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绍密 廖永
(广西宁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崇左,532500)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已使其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截至2020 年10 月底,全国(不含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国台湾地区)报告的现存HIV/AIDS 患者104.5 万例,全国发病率0.75‰[1]。我国西南地区(如四川、云南、广西等)仍是近几年艾滋病高流行区,在高流行区需要采取有效的干预策略来控制艾滋病毒感染[2],查阅资料得知截至2019 年广西艾滋病感染率为0.153%[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截至2019 年,中国60 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约2.5 亿,占比17.8%,因饮食、精神压力等危险因素,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越来越严重。目前2 型糖尿病在我国20 岁以上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11.2%[4]。高血压患者至少2 亿,在人群中患病率约14.3%[5]。因为广西艾滋病流行特点之一就是老年人占比较大,并且一些感染较长时间的艾滋病病人,也有可能出现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情况[6]。宁明也存在相似情况,既往的艾滋病感染者进入老龄化阶段,老年艾滋病病人越来越多,慢性病的发生情况也越来越严重,摸清慢性病在艾滋病病人中的发生情况,有助于减少艾滋病治疗负担。但是目前在宁明县艾滋病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流行情况尚不清楚,影响合并的具体因素也不知道。因此,本研究基于既往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的数据,了解其合并情况并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而为该县制定合理有效的科学措施来控制和减少艾滋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流行与发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及广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
艾滋病实验室检测确认结果包括HIV 抗体阳性2020 例和代替策略检测阳性48 例、其他检测方法2 例。高血压和糖尿病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相关标准进行诊断判定。
运用excel 2010 表格建立数据库,通过一般性描述统计进行感染率、患病率、构成比的描述,对艾滋病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将卡方检验中p<0.1 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使用SPSS26.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α=0.05。
1997~2020 年宁明县共报告HIV 感染者与AIDS 患者共2070 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9.60/10 万,累计报告感染率470.46/10 万,其中AIDS 患者1393 例,HIV 感染者677 例,累计死亡1051 例,年均死亡率9.95/10 万,累计死亡率238.86/10万。见图1。
在2070 例患者中,以男性为主,主要集中在21-40 岁之间,占53.50%,文化程度以初中和小学为主,大部分已婚有配偶(55.2%),职业主要为农民,占65.8%,感染途径中异性接触最多,占78.7%,38.5%的病人CD4 计数均小于200 个/μl。具体见表1。
表1 宁明县艾滋病的不同特征分布
宁明县糖尿病和高血压报告人数逐年增多,尤其是2020 年增长最快,见图2 和图3。糖尿病的累计报告患病率为630.91/10万,高血压累计报告患病率为3736.32/10 万。
从艾滋病数据库和糖尿病数据库中共匹配到艾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9 例,累计报告占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0.43%(9/2070)。我们将CD4 缺失的290 人剔除后,对艾滋病合并糖尿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婚姻状况(P<0.001)、不同CD4 分类之间(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对P 值<0.1 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得出艾滋病与艾滋病合并糖尿病在不同CD4 分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2 艾滋病合并糖尿病影响因素的logistic 回归多因素分析
表3 艾滋病合并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从艾滋病数据库和高血压数据库中共匹配到艾滋病合并高血压人群分布共收集到33 例患者,累计报告占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1.6%(33/2070)。
