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波 于钊泽
(1 中央储备粮三门峡直属库有限公司 472000)(2 杭州萧山粮食购销有限责任公司 311200)
富氮气调储藏是建立在生态学理论基础上的一项绿色环保储粮技术,主要是通过改变粮堆中的氮气和氧气比例,防治储粮害虫、抑制霉菌繁殖,从而达到保持粮食品质,确保粮食安全的目的[1]。萧山国家粮食储备库结合仓房特点以及储粮特性,对浅圆仓进行了智能充氮技术改造,并组织开展了试验应用,对智能充氮系统、气调储藏对储粮害虫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
1.1.1 仓房基本条件 选取浅圆仓Q01、Q02、Q04、Q05、Q06、Q08、Q09为试验仓。各仓直径20 m,仓容5000 t,檐高34 m,装粮设计高度27.5 m;仓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总厚度200 mm;仓顶钢筋混凝土结构;通风系统为地上笼。每仓仓顶有轴流风机(型号:135-5.6A)2台、通风口2个,仓底通风口2个。储粮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气调仓储粮基本情况
1.1.2 制氮及检测设备 PSA变压吸附氮气机,型号SCM-150,氮气产量150 m3/h,氮气输出浓度>99.5%,负载功率59.5 kW;E4000便携式多种气体检测仪;仓外测虫仪;空气呼吸机;浓度检测管。
1.1.3 智能控制系统 绿色充氮气调储粮智能控制管理系统由前端仓房应用设备、网络信号控制系统和远程数据控制系统三个部分组成。前端仓房应用设备:主要在仓房内部、通风口处安装高精度进口氧气浓度检测传感器2个、压力传感器2个、电气控制箱1个、电动阀门组4组;仓温传感器1只。系统网络信号接收和发送选用有线控制模式;远程数据控制系统采取中心机房计算机控制方式。系统采取上充下排模式充氮,环流模式均衡氮气。
1.2.1 气调仓改造及准备 改造Q04、Q06、Q09上卸粮口闸阀,侧壁闸阀,蝶阀;上层人孔盖板下方更换密封圈,加装环流管蝶阀;测温孔上方增加直径260 mm厚5 mm圆形钢制盖板,盖板下增加3 mm厚耐磨腐蚀橡胶垫圈,盖板四周增加紧固螺丝,盖板密封后周围采用结构胶加强密闭。气密性改造后,仓房气密性提升明显。同时分别在空间,粮堆中心2 m处,仓底排气孔设置气体检测点。Q06号仓在粮堆下5 m处、10 m处增设两处气体检测点。整仓密闭,检测侧仓房气密性并补漏。
1.2.2 富氮气调 从粮堆上部充气,排气孔排气,持续充气,排气孔浓度小于目标浓度3%~5%时,停止充气,开启环流风机,均匀粮堆浓度。根据仓内浓度情况重复此过程,当粮堆各监测点浓度达到目标浓度时停止。同时在排气孔浓度达到90%时,尾气通入另一气调仓库,从而实现废气利用达到节能的效果[2]。气调过程中,有虫仓氮气浓度低于98%时及时补气;无虫仓氮气浓度低于95%时及时补气[3]。
1.2.3 浓度检测 充氮气调期间每天定时检测空间浓度、粮堆浓度、环流管浓度以及仓房压力并记录,根据仓房浓度合理调配仓房充氮时间及流量。
1.2.4 粮情检查 气调过程中,采用仓外害虫采集器,通过预设管道,检查虫害发生情况,必要时在多人防护下,佩戴空气呼吸机进仓检查害虫等粮情。并在气调结束后评估杀虫效果,计算能耗。
从表2可以看出,氮气浓度从98.4%降到98%以下只需要2 d~4 d,从98%降到95%需要15 d左右。因此气调防虫仓需要补气次数远低于气调杀虫仓,能耗也会远低于气调杀虫仓。经过分析,仓库在气密性良好的情况下,氮气浓度98%以上难以保持的原因有:①浅圆仓没有进行粮面薄膜压盖,充氮期间空间没法形成氮气气囊,无法维持氮气浓度一直处于98%以上状态;②墙体漏气;③粮堆内部氮气浓度不够均匀。
表2 Q04氮气浓度变化
此次气调针对有虫仓和无虫仓采取不同的方式充氮气调。针对Q01、Q04、Q09无虫仓以防虫为主,氮气浓度设定在95%以上密闭60 d;Q02、Q05、Q06、Q08有虫仓库以杀虫为主,氮气浓度设定在98%以上密闭30 d。
表3表明,经过30 d浓度98%氮气气调杀虫,谷蠹、赤拟谷盗、玉米象、长角扁谷盗全部死亡,说明气调对储粮害虫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杀虫效果良好;同时无虫仓气调结束后未发现储粮害虫,表明95%氮气对害虫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自然排气30 d后,Q08、Q05仓内发现赤拟谷盗,表明氮气气调对赤拟谷盗杀灭不够彻底。
表3 氮气气调对储粮害虫的影响
各仓充氮所用时长、流量、能耗如表4所示。
表4 充氮能耗及流量
结合表1、表4,浅圆气调能耗和浅圆仓气密性以及气调目的(杀虫、防虫)成正相关。Q01、Q04、Q09均为无虫仓,正压半衰期376 s、396 s、384 s,气调期间单位能耗分别为1.70 kW·h/t、1.06 kW·h/t、1.50 kW·h/t,低于Q02、Q05、Q06、Q08仓库单位能耗。同时在氮气浓度达到98%所耗时间也相对较少。
3.1 氮气浓度在98%保持30 d对玉米象、谷蠹、长角扁谷盗杀虫效果较好,对赤拟谷盗杀灭不够彻底。同时氮气浓度在95%以上60 d能够抑制储粮害虫的生长发育。此外本次试验虫种数量偏少,在今后需要增加储粮害虫种类进行试验。
3.2 充氮系统能耗与仓房气密性密切相关。本次试验能耗普遍较大,仓房气密性较差的仓库,氮气浓度难以长时间保持,需要频繁补气。浓度在95%~98%之间保持时间较长,以防虫为目的气调仓内可以明显减少能耗。此外,本次试验中后期开始采取气调仓尾气通入另外仓库的方式充氮气调,实现尾气循环利用。
3.3 浅圆仓使用上充下排方法时,应注意仓内压力变化情况,保持每天两次测压,以保证仓内压力处于正常状态,以防压力增加造成仓房损害。
3.4 本次气调杀虫试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试验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第一,单位能耗过大。由于浅圆仓气密性问题,全仓氮气浓度达到98%之后,只能保持2 d~4 d,所以气调期间,补气频率过高。应在充氮前对浅圆仓进行气密性改造。第二,气体监测点布置不够科学。未来试验中会增加气体监测点,更精确地记录不同部位不同阶段的氮气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