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红莲
(南宁市江南区吴圩镇中心卫生院,广西 南宁,530227)
产后出血(PPH)主要是指顺产时胎儿娩出后24h 出血量超过500ml,为产科常见症状。近年来,随着“二孩政策”全面开展,我国分娩率逐渐增加,PPH 发生率也随之上升,在我国,PPH 为分娩总数的2%~3%左右,是造成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1]。PPH 病情发展迅速、预后较差,因出血引起休克持续时间较长的产妇,通过抢救后仍会引发席汗综合征,对其生活质量、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2]。故针对产后分娩产妇,如何有效避免PPH,降低产妇因PPH 发生死亡概率是目前产科研究的重点内容。研究显示,对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减少PPH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产后恢复,提升生活质量[3]。
选取210 例阴道分娩产妇分为两组,各105 例,预见组年龄在22~34 岁,均值(27.63±1.25)岁;孕周为37~41 周,均值为(39.82±0.22)周;14 例初产妇,91 例经产妇。参照组年龄在21~34 岁,均值(27.81±1.20)岁;孕周为38~41 周,均值为(39.88±0.21)周;13 例初产妇,92 例经产妇。两组基本资料相比无差异(P>0.05)。入组标准[4]:(1)产妇知情同意;(2)经检查后产妇符合阴道分娩条件;(3)均无剖宫产;(4)产前无难产征兆。排除标准:(1)合并肝、肾等其他器官功能衰竭产妇;(2)产妇既往有精神病史。
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指导产妇饮食、生活习惯,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密切监测胎心与宫缩情况等。预见组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方式如下:(1)产前护理: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对产妇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并向其讲解分娩相关知识,包括流程、注意事项等。若产妇产前反应较大,可遵医嘱给予其镇定剂,确保产妇充分休息。②产前指导:于产前指导产妇掌握正确宫缩配合用力方式与分娩深呼吸方式,确保分娩顺利进行。③产前饮食指导:嘱产妇产前多食用富含维生素、高蛋白的清淡、易消化食物,禁止其食用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2)产程护理:①第一产程:应对产妇血压、脉搏以及宫缩等情况进行密切监测,若存在子痫征兆,则使用适量镇定剂;同时给予产妇注射宫缩素,并给予其合理补充能量。②第二产程:密切监测胎动、胎心,指导产妇使用腹压;同时严格掌握会阴侧切指征与时机,并给予针对性处理措施。③第三产程:密切监测子宫收缩情况,并关注胎膜是否完整与胎盘是否走位,若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使用针对性处理。于产后2h 密切监测产妇血压、阴道流血以及宫底变化情况。(3)产后预见性护理:若产妇发生出血,应针对引起出血因素,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针对胎盘因素引起PPH,应将膀胱排空后取出胎盘,或实施清宫术;针对凝血功能障碍所致出血,应给予其抗凝药物实施抗凝治疗;针对宫缩乏力所致PPH,采取按摩子宫、按压宫底等方式增强子宫收缩;针对软产道损伤所致PPH,及时缝合手术。
使用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量表总分为100 分,0~60 分:不满意,61~80 分:满意,81~100 分:非常满意。统计两组PPH发生率。对比两组产后2h 出血量以及24h 出血量。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5]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情况,量表以50 分为界限,50~59 分:轻度焦虑,60~69 分:中度焦虑,≥70 分:重度焦虑。使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6]评估两组生活质量,量表分值在0~100 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佳。
本文数据选取SPSS 20.0 程序计算,χ ±s 表示计量数据,选用t检验,%表示计数数据,选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两组间存有差异。
预见组满意度98.10%高于参照组84.76%,预见组PPH 发生率4.76%低于参照组24.76%,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满意度与PPH 发生率对比[n(%)]
表2 对比两组产后出血情况[χ ±s,ml]
表3 两组SAS、ADL 评分对比[χ ±s,分]
阴道分娩为女性分娩过程中重要组成部位,是产妇首选分娩方式。PPH 是产后常见并发症,其以短期内大量失血、阴道少量持续出血为主要表现,若出血时间长,对产妇预后恢复会造成一定影响[7]。
预见性护理通过在产前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使其以最佳状态准备分娩,同时做好产前指导,可确保分娩顺利进行;产中实施相关防护工作,密切监测产妇产程情况,可对可能出现的情况积极防范;在产后密切关注产妇生命体征变化与临床症状,可降低PPH 发生率,促进其预后恢复,提升产妇生活质量[8]。沈潇潇、岑雷音[9]等人研究显示,对260 例阴道分娩产妇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预见性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PPH 发生率6.45%低于对照组25.81%,与本文结果相似。本文结果得出,与参照组PPH 发生率24.76%对比,预见组4.76%较优,表明,预见性护理措施,可显著预防PPH 发生,进而使产妇更为满意。本文结果显示,预见组产后2h、2h 出血量均少于参照组,表明预见性能够显著减少产后出血量。考虑原因在于预见性护理干预可对产妇PPH 倾向实施预测,能够有效地提前进行预防,进而减少产后出血量。本文在护理满意度分析中,预见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表明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提升产妇满意度。考虑原因为预见性护理为事前护理,其具有较强的主动性,更能突出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以此使护患关系更为和谐[10]。对两组产妇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预见组SAS、ADL 评分均优于参照组,表明预见性护理的实施,可改善产妇负面情绪,以此减轻其心理负担,提升产妇生活质量。分析原因在于预见性护理对产妇实施了有效的心理疏导,以此及时缓解其负面情绪,进而改善预后,确保其日后生活质量得以提升。
综上所述,对比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措施应用于阴道分娩产妇中,可显著降低PPH 发生率,进而促进产妇产后恢复,减轻其负面情绪,为产妇日后生活质量提供保障,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