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新 徐奇峰
摘要:江西的研学实践课程要扎根红土地,要将赣鄱大地的红色文化和绿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以“传承赣鄱文化”为校内选修课和校外实践课程,开发研学实践课程群,建立融合不同学习要求和学习方式的实践课程体系。
关键词:传承赣鄱文化 研学实践 课程群 课程体系
研学实践通过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生产劳动、社会调查、科技发明等活动形式,达到服务社会、亲近自然、傳承文化、创新科技的目的,促使学生在研学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当前,全国各地兴起研学实践的热潮,这样的教学新现象固然令人欣喜,但“研学市场”火爆的背后也不乏隐忧。第一,研学实践的过程过于浅表化。中小学校在实施研学实践时,有些学校“重游轻学”,甚至是“只游不学”;有些学校的游学活动主题模糊,研学实践等同于“走马观花”式的春秋游、夏令营。第二,研学实践课程内容过于碎片化。目前,研学实践活动的体系零散,随意性大,实践活动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致使研学活动与课堂教学的结合不够紧密。为解决这些问题,研学实践课程需要进行主题化、体系化的设计,同时加强活动内容与乡土乡情的结合,从而开发出具有地域特色的研学实践课程体系。
江西的研学实践课程要扎根红土地,要将赣鄱大地的红色文化、绿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让赣鄱文化代代相传,让绿色生态浸润生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赣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之中,完善以“传承赣鄱文化”为主题的校内选修课和校外实践课程,建立融合不同学习要求和学习方式的实践课程体系。
一、融合精神底色——“红色赣鄱”思政类课程群
江西的红色资源丰富,在开展红色教育、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工作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红色赣鄱”思政类课程群把红色教育作为必修课,设计符合校情和学情的红色教育课程方案,把红色教育作为研学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完善“利用红色资源—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当好红军传人”的育人计划,让红色成为学生的精神底色。该课程群为必修类课程群,旨在紧扣“红色赣鄱文化”这一主题,建设传承“赣鄱红色基因”的思政课程,发挥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龙头作用。学校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科学选择红色素材,精心设计红色文化课程的教学环节,把红色文化传承好、发展好,争做红色赣鄱文化的传播者。
二、融合地域认知——“赣鄱溯源”基础类课程群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传统的地域文化受到了一定的冲击,青少年在这种冲击下普遍存在忽视家乡文化的现象。以江西学子为例,不少学生对赣鄱大地辉煌灿烂的历史知之甚少,对源远流长的赣鄱文化所知寥寥。
该课程群以江西的地理知识为依托,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江西的地域文化特色,熟悉赣鄱历史文化;促使学生不断学习区域认知方法,增强区域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区域观念,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该课程群可以提高学生对江西的认知度,增强学生作为江西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促使学生热爱江西、建设江西。
三、融合文化自信——“赣鄱觅文”人文类课程群
江西拥有得天独厚的传统文化资源。研学实践课程需要将研学实践和赣鄱大地的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赣鄱觅文”为兴趣拓展类课程群,该课程群紧跟新时代的步伐,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梳理江西的历史文化脉络,生动地展现了江西文化衰退和兴起的全过程,促使学生继承和发扬赣鄱文化的精髓,做赣鄱文化的传承者。
四、融合科技创新——“赣鄱求理”科技类课程群
陶瓷文化、茶业文化、药业文化、稻作文化、造纸文化、矿冶文化等,在江西的发展进程中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些文化都蕴含着丰富的科技元素。研学实践课程应吸收其中富有赣鄱地方色彩的内容,使之成为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从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批判意识及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以“赣鄱求理”科技类为兴趣课程群,其旨在让学生了解江西文化中的科技内容,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融合核心素养——“赣鄱寻踪”活动类课程群
学校应让学生在“文化寻根”的过程中更加热爱赣鄱文化,不断增强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该课程群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宗旨,提出了传承赣鄱文化的实践课程开发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利用江西的文化资源,建立起若干个“课程化研学基地”,是新型的江西省研学实践课程群。
六、融合人生规划——“赣鄱崛起”生涯类课程群
高考制度改革要求高中生了解个人发展与生涯规划的关系,以及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并通过课程学习制定出短期的个人发展目标。
以“赣鄱崛起”为特长提升类课程群,旨在引导高中生认识自我,对未来的人生进行规划,增强职业规划的意识,从而激发出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总之,研学实践课程对发扬赣鄱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赣鄱文化中有许多值得珍视和发扬的珍宝,发扬赣鄱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是帮助青少年树立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重要举措。这样的课程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省情、乡情,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唤醒他们的乡土情结,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本研究结合研学实践和校本选修课,立足江西的教育发展现状,以“传承赣鄱文化选修课程”为抓手,建立致力于传承赣鄱文化的实践活动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融合课内和课外的知识,整合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基于传承赣文化的研学旅行特色课程开发路径研究”(课题编号:19ZXZD003)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