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华连
(广西省贵港市桂平市石咀镇卫生院,广西 桂平,537204)
高血压是当前极为多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之一,收缩压与舒张压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是其主要特征,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中。通常情况下,血压水平会随着年龄上升而上升,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血压水平,患者心、眼、脑、肺及其他组织会逐渐受到损伤,情节严重者甚至危及其生命健康[1]。大部分患者通过治疗出院后未加强自我保健或未有效监测血压水平,且均有不节饮食与生活习惯,造成血压再度升高。因此有必要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辅以有效且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使患者血压水平得到合理控制。个性化延续护理是将院内护理延伸至患者家庭中,通过入户及电话等方式了解患者居家期间身体状况,并定期监测患者血压水平,是一种为患者提供居家期间优质护理服务的新型护理模式。鉴于此,本文将个性化延续护理应用至高血压老年人患者中,旨在研究其对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现作出以下报道。
纳入2020.1~2020.12 村医生建档随访记录中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10 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列为对比组与个体组,每组各55 例,本次研究均经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对比组男35 例,女20 例,年龄在60~75 岁之间,平均数(66.54±5.46)岁,个体组男26 例,女29 例,年龄在62~78 岁之间,平均数(66.53±5.57)岁,两组患者相关信息对比无明显差异,且均全程参与研究并签字,P<0.05。纳入标准:均符合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2];年龄在60 岁以上;舒张压≥90mmHg 或收缩压≥140mmHg。剔除标准:严重不节饮食或生活习惯者;存在严重精神障碍或认知功能异常者;合并伴有全身严重器官疾病者;对研究拒不配合或参与途中退出者;
对比组应用基础护理,即遵医嘱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定期检测患者血压水平,并教会患者学习正确血压检测方式,时刻关注患者变化水平,嘱患者居家期间养成良好饮食与生活习惯等。
个体组在以上内容前提上加用个性化延续护理,具体操作步骤有以下几点:1.建立个性化延续护理小组,在科室内展开个性化延续性护理相关内容与操作技巧培训,使组员对个性化延续性护理有深入掌握,以便更好的为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培训结束后设立考核制,考核结果合格者便可对患者进行护理。2.全面评估患者血压水平变化情况,与患者个人情况与生活习惯相结合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向患者仔细说明严格按照医嘱实施护理工作对自身疾病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告知患者与家属若其出现异常现象,需立即报告护理人员,便于及时采取相应处理与解决措施。3.患者在出院前教会其使用血压测量仪,教会患者正确使用仪器的方式,可通过亲身示范方式使患者加深印象,嘱患者将每日饮食与特殊情况严格记录。4.出院当月,每周向患者进行1 次电话随访,及时了解患者出院后续血压变化水平,并与患者交流心得,对其出现的问题作出指导,促使延续性护理能顺利展开;密切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对患者产生的焦虑、不安及消极等情绪及时进行疏导,通过聊天等方式使其转移注意力,以降低负面情绪对其血压产生影响;全面掌握患者居家期间血压测量、药物使用及日常饮食等健康教育的实施情况;鼓励患者提出内心疑虑,并针对其问题作出详细解答。5.患者出院2 个月后,定期对患者进行入户随访,全面掌握患者在一天不同时段其血压变化水平,及时解决患者在电话随访中无法处理的问题,同时告知患者每隔3 个月及时返院复查1次。
(1)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脑出血、脑血栓、动脉硬化等,并对比统计结果,发生率为总例数百分比减脑出血+脑血栓+动脉硬化例数百分比。(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压变化情况。(3)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74)评估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3],问卷包括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及物质生活等四个项目,患者生活质量与最终分值呈正比。
采用SPSS19.0 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χ2 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个体组并发症发生率(3.64%)相比对比组(14.55%)更低,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n=55,%)
护理前两组血压水平基本一致,P>0.05,护理后个体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压水平(n=55,mmHg)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基本一致,P>0.05,护理后个体组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n=55,分)
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在患病初期并无典型症状,多以体乏、头晕、头痛心悸及视力降低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血压升高及腹部或颈部血管听诊杂音等症状,在发病期间可合并伴有高血压脑病、心脑血管病变、高血压危象及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会对患者肾脏产生损害,严重者甚至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4]。
临床对高血压的治疗主要是将患者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主要是通过改善患者日常行为习惯与服用降压药物等方法协助患者将血压水平合理控制。但在治疗期间若未辅以适当护理措施,不但对预期降压效果产生影响,也可能会对患者原有疾病造成影响。本文根据以上内容对我院110 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后得出以下结果:个体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比组更低,P<0.05;护理前两组血压水平基本一致,P>0.05,护理后个体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基本一致,P>0.05,护理后个体组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个性化延续化护理是将院内护理延伸至患者家庭的护理服务,基础护理理念中的护理服务只局限于患者院内护理,其能确保患者在不同场合获得针对或延续性护理服务。个性化延续护理是整体护理的延续,能使患者在居家期间的恢复阶段获得护理服务保障,加快康复速度,避免病情恶化而再次住院与增加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延续性护理着重提升患者与家属自我保健能力,以循证理论为原则对患者实施语言指导、饮食指导、病症管理与鉴别、康复锻炼及利用社区资料等各个方面的护理,完成护理信息、管理及关系的延续。本文中通过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电话随访与入户随访方式对患者实施个性化延续护理,在协助患者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的同时,有效降低其并发症发生几率,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5]。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老年人护理中应用个性化延续护理对生活质量有显著提升,能明显改善患者血压水平,使其血压得到控制,同时减少其合并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广泛借鉴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