新集约管理方法,形成知识互补,构建起一个有机体。

另一方面,加快专业教学改革,通过把国家技能竞赛的相关内容与专业课教学相结合,实现以赛促课,有效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如对计算机、英语、数学等主要公共课实行分层分类教学改革,引入新知识,在专业课教学中开展以案例式、研讨式教学为特色的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推进教师科研与教学内容的互动,将教师的研究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等。同时可以引入非商科专业课程,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工科、理科、技术方面的课程,通过商科与工科、理科、技术融入式的教育,培养商科学生的非商科综合技能。

4.3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商科技能校内外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应深化产教融合双元育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采取走出校园到企业挂职锻炼方式,力争让每一位高职教师到自己所教授的行业或产业企业挂职锻炼,熟悉企业或产业生产的全过程,知晓实际工作中所需的商业技能,以便在课堂上针对性的开展教学,而不是照本宣科式的教学,从而补齐教师缺乏实践能力的短板;另一方面,以产教融合为中心,引进企业或产业优秀的技能大师,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组建产学研教研室,共同编写教材,采取导师制的方式,立足长远指导安排学生的学习与实践,创新培养模式,将理论与实践完美衔接,最大化用好企业人力资源。通过校企师资互聘共享,实现产业与教育的互动共赢,加快“双师双能型”产教融合教师队伍的建设。

5 结论

网络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对商科类专业人才素质和技能的新要求,使得未来培养商科技能人才应采取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创新机制的路径,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培养商科技能人才的理念,以培养合格的商科技能人才为目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创新与企业高度融合和开放的双元育人机制。协同设计商科技能双元育人体系,共同开发商科技能领域所缺的教材,打造一支既懂专业知识又精通实际技能的商科技能创新育人团队,培养商科技能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区域内湖南省商科技能行业企业输送合格人才,解决商业产业领域发展所需的商科技能应用型人才紧缺的问题。

猜你喜欢
商科产教校企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 03:25:38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6:56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商周刊(2018年22期)2018-11-02 06:05:30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商科院系建立咨询委员会的思考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50:41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现代企业(2015年1期)2015-02-28 18:4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