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游戏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

2021-08-06 02:02:38王静王方王慧王媛肖苏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15期
关键词:输液依从性静脉

王静 王方 王慧 王媛 肖苏

静脉输液为儿科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也是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基本操作[1]。患儿在接受静脉输液过程中,常以哭闹、躁动等行为拒绝治疗,增加了护理工作难度,且极有可能使患儿造成心理阴影,影响其生长发育,也会加剧患儿家长焦虑、烦躁等情绪,极易引起医疗纠纷[2]。因此,在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实施有效护理干预极为重要。常规护理通常在患儿哭闹、躁动时才给予安慰,忽视其心理状态,易给患儿留下心理阴影。情景游戏是医院为患儿设计的游戏,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场景等使患儿认识各项检查和治疗流程,缓解其对医疗的恐惧[3]。为进一步探讨情景游戏护理应用于小儿静脉输液的效果,本研究将情景游戏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静脉输液,并探讨其对输液依从性、疼痛程度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2—9月在我院儿科病房接受静脉输液的患儿10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1例。纳入条件:年龄≥3岁;意识清醒,沟通无障碍,无精神疾病;家长知情并同意参加此研究。排除条件:合并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严重障碍;生命体征不稳定。本研究经徐州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儿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中,男29例,女24例;观察组中,男27例 ,女24例 。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护理人员输液前向患儿及其家长进行知识宣教,讲明静脉输液的重要性、操作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等。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情景游戏护理[3],具体操作如下:

(1)环境护理:确保输液室、游戏室内通风良好,以减轻患儿烦闷、焦躁的心情,在室内墙壁粘贴患儿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在输液室座椅上使用符合患儿心理的用具,减少患儿对输液室的排斥。

(2)游戏前护理:护理人员及时了解其用药内容和基本情况,减少因护理人员的疏忽而出现医疗事故;患儿进入输液室时,接触的是陌生的环境、护理人员,还因检查、输液治疗等易出现恐惧、焦躁等情绪,加强与患儿的交流,热情接待患儿与其家长,并采用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向患儿表达友好、和善等态度,提升患儿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进而有效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3)游戏中护理:由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担任游戏指导员,由其他护理人员带领患儿进入医院自建的游戏室,配备各种玩具娃娃、去除针芯的留置针、消毒用品、听诊器与输液器等物品。游戏过程中,游戏指导员详细向患儿介绍各类物品的操作方法和用途,并由护理人员一对一指导患儿,让患儿模仿医护人员,将玩具娃娃当作病患,进行模拟测量血压、静脉输液等。护理人员通过玩具娃娃着重向患儿展示留置静脉输液的过程,并进行固定维护、穿刺、消毒与扎压脉带等操作的示范。在游戏过程中,护理人员积极与患儿互动,鼓励其提出问题,并采用易懂、亲切的语言为其解答,鼓励其主动模仿操作,使其在输液过程中积极配合。

(4)游戏后护理:护理人员在与患儿交流过程中,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并给予儿童图书、玩具等物质奖励作为肯定;注意游戏时间在30 min左右,避免长时间游戏降低患儿的兴趣;护理人员鼓励患儿说出内心感受,与患儿一同回忆游戏过程,转移其注意力,稳定患儿情绪;每日定时对游戏室内的物品进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1.3 观察指标

(1)输液依从性:输液过程中观察并记录患者的配合程度。优秀:患儿主动配合;良好:患儿存在哭闹、躁动等现象,经护理人员或患儿家属的安慰后上述现象得以缓解;差:患儿哭闹不止,穿刺时躁动较明显[4]。依从率=(优秀+良好)/总例数×100%。

(2)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行为评估量表对患儿面部表情、哭闹、主动伸手、肢体活动与安慰程度5个方面评估,每项评分为0~2分,满分为10分,评分越高,说明疼痛越剧烈[5]。

(3)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价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主要包括舒适疼痛感受、健康教育效果、护理操作技能与输液管理,每项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检验水准 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输液依从性比较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输液依从性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输液依从性比较

2.2 两组疼痛程度比较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分)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患儿由于心智不成熟,处于陌生环境中难免出现恐惧、焦虑等情绪,不能积极配合治疗,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常出现哭闹、躁动等行为,降低输液依从性[6-7]。对儿童而言,游戏作为一种全球性语言,患儿在游戏过程中,更容易吸引小儿的注意力,成为调动小儿兴趣的重要手段。安娜·弗洛伊德认为游戏能够作为对儿童实施分析治疗的准备,可作为一种与儿童构建分析性关系的方法。情景游戏的实施能够使患儿在游戏过程中充分了解相关输液知识,有效提升患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促进其情感发育[8]。同时,患儿在游戏过程中获得快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其疼痛。常规护理通常仅关注输液操作,忽视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易出现医疗纠纷,而将情景游戏应用于护理干预中,能够提升治疗过程中的趣味性,使患儿更易接受,患儿在接受静脉输液时由护理人员带领其进入游戏室,与患儿一同参与游戏,能够获得患儿的信任,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形成,使治疗更加顺畅[8-9]。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输液依从性好于对照组,说明情景游戏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静脉输液中能够提高输液依从性。其原因为在患儿接受静脉输液前,护理人员带领其进行游戏,使患儿熟悉输液室环境,并采用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向患儿表达友好的态度,建立良好关系;并且在游戏室内置备玩具娃娃、去除针芯的留置针、消毒用品、听诊器与输液器等物品,让患儿扮演医生、护士等,将玩具娃娃当作病患,进行模拟测量血压、静脉输液等,加强患儿对输液知识的认知,并且提高其对输液的兴趣,能够有效配合治疗,进而改善输液依从性[10]。本研究中,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情景游戏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静脉输液中能够有效降低疼痛程度。其原因为护理人员陪同患儿参与游戏,通过玩具娃娃向患儿展示留置静脉输液的操作过程,并向患儿展示穿刺、消毒及扎压脉带等操作的示范。在游戏过程中,护理人员积极与患儿进行互动,鼓励其提出问题,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其解答。在游戏结束后,护理人员鼓励患儿积极讲述其内心感受,与其回忆游戏过程,分散患儿的注意力,缓解其恐惧、焦躁等心理,进而缓解疼痛[11]。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说明情景游戏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静脉输液中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原因为确保输液室内环境良好,减轻患儿对输液室的排斥,护理人员在与患儿交流过程中,使用鼓励性语言,并给予儿童图书、玩具等物质奖励作为肯定;护理人员在与患儿交流过程中,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并给予儿童图书、玩具等物质奖励作为肯定,与患儿建立良好关系;每日定时对游戏室内的物品进行消毒,避免出现交叉感染,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情景游戏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静脉输液中可提高患儿输液依从性,降低疼痛程度,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输液依从性静脉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中成药(2018年6期)2018-07-11 03:01:08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颈枕输液袋
中学科技(2015年11期)2015-11-25 05:09:33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活血化瘀法治疗颈内静脉置管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