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局导向型教育联合疼痛睡眠管理对鼻内镜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1-08-06 02:02:40孙爱雪潘影娜杨丽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15期
关键词:鼻腔内镜发生率

孙爱雪 潘影娜 杨丽

鼻内镜术是临床治疗鼻腔疾病的重要手段,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但因鼻内镜手术路径深,加之鼻腔解剖结构的特征,患者术后多伴有相关并发症[1]。文献报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0%~8.16%,常见并发症有脑脊液鼻漏、阻塞性头痛、鼻腔出血粘连等[2]。同时,鼻内镜术患者术后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术后第1,3,7天睡眠障碍发生率分别为86.67%、77.33%、65.33%,对临床疗效及术后恢复产生极大影响[3-4]。结局导向型教育通过介绍护理结局、分析结局成因、说明结局应对策略的流程开展健康教育,能促进患者对护理结局的认知,提高护理配合度,以改善临床效果;而疼痛睡眠管理则强调通过对睡眠、疼痛现况的观察、评价,确定相应的护理对策,以保证管理针对性。本研究在鼻内镜术患者护理中应用结局导向型教育联合疼痛睡眠管理,探讨其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医院2018年2月—2020年4月收治的鼻内镜术患者130例,纳入条件:经鼻腔检查、鼻内镜检查等确诊为鼻腔疾病,且符合鼻内镜术适应证;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无其他耳鼻喉疾病;术前无睡眠障碍;认知沟通能力正常。排除条件:既往有睡眠障碍史;既往有精神疾病史;合并有耳鼻喉等部位恶性肿瘤;因病情危重或其他原因退出研究。按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中男40例,女25例;年龄43.52±4.73岁;疾病类型:鼻息肉19例,鼻窦炎21例,其他鼻腔疾病25例;病程0.94±0.15年;术前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5.23±1.43分。观察组中男42例,女23例;年龄43.66±5.01岁;疾病类型:鼻息肉20例,鼻窦炎21例,其他鼻腔疾病24例;病程0.96±0.13年;术前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5.20±1.41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病程、术前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术后生命体征监测、体位管理(局部麻醉区半卧位、全麻取去枕平卧位)、鼻腔清洁及填充物清除、心理疏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结局导向型教育联合疼痛睡眠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结局导向型教育 术后第1天起开始实施,护理人员以“鼻内镜术”“并发症”为关键词,通过文献检索搜集相关文献,选取术后出现相关并发症的患者为教育案例,按“结局(并发症)-原因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临床护理对策”顺序开展健康教育;介绍鼻内镜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眼部并发症、鼻腔出血粘连、阻塞性头痛、脑脊液鼻漏等,说明并发症明确症状表现,如眼球运动障碍、头痛、恶心及其危害性;引导患者结合案例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以“脑脊液鼻漏”为例,其发生原因有用力排便、咳嗽造成颅内压升高,进而诱发脑脊液鼻漏;围绕并发症发生原因,指导患者思考并发症防控对策,如控制排便咳嗽力度、配合监测液体出入量等,教育时长5 d,每天20 min,以强化患者对并发症的认知,增强其并发症防控意识[5]。

1.2.2 术后疼痛护理 患者意识清醒后,经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价明确患者疼痛程度,如VAS≥7分,则采取药物镇痛管理;如VAS为4~6分,则采取按压减痛。

(1)药物镇痛管理:护理人员分别于手术结束前15 min、术后3 d内每隔12 h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术后6 h起,选用凝爽降温贴对患者鼻额部皮肤实施贴敷,降温贴组成以高含水聚丙烯酸凝胶为主,使用前置于冰箱冷藏,每隔10 h更换1次。

(2)按摩止痛法:选取患者合谷穴、风池穴、风府穴,以推、按、揉等手法进行推拿按摩,以按、揉、弹、拨4种手法对鼻周肌肉实施推拿干预,根据患者自感反馈调节干预力度,每天2次,每次10 min[6-7]。

1.2.3 术后助眠护理 选取患者印堂穴、鼻梁、“中脘穴-神阙穴-关元穴”,取艾条点燃悬于施灸穴位处皮肤2~3 cm处,直上直下来回温和灸,以局部温热且无灼痛感为宜,每穴位施灸5~7 min,以局部皮肤出现红晕、温热为准,每天2次,每次30 min;施灸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积极询问患者自身感受,据此调节施灸高度及单穴施灸时长,避免皮肤灼伤[8]。

1.3 观察指标

(1)术后并发症:干预2周后,统计发生相关并发症的患者例数,鼻内镜术后常见并发症有眼部并发症、鼻腔出血粘连、阻塞性头痛、脑脊液鼻漏,计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例数/总例数×100%[9]。

(2)睡眠质量:干预2周后,借助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评价,该量表共有24个条目,其中自评条目共19个,他评条目共5个,第19个自评条目、5个他评条目未纳入计分范畴,将18个计分自评条目分为7个因子,分别为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因子评价均采取4级评分法,分值0~3分,量表总分为21分,根据评分划分等级,16~21分为睡眠质量很差;11~15分为睡眠质量一般;6~10分为睡眠治疗良好;0~5分为睡眠质量很好。睡眠质量良好率=(很好+良好)/总例数×100%[1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采取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睡眠质量评价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睡眠质量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睡眠质量评价比较

3 讨论

临床观察发现,因鼻内镜术鼻腔填塞物对鼻黏膜、周边组织或神经产生压迫感,鼻内镜术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眼胀流泪[11]。同时,患者术后需采取经口呼吸模式,咽喉干痛感强烈,对术后睡眠、活动等躯体功能影响极大,且术后4~6 h鼻黏膜肿胀达到高峰[12]。其他研究[13]显示,术前行为训练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术后躯体化症状,但仍需强化对术后疼痛、睡眠障碍的管理。

本研究在鼻内镜术患者中应用结局导向型教育,结合出现相关并发症的鼻内镜术患者,从“结局”入手展开反思,探究“并发症形成原因、危害性”,据此确定临床护理对策,以强化患者对鼻内镜术并发症的认知,提升其术后护理配合度,以改善并发症防控效果。本研究通过按压鼻内镜术患者鼻周肌肉及相关穴位,能缓解因鼻腔堵塞而引起的头部胀痛症状,减少术后渗血、鼻腔黏膜肿胀,可清热镇痛、通利鼻窍,有助于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质量[14]。凝爽降温贴由高分子水凝胶制成,该类材料与皮肤贴合性好,且无任何刺激,通过冷敷能抑制细胞活动、降低神经末梢敏感度,可促进血管收缩,以避免因充血而造成神经末梢压迫诱发疼痛,与传统冰敷相比,患者有更好体感,且能减少冷继发反应,增强舒适感。相关研究显示[15],鼻内镜术患者术后睡眠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呼吸不适、术后疼痛等;而经络艾灸借助艾条温热肌肤作用,能温暖经络、促进气血运行,可缓解疼痛不适,有安神助眠功效。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睡眠质量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结局导向型教育联合疼痛睡眠管理在鼻内镜术患者中的应用,能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睡眠质量。

猜你喜欢
鼻腔内镜发生率
具有Logistic增长和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的随机SIRS传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眼内镜的噱头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12
鼻腔需要冲洗吗?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4:02
鱼腥草治疗慢性鼻腔炎
特别健康(2018年9期)2018-09-26 05:45:40
清洗鼻腔治感冒
祝您健康(2018年3期)2018-03-15 22:15:11
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预
哈尔滨医药(2015年5期)2015-12-01 03:58:10
早期胃癌的超声内镜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效果分析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
中国扶贫(2014年8期)2014-06-27 04:0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