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绿色建筑设计要点的相关分析

2021-08-11 00:23:44刘华水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1年6期
关键词:绿色建筑要点理念

【摘要】近年来,绿色理念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运用,其要求利用节能、环保措施解决人类居住、活动环境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本文首先分析了绿色建筑理念,其后探讨了绿色建筑设计要点,并围绕湘潭御景半岛项目二期项目展开论述,以期可与同行交流。

【关键词】绿色建筑;理念;设计;要点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6.042

1、引言

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我国也不能被排除在外,目前,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不仅仅是局限在气候变化及污染、能源匮乏还有城市不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层面上。站在建筑行业的角度来看,加快绿色建筑的发展是大势所趋,绿色建筑要求在整个建筑过程中秉持节能、减排、环保的原则,给使用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空间,满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我国绿色建筑虽然发展时间短,但发展迅速,已初步形成体系,进一步加强绿色建筑设计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绿色建筑理念

绿色建筑,是一种高质量建筑,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更好的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最大程度的保护环境,同时又能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我国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了修订,发布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9最新版,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指标组成如下图1所示。目前,我国已经各地建设了不少示范绿色项目,给绿色发展树立鲜明的旗帜。

绿色建筑特征主要可归纳如下:

(1)绿色理念渗透建筑建设全过程,包括设计、使用以及拆除阶段,为使用者提供自然的宜居环境;

(2)与传统方式建筑相比,绿色建筑在设计中需充分考虑与周围的人文、生态环境等因素,充分融入周围的环境中,成为地标建筑;

(3)绿色建筑会充分整合各类自然资源,进行优化使用,包括阳光、水源、绿化、空气、建筑等,使建筑空间、外部环境可以有效地互为补充,形成绿色一体化的格局。

总的来说,绿色建筑理念的普及是整个建筑行业的必然发展方向,既减少了资源的消耗、又延长了建筑的使用寿命,还减小了建筑对自然产生的破坏,推进绿色建筑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3、关于绿色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绿色建筑设计涵盖了多方面内容,究其核心主要落在“节”与“保护”上,具体设计要点如下。

3.1绿色选址与场地设计

建筑选址时应提前做好环境分析,远离有毒有害区域,保证附近水源无污染。在场地规划中,充分保障开发不破坏当地的自然水系、森林、基本农田等,做好当地文物保護,获得允许开发建设的环评报告。

建筑场地设计应与生态系统良好结合,结合地形合理设置雨水调蓄设施,同时设计覆层绿化,减缓雨水径流的速率,满足植物生长需求。植物选择方面,从节约的角度应选择少维护与耐候性强的乔木与灌木,通过地面、屋顶、墙面、阳台等部位进行绿化组合,起到生态和谐与减少能耗的效用。

3.2建筑方案优化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中,应落实建筑方案的优化设计。经查阅资料可得,建筑体型系数每增加0.01,能耗增加2.5%。体形系数影响的不仅是建筑物能耗,还包括建筑物采光、平面布置等。为获得建筑节能效果,需合理调整建筑物的形态,尽量减少异型设计,控制建筑的外表面积量,更好的调控建筑的能耗;结合场地自然情况,整体分析建筑物的朝向、间距,合理利用日照,获得良好的采光效果。

3.3建筑围护结构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中,围护结构起到重要的保护支撑与保温作用,需合理开展围护结构热工计算,落实节能设计。以夏热冬冷地区为例,可选择导热系数小且质量轻、高强度的建材,减少室外热量往室内渗透;注意防潮与散热问题,增强自然通风,如设计时适当增大开启扇面积,保障室内的热空气能够通过窗传递到室外。

3.4绿色建材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建筑设计中使用的建筑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节能性和良好的环境保护,并且应尽可能地选择可回收材料以保护项目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面有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及地热发电采暖等,由于目前太阳能利用技术的进步,太阳能光伏一体化技术被诸多项目所采用。

4、实例探析绿色建筑设计

4.1工程概况

湘潭御景半岛项目二期(新增范围)地块位于湖南省湘潭市,九华经济开发区,学府路南侧,沿江路西侧。项目分期建设,二期(新增范围)初步设计总建筑面积为:187117.30m2(具体经济技术指标详二期(新增范围)经济技术指标表),功能如下表1所示。

