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朵
(延安市中医医院,陕西 延安,716000)
反流性食管炎是目前人群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主要症状有反酸、烧心、吞咽困难以及胸骨后灼痛[1]。反流性食管炎值得是胃和十二指肠的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造成食管黏膜充血、溃疡等情况[2]。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加之反复性较强,临床治愈难度较大,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早期诊治是提高预后效果的关键,目前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本次研究主要针对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治疗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选取2021 年1 月-2021 年6 月我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6 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用抽签法随机分为2 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 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此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情且签订同意书。患者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反流性食管炎诊断标准。患者排除标准:(1)患者合并其它严重消化道疾病;(2)患者合并严重肝肾心脏疾病;(3)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不能正常参与此次研究;(4)患者精神状况不佳,无法在此次研究中表现出较高的配合度和治疗依从性。
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奥美拉唑40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 进行静脉注射,1 次/d,治疗时间为4 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莫沙必利,奥美拉唑用法参照对照组,莫沙必利口服,5mg/次,3 次/d,治疗时间为4 周。
(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2)两组治疗前后食管炎症因子水平。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 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食管炎症因子水平
反流性食管炎作为目前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导致其出现的主要因素是食管抗反流机制减弱对食管黏膜产生伤害[3]。反流性食管炎必须及时进行救治,如果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反流性食管炎会发展为食管狭窄甚至食管癌,这会对患者的生命产生严重危害。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主要症状为烧心、反酸、胸骨后剧烈疼痛、吞咽困难等,不典型的症状有咽部不舒适、进食困难和打嗝。反流性食管炎是因为食管下部括约肌松弛或低血压,导致胃酸从胃和(或)十二指肠流回食管,这对食管黏膜造成严重损害。最近有关报道显示,胰蛋白酶和未结合胆盐是造成食管黏膜损害的关键要点,所以如何提高食管清除率,保护食管黏膜是目前的重难点。
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抑酸作用较好,而且可以有选择性的抑制胃壁膜某些酶的活性,且受药代动力学影响较小。莫沙必利是一种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它可以有效促进胃肠肌间神经丛释放乙酰胆碱,从而对食管和胃体蠕动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减少反流情况的出现[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常规奥美拉唑治疗的基础上添加莫沙必利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且治疗后观察组的食管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可以有效抑酸,并且能够促进胃肠排空,而且还可以对胃黏膜产生有效的保护作用。这证实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能够更好的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食管的伤害,且安全高效,可以有效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保护胃肠道功能,且药物连用并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可以作为临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首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