我们将CD4 缺失的290 人剔除后,对艾滋病合并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年龄(χ2=36.288,P<0.001)、不同职业(χ2=9.720,P=0.008)、不同婚姻状况(χ2=14.942,P=0.002)、不同文化程度(χ2=15.507,P<0.001)、不同感染途径(P=0.009)、不同样本来源(χ2=13.873,P=0.001)差异有统计学差异,而不同性别(χ2=0.007,P=0.931)、不同CD4分类(χ2=1.334,P=0.721)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艾滋病合并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将P 值<0.1 的因素进行logistic 回归多因素分析,得出艾滋病与艾滋病合并高血压在年龄因素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对于年龄<45 岁的艾滋病病人,大于45 岁的人合并高血压的风险更大(OR=6.454),其他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5。
表5 艾滋病合并高血压影响因素的logistic 回归多因素分析
宁明县艾滋病年均报告发病率(19.60/10 万)相对于全国其他城市发病率较高,如重庆市2007~2013 年年均报告发病率7.34/10 万[7]、云南楚雄州1991~2013 年均报告发病率4.73/10万[8]、陕西省汉中市年均报告发病率4.30/10 万[9]、云南省大理市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2.78/10 万[10]。宁明县艾滋病报告病例由从2011 后有逐年下降趋势,原因可能在于该县对艾滋病监测与防控工作投入精力增多,重视医疗机构方面对艾滋病的监测,增加了艾滋病的哨点监测和加大监测力度[11],通过早期筛查从而发现更多临床症状不明显的早期病例。感染途径主要以性传播中的异性接触为主,男性多于女性,主要为20~60 的年龄组,这与全国及其他城市报告的趋势一致,如南充市高坪区20~59岁年龄组的HIV/ AIDS 病人最多,占73.01%[12]、贵州省铜仁市25~49 岁占70.5%[13]、青岛市崂山区20~60 岁占94.11%[14]。婚姻状况主要为已婚有配偶,文化程度主要为初中和小学。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艾滋病流行也逐渐体现出老龄化趋势,宁明县累计报告病例中60 岁以上的占13.7%,说明60 岁以上的人群也是艾滋病感染的重要群体,原因在于这类人群多为独居的孤寡老人,经济水平较低,因葬偶或配偶性能力下降[15],内心更易感到孤独寂寞、渴望陪伴,又因经济水平较低,所以在发生非婚商业性行为时更倾向于选择低档、价格低廉、保护措施落后的场所。其次,由于此类人群对艾滋病的性防护知识匮乏,所以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也会下降,从而导致艾滋病的进一步发展与流行。且老年病例的发现大多是因为他们更容易因各种身体状况的不适等其他疾病来院就诊[15],从而增加了老年人口的发现机会,增加了报告发病人数,对此,应将60 岁以上这类人群列为防治艾滋病的重要对象,对此类人群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和行为干预[16]。
由于老年感染者越发增多,导致可能出现的慢性病的几率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有必要在艾滋病人群中了解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发生情况,通过本研究可以发现,艾滋病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情况处于低流行情况,与全人群的累计报告患病率相似。
宁明县高血压与糖尿病病例报告主要为55 岁以上人群,男女比例之间接近于1,表明高血压与糖尿病这两种慢性病主要与年龄的增长有关,随着年龄增长,人群患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危险性也会上升,而与性别无太大关联[17]。在宁明县报告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均有超过一半的例数合并有肥胖、贫血、心电异常等情况,表明肥胖是高血压、糖尿病的影响因素之一,患上高血压、糖尿病的人往往会影响到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对此,医疗机构或社区方面应重视对此类人群进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相关知识宣传,提高人群知晓率。通过日常行为方面,如健康饮食、提倡老年人少盐少油、保持适当的运动、控制体重、遵照医嘱按时服药等举措来控制和减少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生与发展。
经过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艾滋病合并高血压的因素是年龄,大于45 岁的更易发生高血压,0R 等于6.454,说明45 岁以上的艾滋病患者患上高血压的概率是45 岁以下艾滋病患者的6.454 倍,表示在艾滋病患者中,年龄越大,患高血压的风险越高。而影响艾滋病合并糖尿病的因素主要是CD4 计数,相对于CD4<200 的艾滋病病人,CD4>500 的艾滋病病人不易患糖尿病,说明免疫状态与糖尿病发生密切相关,尤其是好的免疫状态对于艾滋病合并糖尿病是保护因素。但是,我们也注意到,CD4 处于200~500 的艾滋病病人与<200 的病人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这说明,一旦免疫状态被破坏,即小于500 后,患上糖尿病的风险是相似的,保证良好的免疫状态可有效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美国学者认为艾滋病更加容易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相关慢性病原因包括,首先随着艾滋病向人口老龄化趋势发展,艾滋病患者大多集中在40 岁以上,年龄增加是导致患者合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其次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均与代谢综合征有关,如腹部肥胖、胰岛素抵抗、促炎、形成血栓等,而艾滋病患者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则会导致以上副作用发生。基于本研究的初步结果,政府卫生部门,要注意监测高龄的艾滋病合并高血压的情况,及时服用降压药物,降低合并高血压带来的风险,并且提升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促使艾滋病病人维持CD4 在500 以上,减少艾滋病合并糖尿病的情况,最后减少艾滋病合并慢性病给艾滋病病人带来的疾病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