4.2绿色建筑设计目标

绿色建筑设计目标:居住建筑(41-42#、43-44#、61-62#、63-64#栋高层住宅,33-34#、45-46#、55-56#、65-66#栋多层住宅及配套底商)为绿色建筑一星级(★)。根据《湖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43/T314-2015绿色建筑一星级要求,结合项目实际状况,采取相应绿色建筑技术策略。

4.3绿色建筑设计要点

4.3.1乡土植物与复层绿化

乡土植物具有耐候性强、少维护、病虫害小等特点,种植存活率高、维护管理成本较低。植物配置以湖南地区乡土植物为主,并且乡土植物种类占全部植物种类的比例70%以上。

植物配置设计本着“创造舒适、优美的人工自然环境”的原则进行规划。绿地植物以乔木为主,配以花草灌木,改善环境小气候。在植物竖向布置方面,采取分层布置方法,构建“乔木—小乔木—灌木—地被”空间形式,每100m2绿地上乔木数大于3株;在植物色彩设计方面,常绿植被为底色,点缀落叶观赏植物,营造良好的环境。

4.3.2通风间层保温隔热屋面

通风间层保温隔热屋面在建筑屋面保温方面有着良好的保温效果,同时,间层中空气层流通的空气也能及时使夏季屋面接收的辐射热迅速扩散,也可减少室内热量的散发,有效控制空调制冷能耗。

项目居住建筑可利用屋面全部采用通风间层保温隔热屋面,商业建筑可利用屋面全部采用种植屋面。

4.3.3室外风环境

高层建筑设计中,再生风、二次风环境问题再次得到关注。建筑若是单体设计、群体布局不当,极易造成局部风速过大,以至于行人“举步维艰”,甚至出现强风卷刮物体的情况,引发玻璃破碎等安全事故。

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建筑的周围人行区域1.5m高处的风速小于5m/s,不会对人们的正常室外活动产生影响。此外,若是通风不畅,也会导致部分区域出现无风区、涡旋区,不利于室外散热、污染物消散,因此,规定主要人行区平均风速大于0.5m/s。

对本地区而言,夏季、过渡季自然通风是建筑节能的关键所在,也关系到室外环境的舒适度。因此,对室外风环境进行模拟优化,对于风环境欠佳部分利用景观植物的导风、挡风作用,营造良好的住区内风环境。

4.3.4围护结构保温

建筑围护结构设计时,需合理选择保温、隔热方法,有效减少热桥部位传热损失,以免外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温度过低。建筑室内使用辐射型空调末端时,需密切注意水温的控制,确保建筑围护结构内部、表面未出现结露、发霉等问题。合理的围护结构保温设计,能减少建内部冷(热)流失,有效降低室内空调(采暖)能耗,节约成本。

为实现建筑节能需做好建筑外窗设计优化,外窗气密性至少为6级,即10Pa压差下每小时每米缝隙空气渗透量为1.0~1.5m3;每小时每平方米面积空气渗透量为3.0~4.5m3。公共建筑围护结构设计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居住建筑的围护结构设计满足《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43-2010的要求。

4.3.5室内自然通风

绿色建筑要求室内需自然通风良好,显著降低夏季室内温度,提高热舒适;过渡季节,可充分利用温度较低的室外空气,减少空调设备的使用,节约能源。

湖南地区,春秋季与冬夏季的某些时段普遍有开窗习惯,外窗若是开启面积太小不利于自然通风。建筑设计时,需合理考虑通风开口的位置,控制各楼栋外窗的可开启比例不低于窗面积的35%;控制各住宅套型卧室、起居室、书房等房间的通风开口面积不低于该房间地板面积8%。尽量使之有利于形成“穿堂风”,可以使室内人员在较好的室外气候条件下,通过开窗通风获得热舒适性,提升室内的空气品质。

4.3.6节水灌溉

采用微喷灌的绿化灌溉方式。由于微喷灌可以控制喷水量和均匀性,避免产生地面径流和深层渗漏损失,使水的利用率大为提高,一般比地面漫灌节省水量30~50%。采用自动微喷灌,也降低了人工灌溉的灌水成本。

4.3.7高强度钢、可再循环材料

在建筑设计时,通过高强度钢的运用可获得良好的耐久性和节材效果,也有利于解决建筑结构的肥梁胖柱问题,增加建筑使用面积。根据测算显示,以HRB400钢筋代替HRB335钢筋,可节省10%~14%钢材。本项目设计选材时,大量采用HRB400及以上的高强度钢,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受力钢筋使用HRB400级(或以上)钢筋占受力钢筋总量70%以上。

可再循环材料在建筑行业中的使用,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理念,同时减缓了环境资源开采压力。本项目建筑设计中,选用可再循环使用的建筑材料,并考虑此类材料使用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

4.3.8分体空调机位布置

项目均采用分体空调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应统一规划室外机安装位置,同时为空调室外机提供遮阳、通风掩体及防止气流短路的措施,且防止室内机与室外机联管过长,以保证空调机的效率、节约能源,又不影响外立面美观的要求。

4.3.9分项计量

用电计量:对输配系统、照明、动力、特殊用电等进行独立分项计量。同时按租户或管理单位设置分户计量电表。

用水计量:設置三级计量水表,分级水表覆盖率100%。室内生活用水、室外杂用水分开设表计量;同时根据用户管理单元设置计量水表;雨水收集系统自来水补水、绿化灌溉、道路广场冲洗、地下车库冲洗、等均单独设表计量。

4.3.10智能化系统

按照现行业标准针对不同功能建筑进行智能化系统配置,配置安全防范、管理与设备监控、信息网络等子系统。居住建筑满足现行标准《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CJ/T174中基本配置要求;公共建筑配置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中各类建筑基本配置要求。

4.3.11住区垃圾收集与处理

制定垃圾管理制度,对垃圾物流进行有效管理。垃圾由专人分类收集处理,生活、生产垃圾按固废分类收集及时外运处理,临时放置在指定的垃圾收集点,定期运至城市垃圾站处理。站内设冲洗和排水设施,存放垃圾能及时清运、不污染环境、不散发臭味。

同时,项目在规划场地内主要道路、建筑入口及公共休闲区等位置设计分类垃圾投放口,布局合理,并有专人清扫,增大可再循环使用材料的利用率,同时有效减轻城市垃圾处理负荷。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时,应当充分的结合绿色元素和绿色理念,真正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兼顾的目标。绿色理念的合理应用能够将建筑过程中的资源得到更大化的利用,不仅避免了很多建筑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更满足了人们对于舒适健康环境的基本需求,促进建筑行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孟晓.浅析绿色建筑设计方法——以上海卢湾滨江CBD绿地集团总部大楼为例[A].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深圳市人民政府、中美绿色基金、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C].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深圳市人民政府、中美绿色基金、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北京邦蒂会务有限公司,2019:6.

[2]赵蕊.被动式绿色建筑设计探析[A].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深圳市人民政府、中美绿色基金、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C].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深圳市人民政府、中美绿色基金、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北京邦蒂会务有限公司,2019:5.

[3]赵喆骅,李晓芸.被动优先的绿色建筑设计探析——以深圳建科院大楼及山东建筑大学教学实验综合楼为例[J].建筑节能,2017,45(11):21-28+45.

[4]张宁,刘学锋.陕南传统民居绿色建筑设计与节能改造实例分析[J].建筑技术,2017,48(02):158-160.

[5]孙澄,韩昀松.绿色性能导向下的建筑数字化节能设计理论研究[J].建筑学报,2016(11):89-93.

[6]梁佳驰.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J].工程技术研究,2016(05):118-119.

[7]王俊,王有为,林海燕,徐伟,高彩凤,叶凌.我国绿色低碳建筑技术应用研究进展[J].建筑科学,2013,29(10):2-9+33.

作者简介:

刘华水(1981-),男,湖南耒阳人,工程师,本科,工作方向:建筑设计。

猜你喜欢
绿色建筑要点理念
“三根”学习要点
健康烹调的要点
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 07:47:26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34
绿色建筑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应用分析
今传媒(2016年10期)2016-11-22 13:09:35
绿色建筑技术节能分类探讨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7:21:33
试述国家实施“绿色建筑”战略对现代物业管理企业的影响
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技术分析
企业导报(2016年13期)2016-07-19 17:27:37
2015年报道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